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浩然诗歌具有很深的《诗歌》情结,诗人对《诗经》精神的接受主要体现在“词汇多用”、“典故活用”、“比兴巧用”等三个方面,故而形成了其诗歌清淡中蕴古朴、自然中涵雅致的审美风格与艺术境界。孟浩然钟情于《诗经》精神,一则由于其家庭素有“重儒风”、崇《诗》《礼》的优良传统;一则由于其时代重视《诗经》教育的因素。诗人如此钟情《诗经》,古为今用,故而造就出自己山水田园诗别具精神与风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孟浩然诗歌具有很深的《诗经》情结,诗人对《诗经》精神的接受主要体现在“词汇多用”、“典故活用”、“比兴巧用”、“风格化用”等四个方面,故而形成了其诗歌清淡中蕴古朴、自然中涵雅致的审美风格与艺术境界.孟浩然钟情于《诗经》精神,一则由于其家庭素有“重儒风”、崇《诗》《礼》的优良传统;一则由于其时代重视《诗经》教育的因素.诗人如此钟情《诗经》,古为今用,故而造就出自己山水田园诗别具精神与风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具有高度的艺术水平,给我国后代的文学以巨大的影响。本文是在拙作《(诗经)修辞手法举隅》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了《诗经》中若干种修辞格,并各举例说明。目的在使读者对《诗经》的艺术特色,能够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呼告 话中撇开了对话的听者或读者,突然直呼话中的人或物来说话的,叫做呼告。它产生于情感剧烈时,不知不觉对不在面前的人或物以呼号告语的口气和它讲话。往往采取将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的形式。《诗经》中有些篇章,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如下例: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对我国文学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故而很多学者对其诗篇深究不已,对《诗经》的解释,一是以礼说《诗经》,一是以诗释《诗经》,这里谈谈以诗释《诗经》。以诗释《诗经》就是视《诗经》为文学作品,如同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它是既要谈其诗的思想性,又要感悟诗的艺术美。而与之相应的是以礼说《诗经》,即是用礼仪礼制解释《诗经》中相关的诗篇,用产生《诗经》的那个时代的礼仪制诠释《诗经》中含礼之诗,这对于诗的解释来说似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诗释《诗经》似乎显得合乎规范和常理,解…  相似文献   

5.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比喻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借代和比喻作为两种修辞手法,在本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现就分析“狐”使用的文化现象和借代的形成与比喻的特点,看《诗经·卫风·有狐》采用的借代用法。  相似文献   

6.
赋、比、兴是《诗经》最基本、最成熟的表现手法,它们增添了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韵味。赋,在铺陈排比中直接叙事抒情;比,主要指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形象的描摹中抒发情感;兴,是诗歌开头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形式和作用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7.
比喻是《诗经》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之一,它的运用增强了《诗经》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而《诗经》比喻的运用多数是通过使用喻词"如"来实现的。本文通过研究《诗经》中"如"字使用的情况,来分析"如"字的古今义变化,以便把握《诗经》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8.
意象在诗歌审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诗歌审美中源远流长。《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本文就意象、《诗经》中的审美意象,以及自《诗经》以来一代又一代的诗人诗作对《诗经》中意象的不断继承、补充与完善进行一点探索。  相似文献   

9.
二千五百年前,《诗经》的出现,使伟大的中华民族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光彩象晴空的丽日,照耀着后世诗坛。从此,“风雅比兴”成为“百世楷模”。《诗经》给予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它的真朴深厚的思想感情和现实主义精神;赋、比、兴等写作及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重章叠句、倡和、和声等结构形式的大量运用等等。这些要全部论及,内容繁博,篇幅过长,不是本文所概括得了的,现仅就重章叠句在《诗经》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思想以至于形式都是我们学习的基础。作者主要通过对《诗经》中诗歌题目的某一类型来进行分析和考论.意在通过“采X”类诗歌的内容和命题特点的考察和总结,从而进一步来学习《诗经》中“采x”类诗歌的命题规律。希望能从《诗经》诗歌的命题角度对《诗经》的认识和研究有一个新的进展,也希望对有关学者研究《诗经》提供一个基础性的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11.
赋、比、兴是《诗经》独特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诗经》的许多篇章中都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同时赋、比、兴也体现了《诗经》的诗歌艺术,对构造诗歌意象、创造诗歌意境、表达诗人情感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代诗话特别关注《诗经》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诗经》在宋代的接受情况,对今天《诗经》研究的深入,都很有意义。宋代诗话论叙了《诗经》对后世的影响,借《诗经》为证探讨了诗歌的社会功用和表现方法,阐述了儒家的传统审美思想、诗歌风格、学诗途径以及诗“六义”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善于"引用"是《世说新语》一种主要的修辞手法,其中对《诗经》的引用量大且效果极佳,通过对《世说新语》引用《诗经》的典故分析,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典与他的政治思想、身份地位和个人爱好有关。《世说新语》用各种方式引用《诗经》,使这部志人小说充满了诗意,增强了美感。  相似文献   

14.
以“诗”证《诗》是《诗经》评点的方式。这种方式以后代诗歌与《诗经》诗篇进行比较或印证。它不仅用于解释诗义,分析诗歌风格,还从诗歌的历史发展的视角寻找《诗经》与后代诗歌之间的联系。它不仅易于评点者传达其审美感受,还可指点读者理解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5.
《诗经》大小《雅》的文学价值在现代诗经学史上一度受到忽视。通过对大小《雅》相关篇章的分析,可以看出:《诗经》大小《雅》不但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达到了当时诗歌艺术的最高水平,而且中国古典诗歌的两种主要形态——叙事诗歌和抒情诗歌在大小《雅》中都已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发展。这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艺术表现手法的角度总结历代学对《诗经》“比”法的理解;又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诗经》中的类型;最后讨论“比”在《诗经》中灵活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诗经》中的“词头”这一语言现象,历来有多种解释方法。《诗经》中的大部分诗歌是对《诗经》时代民歌的记录整理,具有民歌的特色,从民歌的特点出发,可以对《诗经》中的“词头”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性文化的大成之作。在《诗经》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诗歌的流变,理清中国诗歌的性质。文章借助《诗经》文本,通过中国诗学理论来厘定中国早期诗歌的性质。这既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的诗性文化特征以及《诗经》本身,并且还将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文学与哲学及宗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中部分诗歌为女性所作,它们是研究文学萌芽时期女性作品的宝贵资料。但鉴于《诗经》中大多诗篇的作者并无可考,今人只能从诗作本身判断其作者是否为女性,并将此类诗歌定名为“女性口吻诗歌”,以区别现已通用“女性诗歌”之概念。以诗歌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诗中所用的词汇等判定《诗经》中的女性口吻诗歌,并兼及其在《诗经》各部分的分布。  相似文献   

20.
章文 《初中生之友》2009,(11):38-39
四言诗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诗经》的四言诗,《楚辞》的骚体诗,汉乐府和魏晋的四言、五言诗。是唐代以前的三种诗歌样式。《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