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明发现《三清山》100分巨蟒出山图一邮局全张(40枚),无一枚印有面值“100分”、铭记“中国邮政CHINA”、票名“三清山·巨蟒出山”及志号“1996-24(4-4)T”。  相似文献   

2.
刘武清 《中国集邮》2001,20(7):37-37
细心的读不难发现,现在到邮局买邮票寄信,再也见不到《中国民居》普通邮票了。究其原因一是发行使用期已过15年,该“退休”了;二是全套邮票21枚,大多面值已不适应现行邮资,故《民居》普票已逐步进入收藏领域了。  相似文献   

3.
邵春华 《收藏》2007,(7):150-150
10年前,笔者在集邮市场上购得一枚香港《胜利和平纪念》邮票。后经查阅《香港邮票目录》,方知这枚与另外一枚“壹圆”面值的灰绿色邮票组成一套,是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香港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它是英国公务人员钟惠霖在香港沦陷期间,冒险在关押他的集中营里设计的,邮票上的中文也是他精心书写的。  相似文献   

4.
正《集邮博览》2014年第4期所刊《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一文,将香港邮政为配合2013年10月1日邮资调整而推出的一套2枚分别印有"本地邮资"和"空邮邮资"字样的邮票,称为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香港首套无面值邮票早在2003年就已经诞生了。2003年9月10日,香港邮政首次发行一套4枚《心思心意》邮票,票幅均为35毫米×35毫米。票中没有数字金额的面值,而以"本地邮资"和"空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31日,马亚西亚邮政公司为“马来西亚-中国建交30周年”发行纪念邮票一套。全套邮票4枚加一枚小型张。4枚邮票30分面值的双连票图案分别为马来亚早期帆船和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1元面值的两枚分别为马中友好及两国国旗等(图1、纪念封)。小型张面值2元,图案为马六甲清真寺、灯塔和北京牛街清真寺(图2)。5月31日发行时笔者正在马来  相似文献   

6.
1956年6月15日,邮电部计划发行一套《首都名胜》特种邮票.志号为“特15”,全套5枚,由邵柏林设计。该邮票采用雕刻版,邮票图案分别为:第1枚“颐和园”,面值4分;第2枚“北海”.面值4分;第3枚“天安门”,面值8分;第4枚“天坛”.面值8分;第5枚“太和殿”,面值8分。设计邵柏林在设计这套邮票时,考虑到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也是新中国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姜金林 《集邮博览》2009,(11):45-45
己丑年端午节放假期间,我拿出心爱的邮品珍藏册,细细欣赏起JP.22《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未发行)邮资明信片和1996-31《香港经济建设》(4-1)"香港中银大厦"邮票,发现香港中银大厦在邮品中的两次不同遭遇。香港中银大厦是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新大厦的简称。由贝  相似文献   

8.
开始发行于1986年4月的普23《民居》邮票,距今不过十来年,其发行日期理应不成为问题,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先是《中国集邮大辞典》中将开始发行的1986年4月1日误为3月10日(见该书第124页)。接着《中国集邮报》在1996年第40期上刊载纠正文章时,又“以错纠错”,将首发时间误为5月15日。这样一个并不复杂、也不久远的问题,为何在权威书刊中接连出错呢? 普23《民居》全套14枚邮票分为10次发行,时间从1986年4月1日到12月25日,历经8个多月。首枚邮票发行时(即4月1日发行面值2分的《东北民居》),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是有发行日期通告的。至于其他各枚的发行日期,虽未事先见诸公告,但也有一个可利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7,(4):140-142
6、《庚午年》邮票漏印志号变体的真伪鉴定 1990年是我国“庚午年”马年。邮电部于1990年1月5日发行《庚午年》邮票一套。全套1枚。面值8分。邮票规格26×31毫米。发行量13117.65万枚。笔者研究时发现邮票号有漏印变体;  相似文献   

10.
张欢雪 《中国集邮》2001,20(10):22-22
1988年金秋,我国突然发行了一套引人注目的普通邮票——《普24中国石窟艺术》,精选了云岗、龙门、麦积山和大足的石刻各一尊。第一印象当然是面值了,很高很高的面值,特别是第四枚“养鸡女”,面值20元。已经有20多年没有发行20元面值的邮票了!再说以往普票中高面值的几乎只有《天安门》和《北京风光》,现在来了一个“农家姑娘”,也算是普票选题的突破。当然还有一些奇思怪想,4枚的安排特别注重性别的平衡,云岗的大佛与麦积山的菩萨,可谓“郎才女貌”,而龙门的力士与大足的养鸡女更是一刚一柔。  相似文献   

11.
2002年1月13日,香港邮政以“岁次壬午(马年)”为主题发行邮票一套4枚、小全张1枚、5元面值无齿小型张1枚及邮资明信片(邮资已付)一套4张。这是香港邮政发行的第三辑生肖系列邮品的第三套。  相似文献   

12.
香港邮政明年的新邮以“开创精神”为主题,但从公布的题材及图稿来看,并没多少创新意念。首先于1月4日推出的《字母邮票》,全套30枚,虽然面值均是香港最低邮资1.40港元,但却苦了制作首日实寄封的集邮者:若一票一封须分30个封;贴全张票除了面积过大不便收藏,面值过高也不知用于何种邮资为好。而且又有背胶及不干胶两种形式,更为难了喜爱“大全套”的集邮者。至于图案设计,虽稍有新意,但似有“偷换”现在使用的普票主题之嫌。  相似文献   

13.
据联合国1996年各期《集邮公报》报道,1996年联合国共发行37套54种邮票,是历年来发行邮票最多的一年。现将各套邮票发行的时间、主题、枚数、面值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9-3《钧窑瓷器》邮票全套4种,80分面值“北宋·出戟尊”的邮局全张较之其它3种面值,边纸上没有用于产品管理的流水编号,取而代之的是其中1枚邮票票面上,有紫外线下发光的无色荧光油墨印字。  相似文献   

15.
今年第2期介绍的香港《中国敲击乐器》邮票图案资料中,作者认为面值1.4港元的“长鼓”(图1)是“瑶族长鼓”。而第1期《集邮》刊登的《精美的香港“黑釉蓝斑腰鼓“极限片》一文考证了“长鼓”图案,认为是选自唐代鲁山窑“黑釉斑点  相似文献   

16.
古越 《上海集邮》2002,(4):14-14
1986—1991年发行普23、普25-普27 4套《民居》普通邮票,面值21种,现通常认为大全套28种,即再加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和100分分齿6种,湖南民居“大头‘分’”1种。只因上述6种面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11日,香港邮政发行了一套4枚名为《香港公共房屋的发展》的邮票,面值分别为1.40,2.40,3.00与5.00港元。印刷方法:照相凹版;纸张:混有防伪纤维;齿孔:异形齿孔,两面直边各有一个椭圆形齿孔;排列:20枚邮票为1版,以对倒形式排列。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28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当年郑和访问过的马来西亚于7月21日发行一套“马中交往六百周年”纪念邮票,共4枚加1个小型张:面值30分的2枚,一枚为“郑和的宝船”;另一枚为中国明朝皇帝赐予马六甲苏丹的印玺;面值50分的为郑和与马六甲苏丹商谈贸易的场景;面值1元的是“凤嬉牡丹”图五彩瓷盘。小型张面值2元,邮资图为马六甲13-15世纪使用的2种钱币。小型张边纸图案与50分邮票的图案相同。  相似文献   

19.
张世成 《集邮博览》2009,(11):67-67
近日收到台湾邮友寄来的《台湾近代画作》(2009年版)邮票航空首日实寄封,封上贴有面值为5元的《归途》和面值为25元的《双牛图》邮票,两枚票间保留有以邮票和放大镜为图案的《2009集邮节》过桥票。首日封左侧航空标签下方贴有一枚打印面值为3元的邮资  相似文献   

20.
新邮巡礼     
《集邮博览》2018,(2):108-110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纪念邮票发行时间:2017年12月31日志号:2017-31图序图名面值(2-1)J冬奥会会徽1.20元(2-2)J冬残奥会会徽1.20元邮票规格:30mm×40mm齿孔度数:13.5度整张枚数:12枚整张规格:146mm×226mm版别:影写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