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载瓦文短时间内试行成功说明了什么?□戴庆厦何俊芳载瓦文是为景颇族载瓦支系创制的一种新文字。景颇族内部分多种支系,载瓦支系是其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支系。由于这个支系使用了与景颇语差别较大的载瓦语而不能使用拼写景颇语的景颇文,因而,要解决载瓦支系的语言文字使...  相似文献   

2.
景颇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镇以及临沧市耿马县、普洱市澜沧县等地,现有人口约14万。景颇族有“景颇”、“载瓦”、“喇期”、“浪峨”、“波拉”5种自称。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景颇族。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1957年在原有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景颇文。  相似文献   

3.
何璇  海路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4):93-99,112
本文在田野调查和有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云南省景颇族新创载瓦文为例,对社会变迁中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汉、载瓦双语文教学实验分析祁德川营盘小学是德宏州潞西县西山乡营盘村公所一所中心小学。全村公所277户、1797人,其中,景颇族264户,1732人,汉族136户,65人。属该校招生村寨为134户,人口为823人。全村公所交际用语主要是景颇族载瓦语,自...  相似文献   

5.
德宏载瓦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属于SOV型语言。德宏载瓦语中被动式属于分析型,但是被动句式并不发达,人们一般习惯于用主动句表达,要表明施受关系时采用被动式。本篇论文主要分析载瓦语被动式的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次指出载瓦语存在示证范畴,并对示证范畴的类型、示证标记ka51的多功能性特征及语法化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载瓦语的示证范畴既具有人类语言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的本体论说一直纠结于对“语”和“文”的探讨中,对“语”的探讨纠结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言和言语,对“文”的探讨纠结于文字、文学、文章、文化中.传统的语文本体为语言文字本体.“语”是本体,文字是“语”的载体,文学、文章是“语”的具体表现形态,文化则是在“语”本体基础上以文字为载体以文学、文章等形态为表现内容的凝结,语文课程可以概括为:一语多文凝结为文化.  相似文献   

8.
拉祜语和载瓦语都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属于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本文主要运用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通过对这两种亲属语言语音、构词等进行现时状态的比较和描述,试图寻找拉祜语和载瓦语在形式结构方面共有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德宏载瓦语体词判断句、助词判断句、系词判断句否定式的描写和对德宏载瓦语判断句疑问式的描写及肯定、否定应答,探讨意义的改变引起的句法形式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0.
语文与书法     
“语”和“文”分不开,先有“语”而后有“文”。“文”在这里是指文字,无文字则只有口语,不会有书面的文章。所以,鲁迅的《门外文谈》从文字的创造讲起,是很有道理的。特别是中国的文字不是拼音文字,“语”与“文”的关系更加值得注意。拼音文字只要人们认识字母,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三五年春,山西同蒲路工程挖掘出一个东汉熹平二年朱书瓦缶,文字多,且字字清楚,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结合其它东汉镇墓文、买地券,并参考相关历史丈献和前辈、时贤的研究成果,对这件木书瓦缶上的文字逐句进行了考释,探讨了若干疑难词句的意义,疏通了瓦缶文字的文意。  相似文献   

12.
请看下面的语例:①2012年考研数学: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失误(文题)(载《研究生考试网》2011年12月26日)②踏踏实实答题与不必要的错误说再见(文题)(作者:丁铁毅载《小学教育》2012年6月20日)③家装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文题)(载"湛江购房网"2010年9月25日)④购房前需要知道的几件事,避免不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教育》2013,(1):2+49-50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民族小学1976年建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1983年,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民委将陇川县民族小学正式确定为云南省16所省定民族小学之一。学校面向全县各乡镇招收读完三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及偏远山区的贫困汉族学生。学校开设民文课(傣文、景颇文、载瓦文)。  相似文献   

14.
景颇族是一个生活在中国西南边境和缅甸东北部的跨境民族,是东南亚藏缅语民族中的一支,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以云南德宏和缅甸克钦邦景颇族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景颇语使用情况和兼用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对比中国境内和缅甸景颇族的语言活力。  相似文献   

15.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景颇族和傈僳族是受基督教影响很大的民族。景颇族是分布在中国、缅甸和印度三国的跨境民族,傈僳族是生活在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等的跨境民族。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景颇族和傈僳族开始信仰基督教,在传教士的协助下,根据当地景颇语言和傈僳语言的发音,创制了景颇文字和傈僳文字,翻译出版了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和圣经全书。民族文字的创制结束了景颇族和傈僳族没有文字的历史,并沿用至今,增强了民族文化意识以及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还出版了大量民族特色的出版品。  相似文献   

16.
德宏载瓦语判断句分为体词判断句、助词判断句、系词判断句。文章从意义和形式对三种判断句进行描写。  相似文献   

17.
钱文胜同志《它们是前置状语吗》(载《语文知识》1994年11期)一文在指出王燕儒同志《识别多重复句分句的几个误区》(载《语  相似文献   

18.
<正> 什么是“语文”?历来还是有争论的。一般认为,“语”好理解,就是语言。而争论的焦点好象在“文”怎样解释。是文字?是文学?还是文章?张志公同志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说“语文”》(载上海《语文学习》一九七九年第一期)。文章说到这个课程的名称是全国解放前夕叶圣陶同志在华北一次教材会议上提出来的。后来,叶老的《教育书简》(中)在《教育研究》一九七九年第四期上发表了。其中第十九条说到这件事。叶老说:“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 不可偏废,故合而言之。”这就明确地肯定了“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19.
永年  言兼 《神州学人》2001,(5):35-35
德昂族主要生活在我国云南省的西南部,据1990年人口普查,德昂族有15462人,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 德昂族自称“达昂”,旧称“崩龙族”,198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德昂族”。汉晋时的濮人、隋唐时的茫茧、扑子蛮、望苴子蛮与德昂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德昂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不少人能通傣、汉语文。 德昂族团支系不同,服饰也不同。原族名为崩龙族,故有“红崩龙”、“黑崩龙”和“花崩龙”之称。其服饰不仅…  相似文献   

20.
我国操突厥语的民族有七个: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塔尔、撒拉和裕固。总人口约六百多万(1957年)。维吾尔族人口五百多万,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维吾尔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八世纪就有了本民族的文字,使用过的文字有突厥文、回鹘文和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一九五九年进行文字改革,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一九六四年国务院批准推行新维吾尔文。维吾尔语跟同语族的许多语言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