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谈礼貌》是苏教版五下的一篇说理文。笔者因参加区级、市级赛课,曾先后执教该文13次。下面,笔者以此课为例谈谈如何教会学生说理,并习得说理文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1.立足文体特点,学说理之"文"。教学中,教师要想真正带领学生读懂说理文,就要帮助学生在弄清文体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例证与观点,引领学生把握文本的内在结构,梳理文章的表达脉络。  相似文献   

2.
在以记叙文为主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适当穿插说理文的设置,对于借助言语形式和写作方法辨析两种文体的特征,促进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说勤奋》一文开始,一共安排了五篇说理文。对这五篇课文的教学,教师要从一个"度"字入手,以教  相似文献   

3.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性的议论文,从内容上来说,没有什么难懂的语句,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以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一读就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我确定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表达方式,并能尝试运用。并且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即“说理不轻文”,使说理文教学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我抓住“语言”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4.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性的议论文,从内容上来说,没有什么难懂的语句,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以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一读就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文本的体裁特点,我确定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结构、表达方式,并能尝试运用。并且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即“说理不轻文”,使说理文教学也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我抓住“语言”这个载体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5.
正《谈礼貌》是苏教版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中还编排了《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与问》等说理文。说理文语言简洁、凝练,层次清楚,思路明晰,是培养学生逻辑能力的极好材料。这五篇说理文的行文逻辑和表达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从结构上看都是先提出观点,再举例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从写法上看,都采用了“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学生如何学好说理文,教师怎样从“语用”的视角抓住说理文的共性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这一类文体的策略,同时又能突显每篇文  相似文献   

6.
教是为了用,语文教学的最终价值取向应是让学生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之能力,让学生从中学习运用语言的规律。说理文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作者说了什么理,如何"说理",为何要这样"说理",教学生像作者那样"说理"。  相似文献   

7.
说理文也就是议论文。它是小学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文体。我们要重视这种文体的教学,利用文体教给学生文体知识,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比较和朗读中加深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在平时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会要求学生观点鲜明、结构清晰、立意深刻等等,这些固然重要,但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如果只强调思想认识的正确性,而在表达上"文不逮意"或者是"理盛文衰",那么说理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因此,要有效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水准,教师就应该从语言表达上帮助学生纠正误区,实现突破。一、明确文体,化散文叙述语言为议论分析语言诚然,一篇文采飞扬的议论文更易博得阅卷教师的好  相似文献   

9.
说理文即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您是如何指导学生学写说理文的?又  相似文献   

10.
纵观201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文体特征的要求趋于凸显。浙江卷明确要求写论述类作文、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要求写一篇议论文、天津卷强调"文体特征鲜明"。文体的明确和规范,与文体的交叉融汇,这两种倾向本身无所谓优劣,关键在于文章的功能是什么,想要表达什么。就论述类文章而言,它的功能在于说理并让读者信服。朱光潜先生在《漫谈说理文》中提到:"说理要透,透在于话说得中肯,轻重层次摆得妥当,并不在话说得多""从此我看出简洁是文章的一个极可珍视的优点"。论述类文章的开篇,更是如此,追求扼要恳切:观点应该鲜明,表述应该精炼。  相似文献   

11.
高年级的阅读课要关注文体的特点,只有从文体着眼,才能准确、深刻地解读文本,领悟丰富内涵。否则,就很难把握文本的思路、情感和主旨,也很难品味出语言之精妙。教师要学会利用文体这把"钥匙",去打开解读文本之门,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理文,怎样教本文,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许多不同文体的精美文章,或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或严谨而又生动的科普说理文,或优美动人的诗歌,或神奇瑰丽的神话传说……对这些言语表达形式迥异的文本,教学时当然不能千篇一律。教者应设计契合文体特点,符合文本特色的课堂导入,寻找通向这些文本的"道"。循"道"而导,方会有效。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语用教学理念的提出,阅读教学应该竭力从传统教学只关注内容的泥潭中抽身而出,始终坚守从文本体裁特点入手,在感受文体特点的同时,提升学生从一篇到一类文本的解读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笔者即以《姥姥的剪纸》这篇散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叙事性散文的教  相似文献   

14.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在高考中,一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逻辑推理性强的议论文往往能获得高分。而我们很多学生的议论文往往不注意说理,不能够以理服人,只是列出观点,然后举几个例子就算完。我们应该学会说理,特别是学会就例说理。就例说理是一种简单易学的说理方法,具体方法有:假设分析法、正反对比分析法、例后解说法、披文释意法、变换思路求变求新法。  相似文献   

15.
议论文是以说理为主的文体,要求论点准确明晰、论据典型丰富、论证严谨合理。在一般的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围绕议论文的三要素来展开教学。本文以肖培东老师的《怀疑与学问》一课的教学为例,精准分析了肖老师议论文教学的特点:以"思"为核心,在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中层层剥茧,从而厘清文本思路,揭示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16.
说理文的教学,需要教师把握文体特点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才能发现说理文的秘妙,指向语文方法的掌握和言语实践能力的提高。本文以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一篇说理性文章《谈礼貌》的教学为例,立足文体特点,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再进行迁移运用,将阅读所得进行运用内化,真正实现"语用"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谈礼貌》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10册中的一篇课文。苏教版教材中还选编了《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学与问》等说明事理的课文。这类说理文的行文逻辑和表达方法都大同小异。从结构上看,都有一个议论文的大体框架;从写法上看,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我在教学《谈礼貌》时,着重思考的就是把握说理文的文体特征,关注阶段特征,让说理性的文章说出“语文的理”,成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什么,怎么教?首先要取决于文体本身。什么样的文体就决定了文本的教学价值。要从朗读训练、学生理解文本难易度以及表达形式上发现语言训练点出发,才能真正做到聚焦"语用",而"语用"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议论文是高中生在高考中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对于议论文的写作也是高中写作最主要的训练内容。如何安排一篇议论文的结构是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时的难点,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了学生在安排文章结构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合理地组织一篇议论文应该注意的方面,现总结出来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议论文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说理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对于说理文的教学,教师要依循文体特征,引导学生统整性地梳理文本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原始经验,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表达特质;要整合文本事例,让学生在对比中明晰事例的内在关联;要合理分解中心论点,引领学生在分类中厘清文本的基本联系。这样才能激活学生对说理文的认知,真正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