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生素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滥用的结果.加强耐药菌监测、限制抗生素的滥用、阻止耐药传播、进一步深入研究细菌的耐药机制和从预防耐药性角度出发,不断研制和开发新的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类抗菌药物,将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阑尾组织感染细菌学及主要感染菌耐药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体阑尾组织主要感染菌及细菌感染数量和主要感染菌耐药谱情况,为临床提供有效抗生素。方法:采集手术切除的阑尾组织1g左右行组织碾磨后取匀浆液进行细菌学测定,对主要感染菌采用K-B法对28种抗生素进行耐药试验。结果:阑尾组织以肠道菌感染为主,主要是聚团肠杆菌和大肠杆菌感染,急性感染细菌数量在10^6.10^8cfu/g组织之间,慢性感染细菌数量在10^3~10^5cfu/g组织之间,对聚团和大肠杆菌共同敏感的抗生素有丁胺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头胞噻肟和多粘霉素B等。结论:聚团和大肠杆菌是阑尾主要感染菌,临床抗生素使用以两菌共同敏感抗生素为主。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抗耐药中药领域两类主要的文献——专利文献和期刊文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时间趋势、研究方法、药物来源与构成、作用方式与机制分布、高频药物、耐药菌分布、研究内容重合度等方面揭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以为中药抗耐药菌的传承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表了一项病例报告——在美国内华达州的里诺市,一位女性感染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美国现有的26种抗生素全产生了耐药性,最后患者不治而亡。耐药菌越来越多生病了要去医院,该打针打针,该吃药吃药。人类的健康发展史,既是一段持续提升自身科技实力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和细菌抗争的历史。70年前,别说是霍乱、肺炎、结核病等疾病,就  相似文献   

5.
喹诺酮类是目前临床使用的一类抗菌药物,现就其产生耐药的机制、克服方法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秀桂 《大众科技》2009,(9):137-139
阪崎肠杆菌主要是通过污染婴幼儿配方食品引起婴幼儿感染的食源性病原病,能导致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菌血症和小肠结肠炎,死亡率20%~50%以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文章从阪崎肠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发展近况进行综述,为生产企业、公共卫生、临床有关人员予与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利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EGFR激活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获得性耐药是临床疾病缓解的主要障碍。例如获得性耐药突变EGFR T790M,EGFR C797S。另外,临床研究表明,MET扩增是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关键机制。针对耐药突变,选择合适得治疗药物或药物联用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干细胞的电离辐射抵抗特性,初步研究其电离辐射抵抗机制。方法 取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109进行细胞培养,以紫杉醇为诱导药物,通过高剂量间歇诱导+时间递增的方式诱导出人食管鳞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RR-EC109。采用MTT法检测RR-EC109细胞耐药稳定性。取RR-EC109和EC109细胞进行成球实验、克隆性细胞增殖实验、侧群分选、电离辐射抵抗实验和细胞周期调控检控点基因表达检测。结果历时7个月,诱导出RR-EC109细胞,其对紫杉醇高度耐药(耐药指数为67.258)。且在30d、60d、90d、120d后检测出其耐药稳定性良好。RR-EC109细胞的成球率和克隆增殖能力明显高于EC109细胞(均P<0.05)。RREC109细胞中侧群细胞含量高于EC109细胞(P<0.05)。RR-EC109细胞的SF2和Dq值高于EC109细胞(均P<0.05),SERDq=(0.673±0.214)。RR-EC109细胞中ATM、ATR、Chk1和Chk2基因的表达倍数均高于EC109细胞(均P<0.05)。结论 紫杉醇耐药细胞RR-EC109具有肿瘤干细...  相似文献   

9.
目前癌症每年导致全球约700万人的死亡,并且这一数字在2030年将增至1700万。大多数病例的死亡是由于抗癌药物耐药性而导致的化疗失败。抗癌药物的耐药性主要分为2种:固有型药物耐药性及获得型药物耐药性。固有型药物耐药性是指患者对于化疗初期就不敏感,而获得型药物耐药则是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耐受性。药物耐药的发生机制主要有多药耐药(MDR)转运体过表达,肿瘤干细胞靶蛋白功能或表达的改变,凋亡信号通路的改变,对药物传递的物理屏障等等。文章将对膜转运体中的多药耐药转运体P-糖蛋白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0.
8月22日消息,经过多年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张颖教授率领课题组在研究结核耐药机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了抗结核一线药物吡嗪酰胺的全新作用靶位及其致病机制,对于阐明结核菌持续感染的机制、发明新的治疗策略、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治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于8月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科学》杂志发表。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全球范围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起始细胞(TICs)可能是引起肿瘤转移、治疗失败(耐药)及复发的关键原因.因此,研究肿瘤起始细胞干性维持及耐药的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开发高效、低毒副作用的防治肿瘤药物是研究人员面对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12.
纳豆芽胞杆菌对大白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SD大白鼠口服纳豆芽胞杆菌一周后粪便菌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服用纳豆芽胞杆菌后,需氧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肠杆菌的数量从8.16log10NCFU/g,减少到7.64log10NCFU/g;肠球菌数量从9.59log10NCFU/g,减少到9.08log10NCFU/g;而厌氧菌双岐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和梭菌的数量均增多,分别从8.46、10.1、10.69和9.54log10NCFU/g增加到双岐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和梭菌的生长,抑制需氧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西藏科技》2009,(12):80-80
天气逐渐转凉,使用沼气的农民朋友要注意沼气池的安全越冬问题。冬季温度低,不利于沼气发酵产气。温度是沼气发酵的重要条件,温度适宜则细菌繁殖旺盛,活力强,厌氧分解和生成甲烷的速度就快,产气就多。  相似文献   

14.
李秀桂 《大众科技》2009,(10):109-110
阪崎肠杆菌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能导致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茵血症和小肠结肠炎,死亡率20%-50%以上,日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也有不断发展和完善,克服了传统方法实验操作繁琐,耗时长,且存在假阳性性较高问题。文章将从阪崎肠杆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为有关检测机构人员予与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持续产气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己成为全球第一个可燃冰试采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消息传出,举国欢庆,世界瞩目。本刊曾在2017年第9期上刊登《可燃冰——不只是睡着的水,还是燃烧的火》一文,对可燃冰进行了相关介绍,之后有读者提出,希望多介绍一些可燃冰开采技术和我国的最新科技突破,因此我们特地编发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分析密封的电流、电压互感器油中氢浓度偏高的原因,对产气过程及化学反应机理和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畜牧养殖业发达,由此而产生废弃物——粪便资源充足,发展沼气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但因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发展沼气也存在着不利因素。如何立足东北气候特点,趋利避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沼气池安全越冬和冬春季产气低的问题,实现全年产气,是东北地区一个十分突出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化疗(以铂类药物为一线药物)是大多数胃癌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大量研究表明,多药耐药基因MDR1过表达是导致肿瘤细胞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MDR1基因激活的分子机制,特别是与胃癌细胞耐药性产生之间的相关性目前还不清楚。阐明其调控机制,对于提高胃癌临床疗效,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科学院相关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赵永良研究团队以胃癌细胞为模型,在肿瘤耐药性分子机制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发现人类解旋酶RecQL4通过促进转录因子YB1的磷酸化而调控其下游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进而促进胃癌细胞耐药性的产生。相关研究结果2016年3月在线发表于国际肿瘤学杂志Canc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收集结核所门诊2013—2014年登记的12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病例基本信息,分析耐药原因,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比例法对2013—2014年本所门诊登记的疑似结核病分枝杆菌耐药病例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及结核杆菌培养。结果显示12例患者均为耐药病例,其中一线药物耐药10例、占83.33%,二线药物耐药2例、占16.67%。单一药物耐药12例、占100%,两种药物耐药11例,占91.67,三种以上药物耐药7例,占58.33%。结论从12例患者耐药情况分析,我区结核病患者耐药率高,而且耐多药病例所占比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规律治疗,占66.67%,其次是因患者服药期间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后,自行停药,占33.33%。因此,做好对结核病患者确诊时和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患者对规则治疗、完成治疗和彻底治愈等重要性的认识、从而降低耐药的产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西藏肺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状况,为预防及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西藏六个地区作为调查点,采用统一调查表,于2000年1月~2011年1月,对结核病防治所的门诊结核病人进行调查,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取痰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常规分离培养病原,用绝对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600例肺结核患者中,216例临床分离株全部为结核分枝杆菌。对2000~2011年分2个时间段的病人菌株的药敏记录作统计分析,总耐药分别为60.34%、72%。初治期的耐药率分别为53.6%、53.57%;有上升趋势,而复治期的耐药率有反复走高的趋势。在我所结核门诊实验室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测定4种抗结核药物中,利福平和异烟耐药率较高,而乙胺丁醇和链霉素耐药率较低。这表明肺结核对抗结核药敏感性较高,以耐单药,特别多耐药引起造成严重影响。总体耐药高达65.74%。结论西藏地区属高耐药区,应加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