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压缩体积气体液化”实验——用碘作“指示剂”四川省黔江中学邹永明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压缩体积气体液化”是用注射器作为压缩容器,乙醚作为实验物质。由于注射器推拉时不会产生很大的体积变化,乙醚的气化、液化量很小,注射器内液态乙醚的变化很不明显,加之乙醚...  相似文献   

2.
正人教版选修3-3教材第50页的演示实验如图1,在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易燃物,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图11实验易出现的状况及原因①往往会出现活塞迅速下压后,棉花球并不燃烧的现象,同时还可看到筒中弥漫着大量的乙醚"白雾"。分析其原因:由于厚壁玻璃管内空气少,含氧气更少。当迅速下压活塞时,筒中温度升高,乙醚气化,产生大量的乙醚蒸气。混合气体中乙醚的浓度高于其燃烧的极限浓度,故乙醚不会燃烧。此时如马上再压第二次,第三次,乙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有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有什么结果。”这就是“压缩空气引火”实验,是为了验证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而设立的。它是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必修)的实验内容,虽然教材几经变动,但该实验一直保留至今。  相似文献   

4.
1实验过程及现象 ①取一铜片剪成面积稍小于50mL注射器针筒内横截面,去锈清洗干净,放人50mL注射器中,推动活塞,排除注射器内的空气。  相似文献   

5.
课标九年级物理第109页有这样的演示实验: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该实验采用压缩空气引火仪演示,意在说明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  相似文献   

6.
医用注射器在中学微型化学实验改进与设计中用途广泛。文中直接用医用注射器对教材中出现的实验和教材中没有的实验进行了微型化实验演示,突现了化学实验改进的微型化和绿色化。  相似文献   

7.
一、五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三册第58页,有关于“大气的压力实验”。课本中是用一个手指堵住注射器的管口,一手用力向外拔活塞,活塞拔起来很费力,这说明了大气的压力压住了活塞,这时实验现象只有实验者本人感觉得到。为了提高实验效果,笔者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让实验现象从定性和定量的两个角度展示在学生面前。具体改进方法如下。 实验器材:注射器,带单孔的橡皮塞,小气球,弹簧秤。  相似文献   

8.
1器材 注射器外筒及活塞、针头、橡胶塞、细线、钩码数个。 2实验方法 (1)将细线一端绑在活塞下端,另一端打结形成一个圈。  相似文献   

9.
现行初中物理课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第十六章第二节《内能》,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有两个演示实验:①如图1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观察发生的现象。在该实验中,当把活塞迅  相似文献   

10.
不用乙醚,实验的成功率最高,火焰最旺,效果最好。我建议教材应改进已沿用了几十年的“压缩空气起火”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1.
热学实验的研究与设计(二)北京四中刘彬生上一期文章中介绍了一些测定温度、热量的学生分组实验和将某些定性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等三项问题,本期将继续进行讨论。四、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规律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热学知识的重点,教材中安排了用注射器研究等温变化的实验...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注射器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一次性注射器合理、巧妙地用在化学实验中,既可以节省开支、变废为宝,又能够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所以不少化学教师利用一次性注射器改进和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笔者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对一次性注射器在实验中的应用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证明,注射器还可以用来做下面的一些实验。  相似文献   

13.
在验证玻—马定律的实验中,我们通常是采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通过拉、压活塞以改变气体的压强和体积来进行实验的。该实验的缺陷是:(1)由于活塞与器壁间不是完全密合,所以导致漏气,从而不能满足定律所要求的“一定质量的气体”这一前提条件。当所加压强越大时,漏气也越严重,实验偏差也越大,常常导致实验失败。(2)在活塞与器壁间涂加润滑油,这虽能略为减少漏气,但却又增大了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力。当所加的压力不是很大时(约10N左右),摩擦力的影响也就无法忽略。(3)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变化范…  相似文献   

14.
对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中铁的吸氧腐蚀实验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改进。巧妙利用了小注射器体积小、活塞容易滑动、密封性能好等特点,用铁混合粉末代替铁钉,使反应速率加快,实验现象明显,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适合于高中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1 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 物体浮沉演示仪广口瓶 1个、50mL注射器 1个、橡皮塞 1个、有色小玻璃瓶 (或小试管 ) 1个2 特点及用途( 1)特点  自制物体浮沉演示仪比较具体的显示了物体在液体里的上浮、下沉和悬浮 ;取材容易 ,结构简单 ,制作方便。( 2 )用途可以解决初中物理物体浮沉条件的演示实验。3 制作给广口瓶加入适量的水 ,在有色小玻璃瓶内装入适量水后 ,用一手指按住倒放入广口瓶内的水中 ,使之漂浮 ,盖上橡皮塞 ,给瓶塞上插入注射器使针头穿透橡皮塞。4 使用方法①向下推注射器活塞 ,小玻璃瓶会下浮 ;②向上提注射器活塞 ,小…  相似文献   

16.
由于 NO、Fe( OH) 2 极易被空气氧化 ,因此在做Cu与 HNO3反应生成 NO及制备 Fe( OH) 2 的实验时 ,只有在无氧环境下才能成功。利用注射器创造无氧条件 ,进行如下实验 ,效果很好。一、Fe( OH) 2 的制备1.装置 (如图 1)图 12 .实验过程及现象图 2( 1)在 10 0 m L注射器中放入两片铁片 (约 2克 ) ,抽入约 2 m L煮沸过的水。如图 2直立注射器 ,将活塞推到底部 ,赶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 )将乳胶管插入煮沸过的6mol/ L 的稀硫酸中 ,抽入约10 m L稀硫酸 (硫酸稍不足 )。此时Fe与 H2 SO4 反应放出 H2 。注射器稍向上倾斜 ,放出一部分 H2…  相似文献   

17.
行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简谐振动图象的演示 ,实验采用振动沙摆漏出的沙流到木板上而形成图象。它只能在水平面上显示 ,若将木板竖直 ,沙质图象消失 ,留下的图象痕迹粗而模糊 ,影响了实验效果。如果把沙摆改用注射器 (喷水 ) ,问题即可解决。改进方法如下 :1.把盛沙的漏斗改用装有墨水的注射器 (此注射器可用热学玻—马定律实验中带有框架的注射器代替 ) ,如图 1a所示。2 .在薄木板上贴一张与木板一样大小的纸条 (用棉纸效果更佳 ) ,并在纸条中央画上“零线”OO′,如图 1中 b所示。图 1把注射器固定在用铁架台做的框架上。使注射器摆动…  相似文献   

18.
喷泉实验系列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必修模块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实验,探究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喷泉产生的原理、条件及有关计算。1探究喷泉产生的原理(见图1)实验1(装置如图1a)推动注射器活塞,向锥形瓶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观察到的现象及其分析:锥形瓶内的水沿导管上升,形成喷泉。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50mL的塑料注射器、带盖塑料瓶等用品自制快速过滤器,通过推/拉注射器活塞,以增大/减小压强,从而实现快速过滤。  相似文献   

20.
机械能热能互换实验的改进江西省广昌县甘竹中学黄和风初中物理第二册中的机械能热能互换演示实验,规定是用机械能热能互换演示器来进行的,用该仪器需要乙醚,但乙醚易挥发、还具有麻醉性,特别是农村中学缺少乙醚,故不能完成该实验。为此本人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