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正数字报刊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数字技术、互联网、多媒体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移动终端、IPTV等新媒体的发展极为迅速。新媒体的崛起正在深刻影响着受众的媒介消费行为,从而蚕食、分流着传统媒体的读者和广告资源。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也将产生革命性的颠覆和转变,媒体之间的融合加快,报网合作,在媒介融合中实现创新已成为传媒产业的热门话题。新媒体的崛起将对未来的传媒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对传统报业构成极大的挑战,也对传统报业进行内容产业的战略转型带来历史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王珏殷 《视听》2016,(11):22-23
大数据、新媒体技术的产生,给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使电视媒体产业经营和运作模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革。传统电视媒体要突破发展,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传媒产业发展的视角切入,从媒介属性与受众特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电视与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以及新媒体强势崛起背景下中国电视融合化发展的趋势,阐述了中国电视媒体从内、外环境到融合环境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发展和渗透给电视新闻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2007年初,比尔·盖茨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断言:"随着在线视频产品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将在五年内颠覆电视的传统地位."[I]电视业并不是变得不重要,而是变得更为复杂:市场细分与媒介融合两种趋势交织在一起;年轻一代被新媒体所分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媒体使公众更多享受到参与新闻过程的乐趣,与此同时,新闻从业者作为信息的核实者、编辑者的角色在被弱化;网络视频提供了同样形象却更为自主的"观看"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2008美国大选中,新媒体延展了信息向度和扇面,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新媒体颠覆了传统主导的广告方式,成为候选人话语力量的增效器;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议程设置",规避了由媒体施加给受众的"伪环境";新媒体创造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政治游戏,激发了美国年轻一代巨大的政治热情.新闻传播史和美国政治史的研究者将会记录这一政治传播生态中的媒体革命.  相似文献   

5.
李沛 《今传媒》2012,(1):133-135
随着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迅速普及,新闻的生产和运作方式正在发生一系列复杂和深刻的变化。新媒体给传统新闻带来了冲击,也产生新的变革。以往的新闻制作和传播的模式被颠覆,公众借助新媒体走上了新闻事件传播的前台,极大扩展了"记者"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模式。本文借助于"混沌"理论尝试建构新媒体环境下新型的电视传播模式,提出"细分受众、实时传播、主持引导、内外互动"的电视传播新模式——"混沌模式"。  相似文献   

7.
如今,互联网正在推动着社会变革,颠覆着传统行业与产业,构建着新的产业形态和格局……广播电视传媒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拥有一批专业的人才队伍,在新闻宣传、广告创收、队伍管理等方面表现稳定.但是,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广电从业人员一时间变得无所适从,我们的应对之策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营造着一种时代语境,影响着与之相关的内容产业的生产、传播、接受和赢利模式,本文从约翰·费斯克文化产品的"两种经济"理论视角入手,探讨传统动漫产业的问题与现状,并通过分析新媒体对动漫产业中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各个要素的影响与变革,提出新媒体语境下动漫产业发展方向,为当前动漫产业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前,互联网正在加速对电视产业的全面渗透,不仅仅如狂风骤雨、摧枯拉朽式的实现颠覆性创新,更引发了电视产业结构、组织、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的全面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电视产业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支持。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以"便捷、表达、免费、数据思维、用户体验"为关键词的互联网思维正逐渐被大多数人接受,并通过互联网思维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在电视媒体行业,《女神的新衣》栏目就是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诞生的国内首档时尚类真人秀节目,突破了电视与综艺节目的界限,将电视和互联网实现完美联动,颠覆了传统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传统图书出版在新媒体时代面临巨大冲击,如何生存发展是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传统图书出版面临的困境和现状,提出了传统图书出版和新媒体之间的关系是对手和战友的关系,提出了解决传统图书出版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发展之路——做专业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共生,以传统出版为点,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1.
王书川  徐霞 《新闻世界》2014,(7):126-128
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期刊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传统期刊的采编模式被颠覆,固有优势被消解,内容表现形式被改变。要想获得健康持续发展,在新媒体时代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传统期刊应立足自身进行优势传承,立足内容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立足服务建设综合平台;立足行业推动产业延伸。  相似文献   

12.
<正>6月28日下午,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与华商传媒集团主办,传媒梦工场、华闻传媒产业创新研究院、华商传媒研究所联合承办,众筹网共同协办的2014中国(第三届)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分赛的预热沙龙在北京德胜国际中心举行。沙龙吸引了百余人到场,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本次沙龙以"‘颠覆过往’和‘重新定义既有’的媒体产业"为主题。新媒体大浪潮培养了用户喜新厌旧的性格,落后的产能不断被迫离开灯光舞  相似文献   

13.
晨曦 《东南传播》2014,(8):97-99
在新媒体[1]彻底颠覆传媒业态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正逐渐打破思维、行为的惯性,在运作模式和内容生产等方面主动适应新的行业格局。如何实现小型电视纪录片的最大生存可能?本文所分析的《今日体育档案》节目(至今仍在播出)在制作理念上具有一定的突破性,较大程度实现了电视节目的"跨域传播"。[2]所谓"跨域传播"是指在新媒体背景下,由于多种终端介质的存在,内容生产和传播者(媒体)对某一内容进行横跨式的生存和传播。笔者试图通过《今日体育档案》的实践与探索来说明:电视节目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局限于"跨地域"传播这种横向的广度,它更应具备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跨越,能在各种终端传播的纵深发展的可能。此外,小型电视纪录片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努力方向,或将是实现传者与受者对节目进程的"共同控制",[3]即:传者与受者双方均在传播过程中发挥作用,对传播的内容、方式、方向等都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主动权。  相似文献   

14.
正传统报纸如何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并发展,这是摆在每一位报纸管理者面前的课题。十年前,就有学者惊呼互联网"狼来啦",当时的媒体人还不以为然。如今,除了办公PC互联网以外,新媒体的微博、微信在新闻领域以其快速传播和高覆盖率又一次遥遥领先,社交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信息的传播形态、人们的阅读方式和消费习惯。传统报纸的采编观念、出版周期、采编流程和出版工艺正在被新媒体技术所颠覆。这样的时代,我们只是领导着一群具有传统办报思  相似文献   

15.
周秀春 《出版参考》2012,(15):24-25
在整个文化产业中,传统出版不是最具强势的产业,而文学出版更是处于相对弱势。近几年来,就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图书而言,从内容到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涌现,颠覆了传统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以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阅读新趋势。其次,国内盗版书屡禁不止,国外作品未经授权版也充斥其中。再次,电子书、数字传  相似文献   

16.
正新技术、新媒体的普及颠覆了很多传统的传播观念,"关系为王"的迅速上位,似乎证明了"内容为王"的时代终结。而作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实现者,主持人的口语传播质量依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对主持人即兴口语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重视,似乎一直停留在"狼来了"的呼声上,缺乏具体、有效的行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重点欠明晰,教学改革依然方向模糊、步履维艰。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诞生和普及给传统的传播理念造成了极大的颠覆。新媒体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信息的传播和获取途径,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简单和便捷。在全新的媒体传播趋势下,必须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研究和应用,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和价值,提升对台广播效果。文章就新媒体在对台广播中的应用及实践展开了分析和探讨,提出新媒体发展形势下对台广播的策略,并就新媒体与对台广播的协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增强对台广播的实际效果,并对相关方面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河北日报赵曙光社长用"颠覆"一词来形容新媒体的挑战。其实,传统报业若想"颠"而不"覆",必须大力推进报业创新。赵曙光提出的10条创新之策,有助于报人思考和决策。  相似文献   

19.
贾岳  王静超 《传媒》2015,(20):33-35
技术颠覆信息传播在传媒圈早已不是新闻,2014年"今日头条"估值5亿美元的消息还未散去,最近,"一点资讯"又以独创的"兴趣引擎"占领了传媒界的"朋友圈".当传统媒体还在摸索如何实现融合发展时,商业类新媒体早已跨越了融合发展阶段.值得传统媒体人思索的是,能否从"一点资讯"等商业类新媒体的成功中总结经验,供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技术极速发展和电脑广泛普及的今天,传统平面媒体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传统媒体一旦和数字化结缘,便不由分说地被戴上"新媒体"的帽子,倘若不以颠覆传统的新面貌出现,难免招致业界唏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