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倩云  郭芳  赵敬国 《精武》2013,(17):21-22
观察核心力量训练对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NDI-200(海神号)神经电检诊仪记录并分析比较受试者训练前。训练4周后安静状态下的P300。结果:核心力量训练组4周后Pz点P300潜伏期显著延长;传统力量训练组(Pz和Cz点)和对照组(Cz点)P300波幅显著性增加;对照组反应时(Pz和Cz点)显著性缩短。结论:核心力量训练中因加入了不稳定因素导致力量训练时注意力分散,进而降低受试者的认知加工速度和注意力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比复合式训练与高强度力量训练的训练效果,探究复合式训练对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的影响。方法:将18名男子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n=9)与对照组(n=9),基于原有力量训练内容,实验组进行复合式训练(高强度力量训练结合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照组仅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并在实验前后对比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等指标变化。结果:(1)仅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显著提升(P<0.01);(2)干预后,实验组反向跳最大功率、连续跳跃平均功率和最大肌力绝对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8周复合训练的训练效果优于普通力量训练,可以使冬残奥高山滑雪站姿组运动员最大肌力和快速力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究功能性力量与血流限制整合训练对足球运动员膝关节等速肌力、相关生理指标及体能素质的影响。方法:14名男子足球运动员分为整合组(n=7)和对照组(n=7),整合组进行功能性力量组合血流限制训练,对照组进行功能性力量训练。实验干预开始前进行前测,8周后进行后测。比较实验前、后等速肌力、速度、爆发力、灵敏素质以及最大无氧功率和下肢围度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1)8周训练干预后,整合组和对照组膝关节60°/s角速度等速峰力矩显著增强(P<0.05),增幅优于对照组。2)整合组最大无氧功率、平均无氧功率、下肢围度等生理指标显著增加(P<0.05)。3)整合组在爆发力、速度素质测试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但T灵敏测试,整合组和对照组均未产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功能性力量与血流限制整合训练可以提高足球运动员无氧能力、等速肌力、速度、爆发力等素质,并有效促进肌肉肥大,训练效果优于功能性力量训练,但灵敏素质未见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不同锻炼水平女生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锻炼水平女大学生骨密度(BMD)和身体成分的相关关系。方法:利用骨密度仪和人体成分分析仪对体育学院的女大学生28名(规律锻炼组),非体育学院同年级的29名(对照组)进行跟踪测定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结果:规律锻炼组骨密度T值、体重、肌肉和瘦体重(FFM)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百分比(fat%)、腰臀比(WHR)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T值与肌肉、FFM呈显著性正相关;与fat%呈显著性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女大学生骨密度T值有影响的因素为肌肉和fat%。结论:规律锻炼提高女大学生骨密度水平主要是通过运动增加肌肉水平来实现的;而体脂在体重中的比重增加会降低骨密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校游泳运动员专项训练引起的肩关节肌力变化。方法:对参加暑期集训的30名高校游泳运动员(16名女性,14名男性)进行肩关节内旋、外旋等长肌力测试。结果:肩关节内旋(IR)肌力在整个游泳集训过程中显著增长,肩关节外旋(ER)肌力从训练前到训练中期显著增长,而从训练中期到训练后无明显变化,肩关节内旋/外旋肌力(IR/ER)比值也因此增大。建议:游泳训练中为了预防肩部损伤的发生,我们应该注重肩关节外旋肌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温州大学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100名女大学生为实验组,同一年龄段无锻炼基础的100名女大学生为对照组,研究不同锻炼方式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体脂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常参加有氧锻炼的女大学生,在身体形态上发生变化,胸围增大、腰臀比缩小;瘦体重增加,体重指数(BMI)和体脂%明显小于对照组。表明经常参加有氧锻炼,有助于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体脂成分,塑造更加完美的身材。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特点,采用自编问卷,对武汉体育学院2007-2010级共1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表现较好,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较强,对参与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上还有待加强;(2)专业类型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有显著影响,其中术科专业的学生班级归属感要好于学科专业学生。此外,专业和性别还存在交互影响,术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高于术科女生,而学科男生的班级归属感低于学科女生;(3)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学生班级归属感差异不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班级归属感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原因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超重肥胖老年人进行循环训练运动干预设计,探讨循环训练对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以34名老年女性为受试者,分为超重组和对照组,均坚持12周循环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膝踝屈伸等速肌力、静动态平衡能力、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和Berg平衡量表得分情况。结果:运动干预12周后,两组下肢膝踝屈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屈伸肌肌力比值和双侧肌力比值、静态与动态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得分及计时"起立-行走"时间均有显著提高;且超重组的右膝伸肌标准化峰值力矩的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环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下肢肌力和平衡能力,且对提高超重肥胖老年人下肢伸肌肌力有更明显的改善效果,是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有效运动方法。  相似文献   

9.
潘玮敏  于珊珊  杨建昌 《精武》2012,(28):7-8,1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全身振动刺激(whole body vibration;WBV)对体育专业女大学生骨矿密度(BMD)及骨代谢的影响,探索出适宜青年女性运动员防治骨质丢失的新手段。方法:体育专业女大学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CT),低频WBV组(LF)及高频WBV组(HF)。CT不接受振动刺激,LF和HF分别接受30Hz及50Hz的振动刺激,持续12周。振动前后对各组进行骨密度及最大肌力的测试。同时测试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ALP)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CAP-5b)活性。结果:12周后,LF及HF组腰椎L2-4及双侧股骨头BMD值均有升高,其中HF组股骨头BMD值明显高于CT组(P〈0.05)。且HF组最大肌力也显著提高,尤其伸肌最大肌力增幅可达8.45%,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血清酶学显示,训练后HF组TRCAP-5b酶活性降低的幅度大于LF组(10.45%&2.98%)。结论:高频WBV刺激可明显改善体育专业女大学生BMD,抑制骨质的吸收。说明此手段在提高从事运动训练青年女性肌力的同时对于BMD及骨代谢的影响更为积极,有待今后实践中验证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两组不同离心训练背景的女性运动员在跳深动作中下肢生物力学的特征及运动表现的差异,探讨长期下肢离心训练是否在预防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方法:招募女性大学生运动员24名,并根据有无离心训练经验将其分为跳跃组(跑跳类田径运动员,n=12)和非跳跃组(游泳运动员,n=12),所有受试者完成优势侧膝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向心/离心120(°)/s]和40 cm高度跳深动作测试,采集并分析测试动作相关运动学、动力学及表面肌电信号。结果:1)在膝关节等速肌力中,跳跃组表现出更大的膝伸肌离心肌力和膝屈肌向心肌力(P<0.05),但H∶Q无显著性差异。2)在跳深动作中,跳跃组表现出更高的重心腾空高度和更短的动作完成时间(P<0.05)。3)在跳深动作中,跳跃组表现出更小的着地跖屈角,髋、膝、踝关节ROM,膝关节离心功及贡献度,更大的踝关节离心功贡献度和更高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P<0.05),两组运动员着地膝屈角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下肢离心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膝关节肌肉力量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柔韧和力量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形体训练对女大学生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的影响。方法:30名女大学生采用配对设计方法,为期16周的形体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柔韧素质和力量素质指标测定。结果:训练16周后,女生坐位体前屈、两腿纵向劈叉、仰卧起坐、俯卧两头起、俯卧撑等指标均高于训练前,经统计学处理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形体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柔韧、力量素质,有利于培养女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表现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核心力量训练引起国内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尤其在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素质训练中已被相当一些教练员所接受,为了明晰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增加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核心稳定性训练成为分析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关键。增加的这一不稳定因素不仅是增加了力量训练的难度,而且为传统力量训练增添了鲜活的因素,它从训练理念到训练方法等方面为传统力量训练作出了的补充和发展,今后如何将这种基础性的核心力量训练与专项训练相融合将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排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体育运动,排球专业技术多需要在不稳定的身体状态下运用,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运动能力,对于推动排球事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为此,对核心力量的含义与特征进行阐述,在科学分析排球运动中核心力量作用的基础之上,对核心力量的合理应用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游泳训练队逐渐加大对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视。核心力量在这个游泳运动中,尤其是在水域不稳定的情况下,重要性不言而喻。核心力量训练需配合相应游泳项目才会达到较好的效果,使运动员在水中更好地提高自己成绩。教练更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根据不同个体支队差异化训练以更好地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下面本文主要针对游泳教学训练中的核心力量训练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方法:利用CONTREX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以180°/s、120°/s、60°/s3种角速度对苏州市自行车训练队26名运动员右腿膝关节进行等速向心屈伸测试。目的:分析自行车运动员不同角速度下等速向心收缩与膝关节肌肌力的关系及肌力特征。结果:1、屈伸肌峰力矩随速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2、到达峰力矩的时间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缩短。且男女运动员在180°/s与120°/s组间均无显著差异。3、膝关节相对平均功率伸肌均大于屈肌,120°/ts时,屈伸肌的相对平均功率最大。4、屈伸肌比在64.8%~70.6%内,有随速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结论:以60°/s的角速度训练肌肉最大力量效果更明显;爆发力在120°/s时训练效果最佳;屈/伸肌比值(H/Q)在正常范围内,但低于优秀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江洪  李继华 《精武》2013,(17):12-13,15
目的:探讨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运动女生,经过集训对运动女生月经的影响。方法:准备参加比赛的四个项目的运动女生,集训期分别记录自身训练前.中、结束后的月经状况,同时进行心理预测与普通女大学生比较。结果:参加训练的运动女生月经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普通女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期集训中与集训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停训半年后与集训中比较,有差异(P〈0.001);停训半年后于与集训前比较,不显著(P=0.076)。结论:集训对运动女生月经功能有影响,使运动女生月经异常患病率高,这种影响不是长久的。适当的运动量不影响月经功能紊乱,对女性生殖健康不会造成器质性病变。但教练员要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的卫生保健重视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浙西地区2所高校03级2800名男女大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经过3年的体质测试和数理分析,主要结论:体育锻炼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体质达标率熏特别是大三取消体育课后,大学生体质存在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和体质下降等明显问题。建议尽快完善大学生体育锻炼模式和大学生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统等熏为增强大学生体质提供有益的手段和保证。  相似文献   

18.
哈尔滨体育学院2005—2008级男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2005-2008级在校男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方法:使用辽宁丹东体育有限公司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台阶脉搏测试仪对2858名男生进行测试。结果:(1)与专业体育院校(首都体育学院),发现2005-2008级男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首都体育学院男生;(2)比我院2001-2004级男生差;(3)2007级男生综合体质状况较其他年级好;(4)体育系男生比其他系别体质状况好;(5)高年级身体机能好于低年级。结论:2005、2006、2008级运动系、运动人体科学系、社会体育系、冰雪系、民族传统体育系男生体质状况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从学科理论构建和运动实践的角度,探究运动训理论的练演进过程和前沿问题,重点围绕运动训练理论的研究热点、前沿关键词、核心作者、作者学术合作、热点文献、高被引文献以及核心机构和高被引期刊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田麦久、过家兴等构建的以竞技能力、训练观念等为基础的传统运动训练理论始终是研究热点;适应运动训练实践的需求,以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为主的跨学科实证性研究成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发展趋势;同时,在美国、德国等国外训练理论的影响下,以核心力量为主的训练理论成为焦点问题。在建立体育智库的背景下,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逐步走向国际训练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