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闻媒介中经济宣传的地位越来越显著。不论是日报还是晚报,经济报道的分量都大大加强。也许可以这样说,一张报纸的可读性,在相当程度上要看经济报道搞得是否出色。羊城晚报作为中共广东省委直接领导的一张党报,它的任务与机关报的日报不同,与作为日报补充的晚报也不尽相同。怎样把羊城晚报办得既不同于日报,又有别于其它兄弟晚报,使它具有“两栖功能”,是几年来探索的课题。在报纸宣传中占重要位  相似文献   

2.
晚报作为一个地区的一张单独的报纸,凡是当地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或重大战役性报道,晚报记者都会不甘日报记者之后加以报道,宣传部也都要召集晚报作统一部署,而新华社播发的重要新闻,晚报更是不能漏掉。如此一来,晚报上出现与日报相重的新闻就势所难免。 对“相重新闻”的处理方法,晚报界人士普遍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作为日报“补充”的晚报.对日报已经报道过的新闻事件不能重复报道:持另一种观点的人士则坚持对日报登过的新闻一概  相似文献   

3.
《羊城晚报》的头版,在全国新闻界中是有些名气的。《羊城晚报》每日发行量在一百六十万份以上,居全国晚报之首,在省市级报纸中它所拥有的读者亦是最多的。不少读者认为,如今的《羊城晚报》四个版中最虎虎有生气的是头版,《羊城晚报》的头版新闻信息量大,可读性强,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不独广州人爱看它,其它省市的读者亦常从中得到有益的信息和启示。一张报纸,能以头版新闻打响,这不仅在晚报之中属难能可贵,在日报中也是不太多见的。最近,我们助教进修班师生  相似文献   

4.
晚报品味     
如果把日报比作人们每日不可或缺的一顿正餐的话,晚报,恰似一碟异香扑鼻别具特色的风味菜肴。如果说日报理当扬长避短,办出日报特色的话,晚报亦应避短扬长,办出晚报味儿。特色即生命。风味即魅力。笔者读报多年,仔细咀嚼,品出晚报有以下五味: 一日社会味。所谓社会味,是与日报“政治味”和“经济味”相对而言。晚报,当然也有政治,也有经济,但作为一张“主要供自费订报的寻常百姓茶余饭后阅读”的  相似文献   

5.
评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报办日报和晚报早出,是中国晚报界的两大新景观。如何看待这种变化呢?一晚报办日报始于兰州晚报,至今已有5家晚报生出了日报。办日报的晚报都是机关报晚报。中国141家晚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机关报,在兰州晚报撤离之前,约有22家;二是日报办的子报,多达110家;三是独立的晚报(晚报界有人称之为纯晚报),仅有寥寥数家,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即是其佼佼者。如果从报纸的定位来说,后两者其实同属一类。中国的大多数晚报是以“日报的补充”面目出现的。本来,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报纸,凡是有新闻价值的新闻都可以也应该刊发,…  相似文献   

6.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地市级晚报,是以社会新闻和舆论监督起家的。这是晚报的传统优势项目和看家本领。在目前的地市级报社中,大多是一张日报办一张子报(晚报)的格局,许多晚报也就很少做或有意识地淡化时政报道,认为那是日报的事儿,搞得不好一是重复二是挤占有限的版面,晚报就是要主打社会新闻,把这个搞好就行了。  相似文献   

7.
按照晚报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晚报可分为三种类型:纯晚报(如《羊城晚报》)、日报办的晚报(如北京日报办的《北京晚报》),机关报晚报。机关报晚报已有近50家。泉州晚报即属于此类晚报。 有人认为,机关报晚报既不像机关报,又不像晚报,不伦不类。我们则以为,赋予晚报以机关报的任务,是新闻界的一大改革。融机关报和晚报于一体,办一张既有别于机关报又不同于纯晚报的独具特色的机关报晚报,是我们泉州晚报10年来致力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晚报的经济报道,不同于一般日报,它应突出可读性、生活化的特色,其硬新闻的软处理和软新闻水平的提高,是增加经济报道的可读性,贴近群众生活的有效方法。因此,从经济生活中抓住社会新闻,应是晚报经济记者应具备的一种思维定式。就经济报道的本身特点来说,点和面的结合是突出晚报经济报道特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安晚报西安日报从今年二月一日起改刊为西安晚报,仍由中共西安市委领导。西安晚报还担负原来日报的报道任务。它要刊登省委和市委的指示和决定,并经常刊登人民日报和陕西日报的重要社论,并且配合西安市重大事件和有关典型报道发表自己的社论。同时,也广泛地报道西安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10.
一、所谓“宋代的晚报” 中国的晚报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有人竟把它追溯到宋代。兹将原文摘录于下: 据王士祯《池北偶谈》的记载,《邸报》到了 宋代分为《朝报》和《晚帖》。我们如果把《朝报》 比作今天的日报,那么《晚帖》就像现在的晚报。……《晚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晚报了。 —一陈华新《中国晚报史话》刊于1962年 10月1日《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11.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晚报面临着日报的强劲挑战。如何应对日报的竞争,是晚报人必须努力探索的时代课题。出于研究当代中国报业的需要,笔者3月21日在广东省文化厅采访了曹淳亮厅长。这位当年的羊城晚报总编辑、社长(1994年3月至2000年2月在任),详细阐述了他对晚报存亡的战  相似文献   

12.
从全国范围看,当今晚报有三大类型;第一种是纯晚报,如北京晚报、羊城晚报、新民晚报等。这类晚报具有高层次、大跨度、多方位的特点,和当地同级日报相比,起码是并驾齐驱;第二种是一级党委按机关报办起来的晚报,如兰州晚报、郑州晚报、福州晚报等。这类晚报的头版体现着机关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报纸的第一版是“当家版”,它最能体现一张报纸的风格特点,处理起来相对而言也最为困难。“窥一斑(版)而知全豹(报)”这话虽有偏颇之嫌但也不无道理。 将《钱江晚报》和《新民晚报》、《羊城晚报》作比较,可以看出,三家晚报都具有同日报打“时间差”的优势,都准备面对各个年龄段各阶层的广大读者。因此,三家在新闻性、社会  相似文献   

14.
天津晚报是在天津市委领导下的一张四开四版的报纸,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城市居民。它和天津日报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根据党的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认真地、正确地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但是,由于读者对象和日报不完全相同,因此,它必须具有与日报不同的特点,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和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天津晚报一直把自己作为天津日报的补充和助手。我们根据读者的需要,面向城市公社社员、家庭妇女、青年和中小企业的职工,着重报道群众的活动,多写群众的思想,并对城市居  相似文献   

15.
尽管晚报是日报管辖下的一张子报,但它毕竟不同于日报.它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要和生活贴得更近一些。让读者感觉更亲切一些,在内容上更灵活一些。但是,正因为如此,晚报副刊在把关上就要比日报的难度更大一些.过于严格则失去晚报的特色,过于宽泛则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如何把好晚报副刊的政治关,使之活而不乱。宽而不泛,是我们办好晚报副刊,赢得读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晚报和日报,读者对象不尽相同,所以办报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大河报》作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张省级晚报,是《河南日报》的补充和延伸,所以对时事版确定了“大事不漏,要事不繁,突出国内,围绕经济,辅以服务性、实用性、可  相似文献   

17.
热,热,热“秋老虎”羊城施威这是1990年9月2日《羊城晚报》推出的“金羊杯短新闻”征文的一条消息标题。远离羊城的笔者,在这醒目的标题下寻找“纳凉”的好去处,禁不住拍案叫绝,一口气读了数遍。今天重读《热》稿,细细品味,方才悟出羊城晚报在新闻改革中所付出的一番苦心。第一招“趣”中有“导”。舆论应是读者心理与情绪的外露,把握舆论走向,是新闻媒介传播信息之目。晚报同日报一样,通过报道客观事实,阐述党的主张,引导读者认识客观世界,只是晚报在满足读者群的需要,反映社会生活主流,时代精神方面体现出——“趣”中有“导”的鲜明特色。以《热》稿为例,“趣”就“趣”在它挤  相似文献   

18.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达州晚报》于 2001年元旦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达州晚报》作为《达州日报》的子报,由《达州日报》社主管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达州晚报》出周六刊,四开 16版。目前暂出周四刊,四开 12版。   《达州晚报》作为川东北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晚报,确定了将《达州晚报》办成一张“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市民化晚报,力求成为广大读者“居家的顾问、生活的朋友、人生的向导、工作的帮手”。 《达州晚报》元旦创刊@刘秀品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世界日报发行量前100名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些丝塑燮丝燮丝些些丝竺些塑些坐燮坐鲤丝些塑塑塑竺竺里丝兰燮塑竺竺鱼坐塑塑丝坐丝竺些竺丝丝竺竺塑塑606竿报纸名称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中日新闻图片报太阳报.考消息产经新闻东京体育报印度时报每日邮报朝鲜日报今日美国觉悟日报中央日报华尔街日报东亚日报人民日报体育日本报北海道新闻日本体育报扬子晚报每日镜报现代日报广州日报富士晚报静岗新闻帕斯卡日报南方都市报产经体育报羊城晚报美丽马拉雅拉报泰国单报和气新闻纽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齐.晚报处天都市报喜欢市场报古吉拉特报印度徒报西日本新闻新民晚报体育…  相似文献   

20.
概括地说,晚报、日报的经济新闻存在“六异四同”。“六异”分别是: 角度大小。晚报经济新闻的角度比较小、比较巧。经过晚报老报人的多年苦心经营,它形成了鲜明的选材裁剪角度;近年来它又不断得到反思升华。晚报经济新闻的角度在这样五对关系上有所倾斜:经济工作角度与经济生活角度;生产角度与消费角度;领导角度与群众角度;长远角度与当前角度;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即一般把后一角度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