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数量短语+竟+动"句式中,当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完成了时,"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小量;当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未完成时,"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大量.在"数量短语+竟+形"句式中,如果"竟"后接的形容词部分的含义为肯定正方向形容词的,则"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小量;如果"竟"后接的形容词部分的含义为否定正方向形容词或肯定负方向形容词的,则"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大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试图探讨“大约”和数量短语连用的一些规律,着重根据估计者主观把握度的大小和委婉语气的强弱分析了“大约”与数量短语连用的单纯形式和复杂形式以及某些特定形式。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讨论“大约”和单纯与复杂的数量短语连用,第二部分讨论和表概数的数量短语连用,第三部分讨论和表数量概念的短语连用。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共时考察中发现:"连连"是反映动作行为发生的短时高频率副词。语义可指向数量短语,也可指向动词谓语,或同时指向数量短语和动词谓语。其语义特征可描述为:[+频率][+反复][+持续][+间隔][+短时]。分布上,"连连"不受动词音节的限制,可修饰动宾短语。修饰准动宾短语时,数量短语一般倾向是个约量。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的"V+得+时量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汉语学界,对于"V 得 时量短语"格式几乎未有专门的讨论, 通常只是将它作为"V 得 数量短语"的一个部分,而"V 得 数量短语"格式又仅仅作为"V 得 O"的一个表现形式被提及,同样不被重视.我们依据<敦煌变文集>、<祖堂集>、<景德传灯录>、< 五灯会元>、<朱子语类>前五十卷等相关语料,结合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考察唐宋时期的"V 得 数量短语"与"V 得 时量短语"的用例、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和功能,同时探讨"V 得 时量短语" 、与"V (了) 时量短语 了"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三段六步"教学法中,"三段"是指每节课教学实施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六步"是指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六个基本环节。合作探究是"三段六步"教学法的有效载体,也是"三段六步"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教师要深刻理解合作探究学习的实质,切实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精心选择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要求教师课前要认真预设,课中要随时调查,课后要及时检测,掌握动态学情,切实加强对合作探究学习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分析了"V (了) 他 数量短语"这一结构格式内部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其不同主要是由"V"的性质以及数量短语的特点引起的.本文试用"V"的价以及结构中"他"的实指和虚指来对这一结构做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7.
从语义指向看,"数量+NP1(和)NP2"结构存在数量单指NP1、复指NP1和NP2、综指"NP1(和)NP2"三种情况。本文讨论数量综指"NP1(和)NP2"时对并列名词短语"NP1(和)NP2"的要求。通过考察我们发现,数量结构综指时,首先要求NP1和NP2满足"同量化组合"与"共量化表达";此外,对其结构形式与语义也有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8.
拉祜语是量词丰富的语言。数量短语具有强制性、单用性、焦点化等特点。通过对数词和量词的结合、数量短语与各词类的结合、数量短语变式调量功能等特点的分析,论述拉祜语数量短语的类型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北部吴语富阳话中四类名词性短语在独用或者被修饰时的指称特点,包括名词短语,量名短语,数量短语和指示词短语。首先,富阳话的普通名词,无论是否有修饰语,都只能表示类指或通指,而没有定指和不定指等个体指用法。其次,富阳话需要借助量词来表示个体指,只有量名短语才可以表示无定或有定,其中当有修饰语时,量名短语只能为有定。数量短语是强无定性的表达,一般不受关系从句等修饰语的修饰,但是概数词"两几"是个例外,它可以有定指的用法。指示词短语是一种有定表达,但富阳话没有"关内式"关系从句,只有"关外式",即关系从句只能出现在指示词左侧,这与富阳话的光杆名词的语义制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中,数词或数量短语后常与方位词"左右""上下"组合表概数,构成"X+左右/上下"的估量结构。学界多囿于整体纵观概数助词之研究范式,较少就"左右"与"上下"表概数进行单独对比探究。基于CCL语料库,以概数义之演变、语义、句法角度对二者异同深入探析,可见"左右"和"上下"表概数均由空间域投射数量域,然"左右"表概数远早于"上下",且"左右"于语义、句法范围较之"上下"亦略大。  相似文献   

11.
《老乞大》作为中国明朝时期朝鲜人学习中国语言的教材,其各种数量短语的运用十分广泛。同时又富有当时口语的时代特征。通过研究《老乞大》中数量短语的使用,对近代汉语中数量短语的词武特点加以探索分析,从而进一步了解近代汉语口语特点。通过对《老乞大》中数量短语统计、组合形式、语法功能和语法特征研究,了解《老乞大》的数量短语特点。  相似文献   

12.
作文范围一、用三个形容词概括你自己,并对每个形容词进行具体说明和论证。要求: 1、必须是三个形容词,不是短语,也不是句子。 2、在具体说明论证时,应首先分析这三个形容词之间的关系,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 3、注意合理安排各层次之间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主体论证段,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凸显层次感,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议论文出彩与否与标题、开头和结尾有关,更与主体论证段密切相关.作者的议论能力主要体现在主体段上.本文通过对学生写好议论文的主体论证段训练方法的探究归纳,帮助学生写好议论文主体论证段,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期罗素对杜威"逻辑"的批评,在今天体现着学术界对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教育的一种分歧,即,教人论证,还是教人探究?本文从"克里福德原则"引入在早期分析哲学家中流行的一种论证观念,进而考察罗素与杜威关于"探究"观念的著名争议及其"无果而终"的尴尬结局。借助于当代教育思想家图尔敏的广义论证观念,重新审视杜威的"探究理论",可以澄清罗素对于杜威的批评何以是一种方法论上的(而非只是文本上的)误解。本文在教育哲学上的结论并非"要么论证要么探究",因为当我们坚持从广义上理解"论证"一词时,"教人论证"与"教人探究"实乃可以彼此沟通与转化的教育目标;但从语用修辞上看,由于"探究"一词强调参与论证之人要从生动的经验中发现问题并在开放的经验中探索问题解决之道,它有助于防止或纠正教师和学生把论证狭隘地理解为语言诡辩或文本游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现代汉语多项定语类型、表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限制性定语排列顺序、描述性定语排列顺序、定类性定语排列顺序、"的"隐现问题等进行研究。研究显示:顺序排列的过程中主要是依照时空范围性定语、领属范围性定语、数量范围性定语顺序对限制性定语进行排序;在环境基础上依照主谓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其他描述性短语对描述性定语进行排序;依照距离原则对定类型定语进行排序。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职高考作文受"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影响,以广东近三年的"3+证书"高职类高考作文为素材,用"分析性写作"的思维模式进行写作探究,从审题立意、论证材料、论证结构上,帮助学生更好体验写作。  相似文献   

17.
"探究性阅读教学"这一短语中,教学是核心词,阅读是教学的对象,探究是教学的方式,整个短语的意思是用探究的方式教学生学习阅读。  相似文献   

18.
借鉴Pesetsky的短语移位研究并参照Chomsky和Radford提出的最近吸引经济原则,wh移位可以分解为显性wh短语移位、隐性wh短语移位和wh特征移位。这三种wh移位的互为作用能在句法层面上对多元wh问句中的"优势效应"和"优势违背"现象予以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三段四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将较复杂多变的语文教学过程分解成清晰简单的"三段四步"。"三段"指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合作探究和课后的拓展延伸;"四步"指课堂学习的亮点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归纳提升。一、课前预习1.制定预习方案教师认真解读新课内容,并确定三维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课前预习方案,明确预习的基本内容,并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以此了解学生对新课内容  相似文献   

20.
"X比Y还W"格式的语义类型及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比Y还W"格式的语义类型可分为五种,其语义结构在前提句,"比Y"短语的省略,重音位置和W后的数量短语性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根据"还"在格式中的语义,可将它分化为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