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从文30年代创作最为丰盛,此时期对于沈从文来说是一个极富独特文学意味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学生涯的高峰期与转折期。在这一时期,他逐渐地摆脱了初期的幼稚,其创作变得较为成熟,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与此同时,在文学批评方面他也作出了不小贡献,创作出一大批有影响的书评文章。书评创作作为沈从文30年代创作的组成部分,生动反映了其在特殊时代背景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个性、鲜明的作品特点以及特定的文化审美价值,体现出他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接下来文章就试着通过对沈从文30年代的书评创作文本分析探究其中隐含着的作者独特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是伟大的作家,他在文学批评方面也有所贡献。从文学观看,沈从文坚持的是文学的审美特性和独立品格;从批评方法看,沈从文注重对作家创作风格的把握,并用比较的方法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从批评态度看,沈从文提倡诚实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理论上说 ,小说叙事方式体现着作家对作品所要展现的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 ,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信码。本文即想从这一角度探讨沈从文小说叙事模式与其自我定位的关系。本文认为在沈从文创作总体构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都市生命世界”与“湘西乡村世界”实质上是沈从文认知中“自我与他者”模式在文学上的反映。自认为“乡下人”的沈从文以“湘西”为参照物 (“他者” )展开他对“都市”也即他理解的“现代文明”(“自我” )的批判 ,而这造成了他在湘西题材小说中选择“说———听”叙事框架和客观化叙事的追求 ,产生小说叙事模式的矛盾 ,并进而影响都市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是一个具有浓重女性情结的作家,他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美与善的化身,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具一格的。首先,分析沈从文作品中被忽略的女性视角,并究其原因;其次,探讨其前后期作品中女性视角的不同体现,从尊重女性情感的表达与抒发、对女性悲苦命运的观照与同情发展到后期作品中女性形象体现出的感性、灵性、人性,彰显出作品中渗透出的沈从文对女性有种独特的见解与感知;最后,分析其女性视角形成的原因,与其成长的地理环境、家庭的影响和受文化思潮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本文旨在女性视角的观照下,对沈从文笔下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是作家人性探索的一种文学上的具象化过程。沈从文依据自我对乡村与都市生活的体验,通过两种对立的生命形式——乡村与都市人生的比较,得出自己独特的价值判断。可以说,城乡两种人生的冲突,是沈从文所有作品的宏观的结构形式,这抑或是人们的共识。尽管沈从文的都市小说在数量上占全部作品的比例甚为可观,在人生与社会价值的评价与意义的把握上的份量甚重,但通常,进入研究者视野之中的,却基本上是沈从文的乡土小说,这种情形并非出自研究者的误解,而恰恰是沈从文小说,尤其是其都市小说文化上的特性所致。本文便旨在对此进行讨论,并企图以作家独特的文化品格进入对作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试论沈从文自我定位对其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论上说,小说叙事方式体现着作家对作品所要展现的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信码。本文即想从这一角度探讨沈从文小说叙事模式与其自我定位的关系。本文认为在沈从文创作总体构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都市生命世界”与“湘西乡村世界”实质上是沈从文认知中“自我与他者”模式在文学上的反映。自认为“乡下人”的沈从文以“湘西”为参照物(“他者”)展开他对“都市”也即他理解的“现代文明”(“自我”)的批判,而这造成了他在湘西题材小说中选择“说——听”叙事框架和客观化叙事的追求,产生小说叙事模式的矛盾,并进而影响都市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海内外掀起一股“沈从文热”。如何公正全面地评价沈从文。沈从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应占怎样的地位,已成为文学研究的一大课题。不少评论家给沈从文以高度评价,如美国汉学家金介甫说:“如果要举出几位新小说的主要作家,30年代中期的许多文学爱好者会这样说:‘第一是鲁迅,第二便是沈从文’。这两位作家的名字在此前后都不曾被相提并论,但在那个历史时期,不管是在卓越的艺术才华上,还是用来把握20世纪  相似文献   

8.
草明是中国当代文学写工业题材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文学活动分为东北和北京两个时期,写下了《火车头》、《乘风破浪》、《神州儿女》等重要作品。草明的小说注重塑造高大的主人公形象,注重探讨现代化管理问题,她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一些有关工作、思想、形势的说教,这成为草明作品的一些固定模式。  相似文献   

9.
1 复习的范围和要求 从总体上说,通过基本教材和电视授课所体现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都是期末复习的范围。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隋唐五代、宋辽金文学发展的基本知识;二是这时期文学史上的重点学习作品;三是对这时期的重要的文学现象、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部分重点学习作品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受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作家评价不一。沈从文"文体作家"的称谓在不同时期内涵不同,褒贬不一。这充分说明了文学活动在读者接受并作出反应后才告结束。但文学毕竟是一项独立的艺术活动,对之最终的评价标准是符合艺术规律的。  相似文献   

11.
对蒙古族作家萧乾来说,他在文学道路上的成长是与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倾心指导分不开的,对于萧乾亦师亦友的沈从文不仅在文学表现技巧上给予悉心传授,搭建了重要的文学平台,而且在文学创作思想观念上也给予了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生活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是中、日两国最具代表性的近现代作家之一。时代的剧变使生活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的两位作家对"现代性"有较深的本质性感受。反映在文学中,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文学均表现了较多的"现代性"特征。对沈从文与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现代性"进行比较分析,是深入了解和把握中、日两国近现代作家的文学共性的重要钥匙。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的写作是出于一种对生命永生的渴求和民族重建的愿望,这与五四时期提倡文学的主体性和启蒙功能是相契合的。沈从文受五四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他对理想人性的追寻、对民族品格的重塑,以及对五四知识分子那份天真与勇敢的向往。对沈从文而言,启蒙是通过其笔下的生命形态得以呈现和抵达的,同时也蕴藉着作家的思想困境。  相似文献   

14.
<正>一、研究城乡冲突的意义沈从文是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早期的沈从文研究主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以沈从文早年的创作和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认为沈从文的作品缺乏斗争性和思想性,是空虚无聊的作品,尤其是对他的爱情作品中性的描写持批判态度。当代的沈从文研究更多的关注其乡村题材的作品,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的研究成为热点,同时注重沈从文作品的比较研究,尤其是将沈从文的作品与外国作家相比较。在此,笔者  相似文献   

15.
胡立后 《文教资料》2011,(36):84-86
20世纪是中外思想文化激烈碰撞时期.沈从文虽是“乡土派”作家,也受到希伯来文化传统的影响.尤其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受到《雅歌》的影响。本文主要在细读作品的基础上,从牧歌文体、性爱书写、爱欲主题与拯救模式等方面探索《雅歌》对沈从文创作的影响.以及深层的精神资源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沈从文文学世界入手,探讨了沈从文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想,以期实现进一步认识这位作家之愿望。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沈从文有意识地实践着各种文体形式,尤其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独创性。在其作品论中,大量色彩鲜明的文学词语以及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本呈现出不同于一般文学批评文本的面貌,形成沈从文独特的语体风格。另一方面,沈从文对现代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文体层面的评价,表现出对文体方面的高度重视。批评的文体和文体的批评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学批评有关文体特征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侧面,两者从同一个出发点分别指向主体和客体,构成了沈从文文学批评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一直在影响着目前文学的发展.其凭借着独特的地理视域对作家的创作风格,心路历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重构,为读者贡献了更为细致的地理空间思维,并将一部作品或一位作家更加饱满和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本文试图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角度来分析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地理空间构造.沈从文在《边城》中用了大量笔墨来...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简介沈从文(1902-1988),出生于湖南省湘西地区凤凰县,他祖父曾任清朝贵州提督。沈从文在湘西度过了童年。1922年进京,先在北大旁听,同时试着写作。他与郁达夫、胡也频、丁玲等交往密切,并开始发表作品后来,他又接办《大公报》文艺副刊,团结了大批知名作家,形成京派作家群,在当时造成不小的影响。沈从文的绝大多数作品,包括《边城》,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奠定了沈从文的现代著名作家的地位。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回到湘西家乡,后又到西南联大任教,这一时期他开始搞文学研究,作品很少。1946年回北京任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正> 作家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又是文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虽不等同于文学研究,但又与文学研究密不可分。 作家之所以称为“作家”,是因为他写有作品,所以作家离不开作品。而作家要写作品,又总要表现一定的社会生活,因而作家又离不开现实。作家创作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看,使读者得到教益,得到美的享受,因而作家离不开读者。因此,研究作家离不开研究作品、研究现实、研究读者。在这点上说,作家研究是与对文学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思考紧密相关的。但作家毕竟是整个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