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少林武术作为文化品牌,在文化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意义,对少林武术的历史进行挖掘,能够丰富其内涵,提升其品质.《清稗类钞》有6个类别的35个条目记述有少林武术.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场景分析法,对这些条目进行研究,在认识清代少林武术方面可补正史之不足.《清稗类钞》关于少林派和少林宗派的使用频次说明有清一代“武术派别”广被接受,少林作为拳术流派之一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吸附力.从概念的使用上看,“少林拳棒”“少林拳法”和“少林寺拳法”是就整个少林派而言,属于集合概念,“少林拳”则仅仅是少林派诸多拳法中的一种.在《清稗类钞》的记载中,少林派功夫无论养生还是技击,都有较强的实用性.《清稗类钞》所栽习练少林武术者,遍布大江南北,囊括各个阶层,充分体现出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社会情景.从习练少林武术的时间看,最短百日能运气,十年方可尽得其秘.  相似文献   

2.
读完任彬先生的佳作——《“不怕辣”中的意趣与学问》(见《成才》1995年第1期)后,油然想起了一副民间流传的苏东坡讽刺势利眼的趣联。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其由来大意是:传说苏东坡(一说是郑板桥)一次微服游玩莫干山游累了,便到山中小寺稍息。寺中主事老僧见来人简朴陌生,就泛泛地说:“坐!”对小和尚喊:“茶!”两人落座  相似文献   

3.
意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唐代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一书中提出来的。宋元以来对意境多有阐述,特别是谢榛和王夫之的“情景论”,对意境的阐释相当深入。到晚清王国维提出的“境界说”,更是把意境看作抒情类作品的高格、极致。  相似文献   

4.
由川、滇、鄂、湘、浙、皖、闽、晋、豫、甘、苏、赣等十二省近三十所师专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纲》(下简称《史纲》)于一九八八年八月出版了,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中文专业)终于有了一部自己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5.
利用湘、黔、桂、滇2000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湘、黔、桂、滇少数民族学生的体质状况作15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为湘、黔、桂、滇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结果:15年间,湘、黔、桂、滇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发育速度,土家、苗族学生明显快于壮族、傣族学生,发育过程多数出现提前,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除土家女、苗族女学生外其余少数民族学生纤细、瘦弱的"豆芽菜"体型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江汉政权是清代咸同年间号军起义建立的农民政权,它的根据地虽在贵州思南,但其所领导的范围及影响力却广达黔、湘、川、鄂、赣的号军起义和白莲教支派。本文在掌握翔实史料基础上,从该政权的领导人、传教区域、战略部署、朝廷官员的相关奏折等方面论述了其领导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西湖二集》是一部短篇拟话本小说集。凡三十四卷,每卷一篇,书中第十七卷《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载说明前此当有《西湖一集》今不传。 《西湖二集》刊行年代据郑振锋先生考证,大概在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著者署名周清源。别署济川子。武林人。其生平不详。戴不凡先生所搜两条材料略记了周氏景况,一是谈迁“北游录·纪邮》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七月壬辰条: 观西河堰书肆,值杭人周清源, 云:虞德国先生门人也。尝撰西湖 小说。噫,施耐庵岂足法哉!另一条是清初刊《凭山阁汇辑留青采珍集》卷一,有《柴荣陛三十初度序》,署“周清源(蓉湖)”作;(见戴不凡《小说见闻录》)  相似文献   

8.
从综合考察有关的古代文献和甘、青、川一带自然地理特征来看,《禹贡》黑水的存在是毫无疑问的。《禹贡》黑水应分“雍州黑水”(今青海省境大通河)与“梁州黑水”(今四川省境岷江)。但二者不是简单的异地同名。由于古代“潜流说”的影响,在《禹贡》作者那里,二者是被视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哲学学会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人文杂志》编辑部、《陕西师大学报》编辑部于1983年1月17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第一次“关学”讨论会。西安地区从事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教学、科研的专业工作者二十余人参加讨论,陕西省社联主席郭琦、副主席赵谭冰也参加了会议。“关学”是张载创立的学派,此后,关中地区“理学盖昌”,即从研释张载著作而论,如明代吕楠之《张子钞释》、韩邦奇之《正蒙解》、刘玑之《正蒙会稿》、清初李元春之《张子释要》等,几乎代代相传,“道脉不绝”。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将“关学”作为宋明理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学派,科学地加以研究,还是建国以后  相似文献   

10.
《今体诗钞》是姚鼐仿王士祯《古诗选》而编,通过选目、体例、选诗策略三方面比较辨析,发现二者选诗均兼采唐宋,编排上都注重溯源辨体,选诗策略上都认同“钞不求备”,这从选诗侧面反映了姚鼐诗学与王士祯诗学的渊源。  相似文献   

11.
<百川书志>的部类分目参考了<宋史艺文志>等公私目录著述.其分目录书之标准主要是以所录书籍稗益圣教之强弱为主导,辅以"神怪"成分的多寡,本于所录书籍之性质及渊源而"各以类从"等多方面融合而成.高儒之"小说观"并非导向"小说"之本位意识,而是退让于<书志>所遵循之著录标准,与其"史观"紧密相联而淆乱不清.  相似文献   

12.
康海评传     
誓龀为文弱冠成,便于海内窃时名。狂来颇欲吞江海,志定何须论浊清。——《漫兴》这是康海的一首自述诗。康海作为明代前七子领袖之一,与李梦阳“兴起古学,排抑长沙(李东阳),一时奉为标的”(《列朝诗集小传》),这并非“窃”,而是真正的声名震撼了明中叶的文坛。“狂来”、“志定”,不过属激愤之辞,事实是,他抱负宏大,自比稷契,要求改革社会的强烈愿望,真有“欲吞江海”之势,论辩社会“浊清”的远见卓识,更有振聩发聋之力。“志定何须论浊清”,为什么要“何须”呢?原来由于他  相似文献   

13.
用典是中国诗歌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特殊艺术手法,刘勰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文心雕龙·事类》)明代诗评家胡应麟说:“诗自模景、述情外,则有用事而已.”(《诗薮》)对于用事,他又说:“欲观人笔力材诣,全在阿堵中.”“读书破万卷”的杜甫,学识博洽,才华横溢,使事用典常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4.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说:“者”字是一个特别的指示代词,它通常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还列有“词气词‘者’”一项。 这大体代表了语法的一般说法。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古代汉语》将者字结构分成两类:  相似文献   

15.
黔东梵净山号称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是全国名山中惟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佛教兴自明初,至明万历年间神宗敕令重建梵净山金顶后,梵净山乃闻名海内。山中建有名的五大皇庵及其48座脚庵。梵净山佛教派属临济禅宗,深受四川禅宗佛教影响,其各寺历代住持多为蜀僧,传承可考即有十世,至明季始传破山临济禅宗一系。明清以来,因梵净山被视为与四大名山并列的第五大佛教名山,故数百年来,黔、湘、鄂、川、赣、滇等省的香客纷纷前往朝山拜佛,至今仍香火旺盛。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反义共存”现象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个词兼有正反两义的现象.如《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里“乱”与“治”相对.但是“乱”又可作“治”解.《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唐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治理之臣有十人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乱”字既当“混乱”讲,又当“治理”讲,表示相反的意义.这种正反两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就是“反义共存”.训诂学家称这种语言现象为“反训”.自从晋代的郭璞提出“反训”以后,历代的注释家、训诂学家有的沿用它、赞成它,也有人反对它.笔者认为“反训”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词义经过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兼有相反或相对的意义.在客观现实中,相反的现象和两个对立的事物常常相关,这种对立统一也必然反映在语言现象里.事实上在古汉语书面语中,这种“反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较为常见,因此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现象,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词义是大有稗益的.本文不准备对“反训”这一训诂学术语的是非再作评论,只是试图通过词例引申分析证明这一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因,即主要从词义引申角度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现举例如下:受有授予的意义.《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相似文献   

17.
黔东梵净山号称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是全国名山中惟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佛教兴自明初,至明万历年间神宗敕令重建梵净山金顶后,梵净山乃闻名海内。山中建有名的五大皇庵及其48座脚庵。梵净山佛教派属临济禅宗,深受四川禅宗佛教影响,其各寺历代住持多为蜀僧,传承可考即有十世,至明季始传破山临济禅宗一系。明清以来,因梵净山被视为与四大名山并列的第五大佛教名山,故数百年来,黔、湘、鄂、川、赣、滇等省的香客纷纷前往朝山拜佛,至今仍香火旺盛。  相似文献   

18.
一、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已经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标准》对“全体”的含义有这样的表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人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可以认为《标准》倡导的是一种“大众数学”。当然,升学必然意味着“淘汰”。但只以淘汰为目的教育肯定是有问题的教育,因为教育有比“升学”更重要的目标,那就是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9.
余嘉锡《宋江三十六人考实》中的《梁山图》对今天开拓梁山的旅游景点,开发“水浒”之旅的潜力,具有参考价值;而《考实》中“浪子燕青”一则,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一丈青”三字,是指他遍体雕青,有一身美观的花绣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人后先继起,有如群星闪耀,呈现出品莹璀灿的景象,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光彩。在这些诗人中,有不少是京兆人,如王昌龄、杜牧、韦应物、韦庄、韩偓等硖频恼抛魏颓罔河?也都是京兆人。《全唐诗》中有张孜《雪诗》一首,秦韬玉诗三十六首。清沈德潜的《唐诗别裁》无张孜诗,秦韬玉只选《贫女》、《春雪》二首。清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也只选秦韬玉《贫女》一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选的《唐诗选》,则张孜、秦韬玉各选一首,即《雪诗》和《贫女》。晚唐时期,藩镇之祸,愈演愈烈。各节度使之间互相攻伐,战争连年,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