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又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唐宪宗李纯上台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相似文献   

2.
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今广西省柳州市)刺史。  相似文献   

3.
在柳宗元的政治生涯中,与之有直接或间接交往的皇太子共三人.一个是德宗时期的皇太子李诵,就是后来的顺宗;另一个是顺宗时期的皇太子李纯,也就是后来的宪宗;还有一个是宪宗时期的皇太子李恒,即后来的穆宗.史料说明,王叔文集团在德宗朝以私交皇太子李诵起家;在顺宗朝,王叔文秉政,压抑皇太子李纯;在宪宗朝,柳宗元谪居永州初期,继续坚持"君在不事太子"的立场,为王叔文集团压抑太子李纯作辩解;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后期,检讨自己参加王叔文集团压抑太子李纯的错误并表示悔改;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期,又竭力结交和讨好皇太子李恒.柳宗元对皇太子的不同态度及其戏剧性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思想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七七三——八一九),宇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二十一岁中进士,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时期,参加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被任命为尚书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因遭到宦官和旧官僚的疯狂反扑,不到六个月就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未至,再贬永州司马。  相似文献   

5.
唐代中叶,柳宗元、刘禹锡曾经与韩愈进行过一场关于天人关系的大论战。这场论战起源于“永贞革新”。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由盛转衰,柳宗元、刘禹锡和韩愈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唐顺宗李诵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革新集团,柳宗元、刘禹锡是其中的骨干,他们反对保守势力包括宦官  相似文献   

6.
“苛政猛于虎”是孔子的名句,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亦曾引用。部编教材初中第五册中却将“苛政”注解为“苛酷的统治”,笔者认为不确。首先,从《捕蛇者说》的主题来看。“鸣呼!孰知赋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显而易见,柳宗元是写繁重的赋税给老百姓带来的不幸。柳宗元虽然同情老百姓,但是,作为当时统治阶级的一员,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不可能去否定封建制度的统治,“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就已经将这个王叔文改良  相似文献   

7.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为其《愚溪诗》所作的序文。全文凭其一气以贯之的24个“愚”字连缀成文,表面写溪愚、景愚、己愚,实则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激愤之情和“信而被谤”、“忠而见弃”的不平之气,创造出了托物自况、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深远的艺术境界。柳宗元少有大志,早年就“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立志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之民,垂不灭之声”(《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永贞元年(805年),33岁的柳宗元大刀阔斧地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以期大展鸿图,施展抱负,但革新触犯了某些权贵们的权益,王叔文因此被杀,柳宗…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当时贫病交迫,老母病故,居处遭火,加上谤毁兼至,他满怀羞辱、忧惧与悲愤之情,籍山水以排解。西山,化解了柳宗元久解不开的心结,抚慰了一代文士受伤的心灵。柳宗元精神上真正得以解脱,自西山之游始。  相似文献   

9.
张铁夫先生于2001年发表《柳宗元〈谪龙说〉考辨》一文,2005年又出版《柳宗元新论》,就柳宗元《谪龙说》“被緅裘白纹之里”一语提出新义。陈松柏先生《(谪龙说〉“是用来比喻王叔文的”吗-与张铁夫先生商榷》一文,先在2010年第五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布,后收入2011年《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就张铁夫先生的见解提出异议。此文为张铁夫先生对陈松柏先生异议的再回应。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我们透过句句段段、口口声声的“愚”字,读到了作者一腔愤懑和满腹悲情。 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改革而被贬永州,从礼部员外郎降为边远司马,而且是“终身不得量移”!前途何在,出头之日何在?作者反复思量,自己所处的社会并不是什么乱世昏君,而是“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究其原因好像只能是自己“愚”了!  相似文献   

11.
贡贵训 《学语文》2008,(4):21-21
韩愈说柳宗元“俊杰廉悍”,“踔立风发”,“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家”。但由于参加王叔文等人的改革运动失败,走上了流落南荒的放逐之途。“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圣恩倘忽念行苇,十年残踏久已劳”(《寄韦珩》),而恰是仕途的不顺和内心的苦闷促成他在文学创作的丰收。《新唐书·柳宗元传》说他:“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在永州的十年正是柳宗元诗文创作上最多产的时期,其中著名的“永州八记”就是在此地写成。  相似文献   

12.
王叔文贞元十三年就受到时为太子的唐顺宗赏识,之后又通过顺宗结识后来为永贞宰相的韦执谊。柳宗元、吕温等人也通过与王叔文的交往,逐渐进入东宫集团。贞元十九年,永贞革新的主要成员已经围绕顺宗东宫集聚完毕,并在当时形成较大声势。  相似文献   

13.
《江雪》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作者柳宗元,是中唐时期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和诗人。“安史之乱”以后,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推行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他在贬谪期间所作的散文和诗歌,抒写了他的不幸遭遇和对现实的不满,寄托了清峻高洁,深沉感奋的感情,《江雪》就是他这段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中唐杰出诗人、我国著名的法家文学家刘禹锡,是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永贞革新运动的主要骨干谟勒旮镄轮?他大呼猛进,矢志不移,并担任了屯田员外郎和掌管财政大权的判度支盐铁案等重要职务,经常与柳宗元一起,被王叔文引到宫廷里,起草文诰,“与之图议,言无不从”,时称“二王、刘柳”。后来,永贞革新因顽固派宫廷政变阴谋得逞而被  相似文献   

15.
张伟 《天中学刊》2023,(3):92-100
柳宗元的寓言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但并非他所有的寓言都是文学艺术的佳作。《谪龙说》受到学界的关注不多,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作时间、创作意图上,对其艺术性很少关注或干脆不予置评。从内证(文本)和外证(史实)可推知,该文是柳宗元应王叔文的要求,为时居母丧的王叔文提供声援,创作时间大体为永贞元年(805)六月至七月之间,地点在京师。《谪龙说》与时事关系密切,是政治斗争的产物,艺术性不及柳宗元其他寓言作品。由此可知,文学创作固然不能脱离它产生的时代土壤,同时还要考虑“共时性”,否则在当时的历史时空里有存在的必要,离开具体的时空就难以“再创造”,只能成为僵死的古董。  相似文献   

16.
一 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八一九),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受命不于天于其人”的“以民为主”的进步主张使他以行动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永贞(唐顺宗李诵年号)政治革新运动,向擅权的阉宦集团进行坚决斗争。事败,柳宗元于永贞元年乙酉冬,三十三岁盛年,自尚书郎出为邵州刺史,道贬永州司马,至宪宗李纯元和九年甲午十二月,诏追赴都,复出为柳州刺史。居零陵十年,占去他一生四十七岁的四分之一弱。柳宗元在贬官永州的漫长时间里,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 ,他积极参与并领导了“永贞革新”。在革新失败前夕 ,他借给王母写墓志之机热情讴歌革新领袖王叔文。元和十年永贞党人再次遭贬 ,刘禹锡处罚最重 ,远贬播州。其时刘母年事已高 ,承受不了旅途的颠簸劳顿。柳宗元冒着触怒宪宗的危险 ,上奏请求与刘禹锡对调。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前后的表现 ,充分显示出他对革新事业、对同志的忠贞和对朋友深笃的情义 ,展现了率直、果敢的个性  相似文献   

18.
【导读】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因曾做过柳州刺史,所以后人又称“柳柳州”。唐德宗贞元九年中进士。二十六岁,中博学宏词科,任集贤殿正字等职。唐顺宗即位,柳宗元参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被召回长安,又外放为  相似文献   

19.
唐顺宗年间,当时朝中执政的王叔文为了整治腐败的吏(lì)治,大胆提出改革,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也是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后来,"永贞革新"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王叔文被逮捕入狱,柳宗元受到牵连,被贬(biǎn)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由于政治上失意,柳宗元到柳州后,终日郁(yù)郁寡欢,整日闭门谢客,以饮酒吟诗打发日子。空闲时,就教书童柳植写字作诗。柳植是个13岁的少年,聪慧可人,经柳宗元悉心调教,写字作诗进步很快,他模仿主人的笔迹,惟妙惟肖,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因此深得柳宗元的喜爱。这年冬天,地处南国的柳州,陡(dǒu)然下起漫天大雪,霎时,山川尽染,柳州成  相似文献   

20.
<正> 在腐朽的中唐时代,年轻有为的柳宗元曾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的热情和抱负积极投身于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然而,强大的反动势力摧毁了这支新生力量,柳宗元因党连之祸被贬永州,至死未得复任于朝。被贬永州是柳宗元一生重大转折,若说贬前他主要直接从事政治革新运动,被贬后,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他转到了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