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13年李娜参加四大满贯、中网的前八强,以及WTA年终总决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李娜取胜与失利的优劣势指标。结果表明:李娜在取胜比赛中,与对手的Aces球和制胜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破发成功次数与对手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李娜在失利比赛中,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和非受迫性失误与对手差距较大;李娜取胜比赛与失利比赛的差异性指标为: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得分率和网前得分率。  相似文献   

2.
对第26届世界大学生男子网球单打技术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比赛胜、负双方的一发成功率、一发成功次数、二发成功次数、截击直接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每场比赛胜、负双方的ACE球、双误、二发得分、网前得分、正手制胜分和反手制胜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胜、负双方的发球直接得分、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成功率、破发成功次数、网前得分率、总得分、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郑洁和冠军小威以及世界一流选手海宁各六场比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郑洁在一发成功率、破发成功率指标上优于小威和海宁两位国外选手,在ACES球、双误、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主动得分等指标上和国外两位选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找出她们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出制约中国女子网球技战术发展的桎梏,透视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展,为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以后的大满贯赛事中冲击金牌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对当前女子网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世界男子网球单打前三名选手在大满贯比赛中的数据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位球员在ACE球、一发成功率、破发率、上网次数、网前得分和制胜分上具有差异性;德约科维奇一发成功率、二发得分率、接一发得分率、非受迫性失误和制胜分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费德勒双误、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和网前得分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纳达尔接发球得分率和网前得分率主要受场地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李娜挺进北京奥运会网球四强技战术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斌  王亮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82-83,86
对李娜在北京奥运会晋级四强的全部比赛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娜在一发成功率、破发成功率、制胜球得分和网前球得分率方面比同场竞技对手和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要好,双发失误也低于同场竞技对手和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一发得分率和一、二发球速与同场竞技对手和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相比处于劣势;ACES球和截击直接得分与同场竞技对手和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水平相近;李娜与同场竞技对手在平均身高上相当。但与四强中的其他三位选手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纳达尔和德约科维奇在201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中主要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对其分析。结果发现:德约科维奇在本场决赛中ACE球和双误上的指标优于纳达尔,双方的一发得分率、接一发得分率、网前得分率和制胜分差异较小,但是德约科维奇在二发得分率、破发成功率和非受迫性失误方面远远落后于纳达尔。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对参加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的128名运动员的比赛技术进行专题研究.主要结论:决定女子网球比赛结果的6个因子是发球速度因子、得分能力因子、发球得分能力因子、一发稳定性因子、破发能力因子及网前得分能力因子;李娜的一发和二发平均时速、得分能力、一发和二发得分率、破发能力和网前得分能力已经具备世界一流水平;一发稳定性是李娜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李娜的发球最快时速有待提高.建议:提高李娜包括上肢力量在内的全身力量;进一步强化李娜发球的稳定性,尤其是二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6届亚运会男子网球单打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胜、负双方的一发成功率、一发成功次数、二发成功次数、截击直接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ACE球、双误、二发得分、网前得分、正手制胜分和反手制胜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是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发球直接得分、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成功率、破发成功次数、网前得分率、总得分、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获得亚洲历史上首个大满贯冠军。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本届法网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体能保持良好、心理稳定自信、技战术优秀合理;技术统计中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次数、制胜分及总得分均优于对手,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发球速度与欧美等运动员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2014年澳网女单冠军李娜与比赛对手在决赛中运用的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娜技术全面稳定,战术运用合理,在场上的统治力强;心理素质好,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和双误与对手无明显差别,但二发得分率、ACE球、制胜分和总得分均比对手高许多,经检验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这些因素都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为中国女网和广大网球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李娜参加的三大满贯赛事中发球、接发球、相持球、网前技术等竞技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李娜在不同类型场地技战术打法特点。结果表明:李娜在三种场地一发落点分布相似,以内角和外角为主,中路发球较少。在平分区一发主要发向外角,且得分率最高,二发以中路和内角为主;在占先区一发主要发向内角,其次是外角,中路发球使用最少,二发主要是外角。三次大赛李娜接发球赢球率分别为:澳网>法网>温网;接发球的落点与角度较好且具有攻击性,接发球质量明显好于对手。其底线相持球能力较强,技术越来越全面。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13年WTA年终总决赛李娜参加的五场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李娜的发球、接发球、网前和底线相持技术处于世界优秀水平;拼抢接发球的接球方式和积极上网是李娜在比赛中积极进攻的重要体现;在与世界顶尖选手小威的对比中还存在差距,主要是发球、接发球技术上的差距;李娜需在发球技术上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二发的质量,接发球方式也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对德约科维奇在2014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半决赛、决赛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德约科维奇发球的速度、旋转、落点控制不如对手,其一发得分率有待提高,二发得分率高于对手;接发球技术水平较高,但接发球手段相对单一,接一发得分率不如对手;底线进攻、相持能力强,非受迫性失误少,主动得分能力与对手相差不多,但在相持中段失误偏多;上网方式以随球上网为主,成功率较高,网前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像分析法,在慢放状态下逐局、逐分地观看、记录,对2011年澳网女单决赛李娜的发球、接发球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娜一发的落点变化及旋转有待提高,尤其在2区;一发在2区得分率低,而二发在2区得分率高;在2区内角、1区外角一接得分率偏低;体能储备及注意力集中度与对手相比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9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纳达尔vs德约科维奇的比赛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分析,找出两人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总结归纳网球比赛制胜规律。结果表明:在技术运用上德约科维奇在发球技术、接发球技术、网前得分率和破发成功率等方面比纳达尔有明显优势;在战术运用上,德约科维奇比纳达尔在网前战术上发挥更稳定,从整场比赛来看,德约科维奇发挥出色,纳达尔没有打出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费德勒06、07、08年法网决赛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费德勒在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接发球得分率、破发成功率以及总得分上都不如纳达尔。因此,费德勒在面对底线移动能力特别强并有独特正反手抽击技术的纳达尔时,必须提高发球和接发球的成功率和得分率,才有可能击败纳达尔,并在今年的法网中再次登顶。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及逻辑推理法,对郑洁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参加的6场比赛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郑洁发球失误少,一发成功率、一发得分率及二发得分率较高,且接发球得分率、破发成功率、上网成功率及制胜分也较高,但是其发球时速较低,发ACE球数量较少,非受迫性失误较多,这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巫国贵  郎贺  李治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2):77-78,85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赛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本届法网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次数、制胜分及总得分均优于对手,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发球速度与欧美等运动员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法分析李娜与克里斯特尔斯的技术统计。结果表明:1)在网前得分能力、相持能力与主动进攻的制胜分是李娜的技术优势;2)发球与接发球的成功率低,非受迫性失误多,把握关键分能力差,具有技术的不稳定性特征;3)此役比赛的失利更主要原因是李娜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11年李娜参加的网球四大满贯中澳网和法网女单后四场、温网前两轮和美网第一轮的共计11场比赛的录像,对其每场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李娜在温网和美网失利的原因。结果显示:李娜的一发成功率和破发成功率还需要加强;主动进攻能力虽然变强,但非受迫性失误的增多,仍然是李娜急需解决的问题;拥有网球全面技术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心理调节也是李娜未来比赛必须改善的。只有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李娜才有机会获得下一个大满贯冠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