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骆正林 《新闻知识》2005,(12):24-27
深度报道是在深度和广度上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的报道。在新闻事业发展的初期,报纸曾经把告知“新闻事实”作为主要任务,进入新闻竞争的时代后,优秀的报纸不再停留在新闻事件的表面,而是注重挖掘事件背后的内涵,用深度报道来帮助人们解读新闻背后的原因。《人民日报》主管的《江南时报》自2003年底改版以来,明确了“都市新闻杂志”的定位,投入了大量精力经营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
陈江 《记者摇篮》2004,(11):24-25
尽管“深度报道”被众多纸媒当作竞争的“重型武器”。但真正让读者感受到有深度的报道却并不多见。也就是说,深度报道的附加值比较低。深度报道应“深”在哪儿?怎样才能“深”挖下去,体现更多的附加值?这归根到底,取决于新闻报道的采集、创作和传播能力。深度报道不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实质上是对新闻信息的拓展和延伸。拓展面越广,延伸度越长,深度报道的附加值越高,从而保证深度报道的较高品质。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3日至7日.武汉晚报成功策划并实施了一次短平快式的“异地打工,为您探路”战役报道。记者兵分六路,奔赴沿海地区采访。在短短几天内,发回大量鲜活新闻和有价值的用工信息.为我省及武汉市外出打工农民指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本埠新闻媒体竞争中,打了一场漂亮仗。回顾这场报道,我们认为,“快”是成功的关键,是取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当今媒体竞争格局风云变幻,然而,说到底,媒体之间的竞争还在于新闻的竞争。比谁的新闻及时,比谁的新闻全面、有深度”(杨兴锋:《高度决定影响力》)。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重大突发事件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已成为媒体新闻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徐强 《军事记者》2008,(6):39-39
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媒体都把深度报道作为一个品牌倾心打造,各亮“绝招”。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既要了解党和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理性的思辨力,具备采写深度报道的基本条件,才能真正写出有力度、有高度的深度报道来。  相似文献   

6.
贺燕 《青年记者》2006,(22):60-61
广播电视报作为周报,无法在新闻时效性上多做章,因此深度报道是广播电视报欲在媒体大战中争先的制胜法宝。近几年来,潍坊广播电视报虽经几次改版,但是一直立足于把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强项来抓。在报业竞争中,如果把握住了“新”、“活”、“变”、“近”、“准”这五个准星,那么深度报道这枚利器将无坚不摧,无往不利。  相似文献   

7.
今天媒体竞争目趋自热化,对于新闻事件,任何一家媒体都不大可能拥有独家报道,于是各媒体间不仅抢时效、争首发,也拼原创、比深度,刀、剑并用,各展其长。具有高品质信息“附加值”的深度报道,被众多的媒体当作竞争的“重武器”。  相似文献   

8.
做好行业报的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媒体对新闻、读者、广告等资源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正在从机关报向行业报转型,由财政补贴向自我发展转变的行业报而言,深度报道已经成为其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为什么要做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深度报道不仅要报道新闻“是什么”,还要分析其由来“为什么”,探究其影响会“怎么样”。当今,媒体竞争愈演愈烈,行业报要立于不败,取得发展,必须“咬定”深度报道不放。一是媒体竞争的需要。行业报与大众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媒…  相似文献   

9.
深度报道作为新闻学的专用词彚是西方新闻传播媒介竞争的产物。面对电子传播媒介“快”的优势,报界提出以报道的“深度”来抗衡,即不仅报道事态发展的最新动向,而且要报道、分析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深度报道一度也成了报界新闻的优势。在竞争激烈的西  相似文献   

10.
凌坚 《传媒观察》2003,(2):40-41
在当代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态势下,异质媒体也好,同质媒体也好,竞争的焦点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新闻的竞争上。有的主打本土新闻,有的主攻焦点新闻,有的千方百计做好深度报道,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纵观新闻做得好的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他们基本上都把握了这样一个规律——以较新的新闻采编理念全力凸现新闻的显著度,从而赢得新闻竞争的主动权,占据新闻竞争的制高点,进而赢得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11.
刘丽 《新闻爱好者》2008,(12):92-92
笔者近日翻阅《申报》时发现:从1905年4月1日至1908年6月1日的《申报》上,每一期的本埠新闻和国内新闻都在文后注上一个单字。本埠的较为单一,初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为记,7月份又有“见”、“休”、“近”、“基”四字。粗略地统计新闻内容后可以发现,本埠新闻的“五行”单字代表新闻发生的地点。  相似文献   

12.
当今,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它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同时也在拼原创、比深度。读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仅建立于新闻时效上,而且建立于深度报道上。目前一些企业报的深度报道,从其报道的问题和报道的角度来看,尚存在着不太切合需要、切入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等问题,以至于不能引起读“共振”。因此,企业报深度报道如何选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深度报道在纸质媒体上的分量越来越重,它的出现和逐步繁盛,绝不是偶然的,是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竞争的扬长避短的举措。但深度报道也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有些深度报道过“深”,以至“深”得让读者看不懂,显得很死板,读者不愿意看,使发行量下降,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让深度报道活起来,成为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新闻竞争白热化和新闻报道同质化的现象日趋加重。作为大众主流媒体的电视台迫切需要更多独家的、有一定分量的、能解疑释惑的深度报道来“填补”新闻板块。只有这样。才能在新闻传媒竞相发展的形势下凸显自身特色,进而提升影响力、引导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民生报道,离不开宽松的政治氛围,也离不开成熟的市场氛围。现在的媒体竞争很激烈,新闻竞争中谁能最后胜出,就要看谁审视新闻、筛选新闻和处理新闻的能力更明。其中,包括对民生报道敏感问题的“冷处理”。  相似文献   

16.
林娜 《青年记者》2006,(12):43-43
在新闻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多多倡导体验式报道不失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新途径。体验式报道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推动实际工作,引导社会舆论。既加深了报道的深度,也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心,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体验式报道要走进生活,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媒体的竞争更多的是面对同源新闻的竞争.面对“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一同源新闻,国内媒体运用了抢时效、抓“落地”、求深度、重视觉、挖细节这五大竞争策略,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各类媒体更加重视深度报道的研究和采写。目前,国内新闻媒体包括军兵种期刊,运用深度报道这一报道方式方兴未艾。由于深度报道揭示新闻本质、预报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供新闻背景的广度和深度以及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自它产生以来,就深受广大受众的欢迎,并逐渐成为包括军兵种期刊编辑人员在内的新闻人实践与研究的热点。对军兵种期刊来说,加强深度报道还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樊霞 《新闻爱好者》2006,(4S):22-22
在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中,深度报道抢夺的目标不再仅仅是独家新闻资源。如何运用独特的手法去表现深度报道的主题,争取吸引更多读的眼球成了各家媒体努力创新的方向。在众多的表现方式中,新闻故事化的操作手法,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成为平面媒体尤其是党报的优势所在,因此,研究新闻“故事化”的恰当运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地市晚报与省级晚报相比,在竞争上有诸多不利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荆门晚报》以其新鲜感、归属感、亲近感赢得了本地广大受众的欢迎,为地市晚报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途径。一、在时间上贴近,让读者产生新鲜感新闻讲究时效性。在本埠新闻的报道上,地市晚报与省级晚报相比在时效性上有一定优势:本埠新闻发生在当地,地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