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耳闻目睹和耳濡目染是近义成语.本文想将这两个成语作个比较分析.一,产生历史:耳闻目睹:最早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其变式有:耳闻目见(南北朝梁) 目见耳闻(宋) 耳闻眼睹(元) 耳闻目击(明) 目击耳闻(明) 目睹耳闻(清) 耳闻目睹(现代)耳濡目染:最早见于唐·韩愈《清河郡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其变式有:目濡耳染(唐)  相似文献   

2.
1.为了救爱妾而引清兵入关的明末将领为:(1)吴一桂(2)吴二桂(3)吴三桂(4)吴四桂2.承上题,其爱妾是:(1)高圆圆(2)高方方(3)陈方方(4)陈圆圆3.秦二世时,专擅朝政、指鹿为马的是:  相似文献   

3.
鲁人好钓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1) 黄金之钩,错以银碧(2 。 ) 垂翡翠之纶(3) 。其持竿处位(4) 则是,然其得鱼不几矣(5) 。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6) ;事之 急不在辩言(7) 。” (选自《太平御览》【难点注解】 (1) 锻:锻制,打造。 (2) 错:镶嵌。碧:翠绿色的宝石。错  相似文献   

4.
题有三个电阻,其阻值之比R1:R2:R3=3:2:1,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2:3:6 错解:根据I=U/R可知,当电压U一定时,  相似文献   

5.
<正>来稿组成和体例要求1)论文中文标题、英文标题2)中文提要(200字内)、英文提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3)论文正文(3000-8000字)4)注释(1)文中引文或引用观点采用文中夹注。夹注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中文作者用其姓名,英文作者用其姓),并在"参考文献"项列出详尽信息。例如:(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页码)(王佐良,1982:138)或(Newmark,1988:26-33)  相似文献   

6.
一○一 (扌冘) 《方言》卷十:“(扌必)、(扌冘),椎也。南楚凡相椎搏曰(扌必),或曰(扌忽)。沅涌(氵凫)幽之语或曰挡。”《音义》:“(扌冘),都感反,亦音甚。”《笺疏》:“《说文》:(扌冘),深击也。《广雅》:(扌冘),刺也。……(扌冘)通作揕。《燕策》云:臣左手把袖而右手揕其胸。《荆轲传》索隐云:揕,谓以剑刺其胸也。义与(扌冘)亦相近。”  相似文献   

7.
《英语广场》2020,(11):F0002-F0002
来稿组成和体例要求1)论文中文标题、英文标题2)中文摘要(200字内)、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3)论文正文(3000—8000字)4)注释文中引文或引用观点采用文中夹注。夹注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中文作者用其姓名,英文作者用其姓),并在"参考文献"项列出详尽信息。例如:(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页码)(王佐良,1982:138)或(Newmark,1988:26-33)。  相似文献   

8.
《英语广场》2020,(16):2-2
来稿组成和体例要求1)论文中文标题、英文标题2)中文摘要(200字内)、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3)论文正文(4000-10000字)4)注释文中引文或引用观点采用文中夹注。夹注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中文作者用其姓名,英文作者用其姓),并在"参考文献"项列出详尽信息。例如:(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页码)(王佐良,1982:138)或(Newmark,1988:26-33)  相似文献   

9.
鲁人徙越(1)鲁人身(2)善织屦(3),妻善织缟(4),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5),而越人跣(6)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7)。以子之长,游(8)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9)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难点注解】(1)鲁人徙越:鲁人,鲁国人。徙:迁移。越: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浙江一带。(2)身:自己,本人。(3)屦:麻、葛等制鞋的原料。(4)缟:生绢,制帽子的原料。(5)屦为履之也:履,鞋,这里用作动词,做鞋。织屦是为了做鞋穿。(6)跣:赤脚。(7)被发:被同“披”,披散头发。(8)游:游历,这里指到外地谋生。(9)其…  相似文献   

10.
1.他有个高(低)鼻子。误:He has a high(low) nose. 正:He has a big(small) nose. 正:His nose is long(short). 析:汉语中说某人是高(低)鼻子,英语没有此种说法,其正确说法是:a big(small)nose或者along(short)nose。2.有人在等你。  相似文献   

11.
<正>来稿组成和体例要求1)论文中文标题、英文标题2)中文提要(200字内)、英文提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3)论文正文(3000-8000字)4)注释(1)文中引文或引用观点采用文中夹注。夹注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中文作者用其姓名,英文作者用其姓),并在"参考文献"项列出详尽信息。例如:(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页码)(王佐良,1982:138)或(Newmark,1988:26-33)(作者姓/名,年代)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信箱     
问:请区别下列几组近义词:①②) (吉林通榆十一中倪辑) 答:①中的四个词根据其词义可从“短”到“长”排列为: (周期,时期)- (时代)- (世纪)-(纪元),但又都可以表示“时代”、“时期”,构成近义词,如: (繁盛时期), (<植物>休  相似文献   

13.
品悟经典     
<正>[原文]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鲜(2),而好犯上者,鲜(3)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3)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4),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有若,字子有。(2)弟:即"悌"(tì),敬重兄长。(3)鲜:少。(4)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  相似文献   

14.
<正>来稿组成和体例要求1)论文中文标题、英文标题2)中文提要(200字内)、英文提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3)论文正文(3000-8000字)4)注释(1)文中引文或引用观点采用文中夹注。夹注可采用以下几种形式(中文作者用其姓名,英文作者用其姓),并在"参考文献"项列出详尽信息。例如:(作者姓/名,年代:原文页码)(王佐良,1982:138)或(Newmark,1988:26-33)(作者姓/名,年代)  相似文献   

15.
建议一个新的应变强度表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弹塑性理论中,伊留申提出全量形的小弹塑性变形的本构关系,其定义用主应力表示的应力强度为: 1口.-一丁干井 下2杯(a;一aZ)’+(。2一a3)’+(a3一a;)2 (1)相应的用主应变表示的应变强度为:·:一粤杯(一)2+(一,2+(一几1,2 (2)在单一曲线假设下,应力强度和应变强度的本构关系是: 。‘~3G£‘〔1一。(。:)〕(3) 按伊留申理论,总应变强度。‘可分为弹性衅和塑性。于两部分,而且其表达式分别为·:一粤、(·:一:)2一卜(·:一:)2+(·;一、。2- (4)·:一夸杯(·:一:)2一卜‘·:一:)2十(·:一:)2并且认为,两者是可加的,即 ‘、二“厂一卜“尹(5)这…  相似文献   

16.
1 根据下列药物的化学结构式写出其药名及主要临床用途部分答案( 1)药名:卡铂或碳铂主要临床用途:抗肿瘤( 2 )药名:双氯芬酸钠或双氯灭痛主要临床用途:解热,消炎,镇痛( 3)药名:塞替哌主要临床用途:抗肿瘤(4 )药名:盐酸苯海拉明主要临床用途:抗过敏( 5 )药名:环磷酰胺或癌得星主要临床用途:抗肿瘤( 6 )药名:吡拉西坦或脑复康主要临床用途:中枢兴奋药或促智( 7)药名:青霉素或苄青霉素主要临床用途:抗菌( 8)药名:雌二醇主要临床用途:卵巢功能不全或雌激素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 9)药名:硝酸异山梨酯主要临床用途:抗心绞痛( 10 )药名:环丙沙星或…  相似文献   

17.
0.1现代汉语里具有后附性能的虚语素“着”,其附着对象主要有三种:动词、形容词、名词,如: A、动词+着:笑着抚摸着挂着冲击着 B、形容词+着:红着(脸) 瘪着(咀) 歪着(头) 皱着(眉) C、名词+着:标志着(新纪元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元代著名诗人、方外之士张雨,关于其生卒年岁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生年有两种说法,即至元十四年(1277年)、至元二十年(1283年)。关于其卒年,有五种说法:至正六年(1346年)、至正八年(1348年)、至正九年(1349年)、至正十年(1350年)、至正十二年(1352年)。现经考证,张雨生卒年可推定为:生于至元二十年,卒于至正十年(1283~1350年),享年68岁。张雨号"句曲外史"的得名缘由概有三说,经考辨:其是以陶弘景自况也。  相似文献   

19.
曲突徙薪班固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1),傍(2)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3)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4)。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5),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6)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7)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8)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9)而请之。(选自《汉书·霍光传》)【难点注解】(1)突:烟囱。(2)傍(p1ng):通“旁”。(3)俄而:不久。(4)息:通“熄”,灭,这里指扑灭。(5)上行(h1ng):上座。(6)录:邀请。(7)乡:通“向”,当初…  相似文献   

20.
一、之1、代词1)代人,表示:他(她)。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2)代事,表示:它(它们)。例: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3)指代,表示:这。例:故为之说。《捕蛇者说》2、结构助词放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的”或不译。例: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3、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例:久之,目似瞑。《狼》4、动词作谓语,表示:到、往。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其1、代词1)人称代词,表示:他(们)的,它(们)的。例:其乡人曰。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捕蛇者说》2)指示代词,表示:那、其中的。例:专其利三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