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故事新编》是鲁迅争议最大的一部作品,很多人对《故事新编》的解读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故事新编》是鲁迅在艺术上不断进行创新的一大显著成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选取《铸剑》这一文本进行细读,对它的创作进行深入的探析,主要分析了《铸剑》的创作过程与艺术影响,以求对《故事新编》整体艺术特色的把握。  相似文献   

2.
蒲剧是山西省地方戏曲之一,二胡作为蒲剧乐队的骨干力量,为蒲剧艺术魅力的呈现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从蒲剧二胡伴奏角度,讨论了在二胡伴奏中应注意"准"、"衬""情"、"巧"四个问题,同时细致论述了各个问题应注意的关键点,为蒲剧伴奏人员的演奏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鲁迅作为文体家、小说家,在其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开创了"故事新编"体与"油滑"艺术,其核心为后现代主义的戏仿、拼贴等艺术手法,具体到技术层面则主要为古今杂糅,其作为戏仿的艺术表现形式延续到当代,对穿越电影产生了不小影响,但同时在当代大众传播与消费文化的背景之下也已发生了现代变异。古今杂糅、时空并存的构建已由间接性的文字媒介转变成了更为直观的视听语言——镜头组接、场景设计、服装与道具等;古今叙事时空界限不明的杂糅转变成了叙事时空界限分明的"穿越";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的现实关怀,伴有自我灭亡的绝望反抗、启蒙者悲凉孤独的切身体验也转变为娱乐至上直至后来对爱情、人生与人性的思考。这些变异与创新正是在继承《故事新编》古今杂糅手法的基础上,为更适应电影这一视听艺术形式与当代社会现实而进行的革新。  相似文献   

4.
赵改  曹文 《教育艺术》2009,(11):F0004-F0004
国庆前夕,由山西临汾文化艺术学校和蒲剧院联合组合组成的小梅花蒲剧团进京演出《表花》、《杀府》、《挂画》、《跑城》、《火凤凰》等蒲剧折子戏。参演者平价年龄20岁,均毕业于临汾市文化艺术学校,大多获得国家或省级比赛一二三等奖。他们以精彩的唱念做打功夫、精湛的表演技艺、精到的剧情演绎博得了观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析,如今以钱钟书赞同的"自叙身世说"和王蒙的"无端"说两种观点最具影响。《锦瑟》与江淹《恨赋》、《别赋》在结构和艺术手法上相似,李商隐"意用事"的方法能够使《锦瑟》达到《恨赋》《别赋》的艺术效果。借助《恨赋》《别赋》来解析《锦瑟》,可知《锦瑟》的主题是"惘然",此可以成为王蒙"无端"说的一种佐证。  相似文献   

6.
自江淹《恨赋》、《别赋》被萧统收入《昭明文选》之后,遂作为江淹辞赋之代表作广为人知,其次第也多从《文选》编排,先《恨》后《别》,钱钟书先生更以为"《别赋》乃《恨赋》之附庸而蔚为大国者"。但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并结合江淹仕宦经历的考察,认为《别赋》先出《恨赋》后作的可能性更大。《别赋》所写并非简单地按类排比,而融入了江淹本人与亲友、家人辞别的感受;《恨赋》也不仅仅是代古人申恨,其中秦帝、赵王等人都寓有特定的指向;故《别赋》或作于江淹赴吴兴途中,《恨赋》当是江淹自吴兴返京口后所为,二赋之写作动机及命意均与江淹特定经历,尤其是江淹与建平王景素的关系密切相关。循此入手,不但可以对《别赋》为何而别,别者何人,《恨赋》为何而恨,恨者何事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且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别》、《恨》二赋之写作特征及在江淹诗赋创作历程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在艺术形式与风格上是与《呐喊》、《彷徨》别样的,是鲁迅在艺术形式上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在思想内容上对历史文化传统更深入思考批判的艺术结晶.鲁迅在《故事新编》自谓的"油滑"是一种对历史、社会、文化的特殊认知方式,是同鲁迅先生内在心灵的深度、复杂性联系在一起的,是具有"形式的内容"的.它充满了讽刺和批判的热情,充满了对占正统地位的权力和文化的解构意识,这是鲁迅"反抗绝望"、与黑暗"捣乱"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蒲剧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独特剧种,在戏曲艺术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蒲剧打击乐是蒲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蒲剧伴奏的主要部分。它与蒲剧艺术共同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变化,最终从民间艺术变革成为今天我国现存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素材与题材的性质区别、创作方法的具体表现手段与"油滑"的关系、文本单义与复义阐释方法的差异等多个视角,对《故事新编》的文类性质、创作方法和意义阐释提出了新的看法,并以《奔月》为案例,提出了《新编》回归文学本体阐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恨赋》的内容、艺术成就及赋的某些文句进行了解读和阐析。  相似文献   

11.
新编实用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教材结构及特点介绍:《新编实用英语》(第三版)是在"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的。本套教材结合新的教学要求,贯彻"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着重结养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职场交际能力和备考A、  相似文献   

12.
雷净 《文教资料》2013,(13):5-6,10
《长恨歌》,这样一部三十万字的作品写了一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女人四十年的感情纠缠,作者以一"恨"字概括了这个女人的一生。本文从"恨"的原因、"恨"的对象及作者"恨"的方法讨论长恨歌为何长恨。  相似文献   

13.
《拟恨赋》是李白早年创作的赋作,名为拟,是模拟江淹的《恨赋》,本文从形式、内容、语言等诸方面讨论了李白对江赋的"拟"与"拟"中之"变"。  相似文献   

14.
支丰宜《曲目新编》是清代颇具特色的一部戏曲论著。该书在前人的基础上,对旧有"曲目"进行了增补与注释,使之成为清代晚期较重要的戏曲研究之一。其戏曲学主要表现为以图表形式开创了戏曲编目的新天地、以清代"国朝"剧目为重点的新编指导思想、"频补"内容丰富且皆可据信等几个方面。《曲目新编》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讽刺作家,也是世界讽刺艺术的大师,他的全部创作几乎都带有深刻的讽刺特征,为世界讽刺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故事新编》是鲁迅第三部小说集,收历史小说八篇,出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多年来,《故事新编》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多种译本,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法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苏联等国翻译出版,在世界各国发生广泛影响。 鲁迅对《故事新编》颇多谦词,如“内客颇有些油滑”,“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游戏之作居多”……,其实,这倒从某种角度说明了《故事新编》的艺求特征——讽刺。  相似文献   

16.
鲁迅历时十三年而创作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以鲜明的反文化、反传统、反理性的激进方式,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深刻质疑和大胆反叛。反讽与戏仿是后现代主义文本常用的艺术手法,本文通过分析《故事新编》中大量运用的反讽与戏仿艺术,揭示其与后现代主义文本策略的惊人暗合,体现了文本的开放、多元、不确定性特征。进而阐释《故事新编》文本超越时代、跨越时空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幸拜读了陈铭书和赵中社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政治经济学》。读后思索,作者以《新编政治经济学》的书名区别于其他政治经济学版本,由名思意,《新编政治经济学》“新”在哪里?新在体系创新,内容求新,集中在一点上,求新、创薪。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的三本小说集中,《故事新编》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鲁迅称它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并自谦其中“速写居多”。在我看来,《故事新编》是一部驰骋想象的浪漫传奇,其意在于讽世惊俗。在《故事新编》的幻想世界里,其中大都是现实生活的投影。它的写作过程长达13年,其间作者的思想几经变迁,在艺术表现上,有两点是共同的,一点是浪漫主义手法,一点是作者热情比较外露。《故事新编》中写作时期最早的是《补天》,1922年收入《呐喊》时原名《不周  相似文献   

19.
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经有过辉煌和不朽;豫剧作为这门艺术园地中的奇葩,也创造了不少的经典和佳作。《铡刀下的红梅》作为新编现代豫剧,在借鉴、发扬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和创新,弘扬了主旋律,拓展了新思路,为豫剧的新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故事新编》具有《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与杂文的集合精神,具有海纳量的品格。《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一生探索的结晶,是充满了探索性的历史精神,也充满了历史与现时相交织的悖论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