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艺谋拍摄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在电影艺术领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领域,然而,当他将《大红灯笼高高挂》搬上芭蕾舞台时同样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领域,他成功地运用唯美、高贵、典雅的芭蕾艺术展现了《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和社会陋习,将影片复杂的剧情以及对人物的细腻完美地展现在芭蕾舞台上。  相似文献   

2.
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在《妻妾成群》中,苏童使用的是"纯粹叙述"的方式,而电影中张艺谋使用的是"逼真模仿"的手法,叙述方式的转变,体现出意识形态的缩隐和叙述功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五代电影导演代表之一的张艺谋,到目前为止创作的16部电影作品,有12部改编自文学原本,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金陵十三钗》等。张艺谋电影多由文学原本而来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张艺谋电影对文学原本的选择是一种尴尬和无奈,张艺谋电影对文学原本改编的"要诀"是对成功与亮丽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张艺谋现象”与当代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创造了当代电影的奇迹:由他摄影的《一个和八个》被称作“第五代电影”的开山之作;由他摄影的《黄土地》、《老井》饮誉中外影坛;由他主演的《老井》展示了他的表演天赋;由他导演的《红高粱》摘取了国际电影大奖(西柏林金熊奖)的桂冠;由他导演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  相似文献   

5.
由先锋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作为中国当代电影的经典之作,屡屡斩获海外电影大奖。张艺谋电影对先锋小说的改编着眼于先锋隐喻性、民族神话及电影化想象等方面,使他的电影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获得新的魅力与认同。  相似文献   

6.
第五代新锐导演张艺谋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含蓄内敛的人生态度及其对社会生活的积极观照,为我们呈现了《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一系列展现女性生存境地的影片。前三部影片中,张艺谋着力突出了女性真切而又震撼的心灵世界,凸现了女性悲剧命运的必然,让观影者在欷歔不已中感受到张氏电影那特有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7.
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张艺谋通过对悲剧环境的刻画:无处不在的红灯笼,史前时间和孤独的陈府,悲剧场景的轮回,符号化的男权,从而描绘了颂莲所生活的悲剧的外部客观环境,用环境烘托出颂莲命运的悲剧性。此外,导演还赋予了颂莲悲剧受害者和施害者的双重身份,成功塑造了颂莲这一悲剧典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影艺术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变迁,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其中文学作品一直伴随着它的成长,给予了中国电影很大的支持和帮助。通过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多地被搬到荧屏,并取得了非常好的观众口碑。谈到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不得不提的是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基于此,以《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改编的特点,探讨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先锋小说的先锋性和电影的通俗性本是互不兼容的两种品格,可在当前先锋小说却频频“触电”。为透视这一独特现象,笔者考察了张艺谋电影《红高粱》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改编过程,意在反思这一现象对先锋小说创作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艺谋毫无疑问是中国影坛最为光辉璀璨的一颗星斗。他执导创作的《菊豆》、《红高梁》、《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影片在国内国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和轰动的效应。对于生命关注的独特视角和深沉情感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他的几部作品的生命现象 ,揭示出张艺谋的创作的生命观 :生命的沉凝与激扬  相似文献   

11.
妙语偶拾     
有不少妙语,幽默中蕴含着机智,调侃中暗寓着哲理,轻松中不失严肃,仔细品味,无一不引人深思,启人心智,催人奋进。一佳比妙喻,富有哲理著名导演张艺谋因执导《红高梁》、《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多部影片而走红影坛,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当记者问他最喜欢  相似文献   

12.
张艺谋电影的人物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艺谋电影的人物世界安刚强迄今为止,张艺谋向观众推出了他执导的《红高梁》(1988年)、《菊豆》(1990年)、《大红灯笼高高挂》(1991年)、《秋菊打官司》(1992年)、《活着》(1994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年)等影片①。这些...  相似文献   

13.
郑艳 《文学教育(上)》2009,(22):144-145
苏童的作品往往有着强烈的色彩感,其中以红色尤为引人注目。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妻妾成群》)将苏童的小说搬上荧幕,很多观众对电影中点亮的红灯笼印象深刻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在《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罂粟之家》《祭奠红马》和《红粉》等代表作中,读者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复杂的“红粉意象”。很多评论家认为,苏童的小说有着强烈的“红粉情节”,  相似文献   

14.
崔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4,(4):112-113,117
当代影视媒体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愈加密切。文学研究的方法可以借由与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中获得。以苏童小说《妻妾成群》与由它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例,比较研究影片与小说在人物形象、象征意象和情节三方面的异同,来探讨《妻妾成群》与电影改编《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不同侧重点和得与失,以及借此所体现的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比较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说《妻妾成群》和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主人公颂莲,在两种不同艺术样式中呈现了不同的体格形象、性格特征。通过比较小说和电影中颂莲这一人物形象的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客观原因主要是文学和电影本身存在差异造成的,主观原因主要由导演、文学改编、商业价值等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16.
张艺谋的很多影片都是从中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出发,以各种带有暗示性、寓意性的形象构建出一种朴素的中国传统文化风范,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符号。本文即以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为载体,从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和元素着手,探讨其以不同形式和状态的异样呈现,分析其在电影美学上的暗示,从而揭示影片中女性的独悲剧。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旧社会的中国女大学生颂莲,因家庭原因成了陈老爷的四太太,她在陈家的高墙大院里受尽封建规矩的压迫和姨太间争斗的迫害,最终精神崩溃,只做了一年的姨太便永远逃不出这高墙大院。这就是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本片在外延上对封建社会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但其核心本质远不止于此。张艺谋导演与苏童原著所探讨的除了封建的恶,更多的是这封建恶的来源,而这个来源源自人心。  相似文献   

18.
“颂莲”作为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和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主人公,有着独特而普遍的意义。小说和电影在表现这一人物形象时,选择了不同的表现角度,也取得了不同的社会审美效应。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电影在强化封建传统伦理文化批判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弱化了颂莲个性意识的张扬、女性意识的飞翔。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女性文学的繁荣,关乎女性主体、女性意识、女性主义文学等话题的讨论不绝于耳,女性电影也成为评论界的一个焦点.从电影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无穷动》着手,对中国电影中的女性意识从无到有进行了论述,试图揭示女性电影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自我独立意识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20.
张艺谋的系列电影以他个人的方式传达了一种民族风格和民族个性:《红高梁》中的“我奶奶”等人物散发着野性光芒的人格是对这个古老民族沉寂而压抑的传统人性的一种反叛,同时也是对民族活力的一种呼唤。后来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则逐渐转入对文化与人性的审视、反思与批判。有些批评家仅仅根据张艺谋电影的外壳便认定他是对民族的落后与蒙昧进行赏玩,是为了取悦并吸引外国人的目光,这其实是对张艺谋电影的最大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