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制造环境气氛,作家可以调动多种艺术表现手段,运用色彩艺术,特写艺术,雕塑造型艺术,绘画艺术,园林建筑艺术及音响艺术等各种不同艺术手法,来达到刻划人物性格,构思小说布局,制造小说环境氛围.所以,小说家的艺术天地是艺术家中最为广阔的.作为一代文学巨匠的茅盾,在小说创作中,同样运用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创造茅盾小说的艺术天地,来丰富茅盾小说的艺术世界.其中,在小说创作中运用各.种不同音响艺术来刻划人物性格,展示环境氛围,突出作品主题,是茅盾小说艺术世界里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2.
从历时性的视角来审视,小说矛盾艺术可以说历经了孕育期、萌芽期、成形期、成熟期、发展期,现处于一个新时代的更新期。通过对小说矛盾艺术历时性的考量,可以使小说矛盾艺术在小说史中凸显出来,让小说矛盾艺术的光照在小说史和小说创作历程中更加清亮。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鲁迅小说讽刺艺术中几个突出方面作了理论上的阐述。展示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成熟和完美,体现其“于平淡中见深刻”的讽刺个性特点,从而确证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在中国小说讽刺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方方小说中大量运用了反讽艺术.在方方小说中,小说的情节结构的反讽性构思、人物形象的反讽性描写与意象的反讽性运用,共同构成方方小说的反讽特色.她在冷静的叙述中,包含了深刻的人生思考.反讽使方方小说含义丰富,也使方方的小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此文通过阐述短篇小说及微型小说的艺术构思对小说艺术能量和聚变、爆发方面的作用,进而阐发了小说创作中艺术构思对于小说素材的潜在艺术能量的启动、发掘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情节的安排、情绪的变化、人物的设置三个方面研究张欣小说的节奏艺术。张欣小说的节奏变化,既表现在小说的整体结构上,又表现在小说内部各种因素的辩证运动中。节奏的变化是张欣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艺术细节,在审美活动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在小说中,艺术细节对塑造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性格、描绘景物特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细节支撑着整部小说的艺术大厦.真实、富有底蕴和情趣的细节,才有生命力和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8.
伍尔夫、刘以鬯在小说创作中都崇尚诗化小说,而且在小说诗化理论的建构到文本实践的过程中,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他们对诗化小说的成功探索与实验,为小说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情绪和情绪流新时期小说艺术的发展是异彩纷呈的。由于打破了单一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各种小说艺术方式和艺术格调都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显示过一番身手。无论是“准意识流”小说、心理实验小说、民俗小说、传奇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文化心理小说等等,凡是比较优秀的作品,都已经给新时期小说艺术增添了新的东西。本文分析的“情绪流小说”也同样给新时期小说艺术增添了某种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贾平凹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作家。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贾平凹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经验和艺术趣味,进行语言的冶炼,使他的小说语言闪现出艺术之光。  相似文献   

1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表,《到灯塔去》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在该作 品中伍尔夫致力于小说艺术的改革与创新,追求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将意识流技巧成功地运用于小说创作中。文本 中形形色色、有血有肉的人物构成了小说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2.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将自己的创作理想成功地付诸艺术实践,小说意味深长,因而引发了人们对小说的艺术特色和作者创作意图的众多解读。这也是小说的生命力之所在。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出色和真实”,谱写出一曲激励人、感染人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在艺术上具有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创造的精神,许多小说作家都从鲁迅小说的艺术形式中获得过启发,而萧红更是一个悉心学习鲁迅小说的艺术形式,并有着独特艺术创新精神的小说家。她的小说创作在艺术形式、言说方式上与鲁迅有许多相通、相似之处,同时又有所创新与发展。这使萧红成为20世纪最善于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最富于独创性的小说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凶宅小说是我国古代志怪小说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门类,其中唐代凶宅小说更是数量众多,艺术特征鲜明。唐代凶宅小说的兴盛,是在其文学传统和其民间信仰背景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唐代小说中凶宅作祟因素的具体类型包括物怪、屈死亡魂、一般鬼神等。从艺术特征来看,唐代凶宅小说也充分体现了唐代小说的"意想和文采"。  相似文献   

15.
周立波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集中表现在对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深化和开拓方面:紧跟时代的发展,忠诚讴歌人民的新生活;从矛盾和发展中,深化人物性格的描写;强烈的抒情性,具有明丽乐观的审美情调,这是周立波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的重要特征。当然,周立波现实主义小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一般小说(指长、中、短篇小说,下同)的情节是通过叙述一系列具体事件而构成了情节的复杂性的话,那么,微型小说的情节则是通过叙述一个具体事件而构成了它情节的单一性。但是,微型小说情节的这种单一性并不意味着情节的单调和简朴。在极有限的艺术篇幅里,微型小说的情节同样需要激活读者欣赏兴趣和艺术感受,同样需要讲究一种小说美学提倡的“既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上的变化和波澜相当集中地体现在微型小说情节的曲转上。然而,由于微型小说这种文体有着不同于其它一般小说的审美特征,这使得微型小说情  相似文献   

17.
论感情色彩在小说艺术中的价值李仁和人物形象,故事情节都被安放在小说领域的重要位置,感情色彩却似乎被推到诗和散文的领域,因此涉及小说的艺术价值,本文欲就此作一探讨。一、感情色彩在小说艺术中的位置感情在小说创作及小说对社会的反作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人...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化思想对艺术小说的敌视与批判主要表现在:第一,反对小说的艺术创造。认为艺术创造背叛了历史的真实,导致小说之善随即失落,损害了小说的教化功能。第二,认为小说艺术是有害艺术。他们割裂小说真善美的关系,认为以想象和虚构为特征的艺术小说无真善可言,因而,这样的小说艺术价值再高也是丑的艺术,甚至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我国的现代文学研究中,出现了贬低茅盾小说艺术价值的现象,有的研究者对茅盾小说艺术个性的认识以及在评价问题上,发生了一些偏差.有人甚至将“茅盾现象视为小说创作中某些不良倾向的代名词,而无视他的一系列小说作品曾经有过、迄今仍然存在的审美魅力,企图将茅盾排除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大师之外.因此,重新审视茅盾的创作活动,探析其小说的艺术个性,并对其作出正确、公正评价,是有必要认真研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废名诗化小说的特质在于他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诗性的世界,在小说中努力构筑诗的意境美,用诗的意象手法进行小说叙事。废名小说的先锋性表现在对传统小说模式的解构和对新小说艺术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