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田径运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阔的前景,从古代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以及其它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它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显赫的地位影响着整个体育发展进程,因而有“金牌皇后”之称。田径运动还  相似文献   

2.
从历届奥运会看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运动是一项最能表现人类向大自然顽强挑战并显示自身实力的运动。田径运动以其奖牌多、竞争激烈、影响大的特点使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历届奥运会均把田径赛场做为大会的主赛场,各参赛国家都尽力通过田径来显示自己的体育实力和综合国力。自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以来,世界田径运动发展日新月异,世界纪录不断刷新,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竞争日益激烈,田径三强的格局在发生变化,男女差距逐渐缩小,黑旋风继续席卷田径场,高科技得到广泛应用,田径运动在体育舞台上显示着巨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3.
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以 后,给中国的体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海南省教育厅的领导认识到田径项目是大、中、小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它占奥运会的金牌数最多。美国之所以能在奥运会中独占鳌头,就在于它的田径运动水平胜人一筹。所以抓好田径项目,对提  相似文献   

4.
过去十二年来,美国田径运动员在国际上的成绩日趋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症结在于美国的田径教练未能很好地学习。美国有很高的生活水平,有一些从事最先进的体育科研的著名体育科学家,也有同以往那样的田径苗子。那么成绩为什么下降呢?这是由于国家级的教练和行政人员未重视较低水平的田径运动的发展——即初中和高中阶段的田径运动。应  相似文献   

5.
对2008年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成绩的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比分析了各种体育成绩预测方法后,选取灰色控制系统中的GM(1,1)模型建模方法,建立发展趋模型,对2008年中国田径运动成绩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国田径运动备战2008年奥运会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田径运动在历届奥运会上进入前八名的成绩、我国田径运动员在历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情况以及我国田径运动在历届奥运会上参赛人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中寻找出我国田径运动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为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是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是赋予各级体委部门、全体教练员、运动员、体育工作者的艰苦而又光荣的历史使命。国际奥运会主席萨马兰寄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组委会上说过:“在奥运会上,能否进入前六名并拥有更多的金牌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这是权威人士的观点。在十一届亚运会上,中国以金牌数第一而成为亚洲的体育强国。这是历史事实。金牌不是一种虚设的饰品,它是一个国家竞技体育水平高低的体现,是体育实力的象征。游泳被列为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竞赛项目,它拥有32枚金牌,仅次于田径运动而居于第二位。世界三大体育强国的美国、苏联和民主德国都十分重视游泳运动的发展。其游  相似文献   

8.
各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体育情报学会和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联合举办的各国体育改革与发展学术讨论会上,报告了17篇学术论文,13个省市自治区交流了体育改革的经验。现将讨论情况作一综述。一、改革是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苏联及民主德国的改革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在1988年冬季奥运会上受挫;夏季奥运会屈居第三,其体育强国地位岌岌可危。美国体育、舆论界呼吁改革。为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的中国体育是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田径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突破是中国体育全面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本研究以新时代田径运动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与我们存在的不适应为依据,探索新时代田径运动的创新路径,为推动中国田径运动改革发展提供顶层设计思路和理论支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从竞技田径、群众田径和田径产业三方面着手,得出新时代田径运动的新使命:服务强国建设新需要;勇攀田径竞技新高峰;打造田径文化新高地;促进田径产业新发展。在此基础对田径运动的创新发展路径作以探讨:建立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共建新队伍;挖掘内涵、培育文化,创办新赛事;竞技田径带动群众参赛新高度;偶像+田径=新时代群众田径新出路;借助马拉松火热势头引领田径运动新普及;田径产业价值链解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美国借尖端技术之力改进训练方法,在洛杉矶奥运会中一举夺得有史以来最多的83面金牌。而尖端技术水准不逊美国的日本,何以仍墨守成规,强使选手在落后、甚至错误的传统训练方法中枉自流泪流汗? 松井秀治(日本田径运动科委主席):究其原因,也许要归咎于体育科学必须与现场选手结成一体,始能生根、茁长,偏偏日本缺少这一类土壤。比如东京奥运会之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业余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大学生在业余田径训练中的运动损伤进行了调查,并对损伤在项目上的分布情况、损伤性质及损伤原因作了重点分析。大学生在田径业余训练和比赛中,不同运动项目受伤的情况各有不同。同时对其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使运动员与教练员明确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办法,从而提高田径训练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今世界级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当今世界级优秀田径运动员在亚类项群、亚类分组项目、专项和竞技能力归属阶段的年龄结构特征,旨在为田径项目的多年训练过程的合理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勇 《体育学刊》2007,14(3):101-104
对我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下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原因在于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后备人才乏人、地方体育管理决策层避重就轻思想严重、现行的竞赛制度减少了现役优秀运动员参加大赛磨练的机会、田径传统优势项目训练存在闭门造车现象、田径传统优势项目教练员执教水平的局限等。结合目前国内外田径发展趋势,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表明,田径运动是其它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它不仅需要其它项目所要求的身体素质,还直接决定着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世界竞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田径运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这是因为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高低和民族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故有“得田径者得天下”和“田径强国就是体育强国”的论断。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1980--2004年我国男子田径项目各单项每年的最好成绩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以期了解1980年以来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各单项的发展态势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有关体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荣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62-663
任何一个国家体育走向强盛,都应该是社会体育发展走向强盛的过程,在体育逐渐全民化之后,我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而在所有的体育项目当中,田径教学是基础,所以学校的田径教学是发展的基础,笔者就学校田径教学与社会体育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以百年奥运田径运动发展为背景,回顾了新中国田径运动介为运会竞争所取得的成就,探讨了当代中国与世界田径发展面临的困惑。认为80年代以来制约中国田径成绩进一步提高的订因素有:1)“全运”战略对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存在着负面影响;2)青少年训练过程中的拔苗助长现象严重;3)国内商业年度大奖赛次数过多、密度过大;4)奥运、亚运选拔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样,随着奥运商业化和职业化进程的加速,当代世界田径也正面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苏州市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现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从而为推动苏州市青少年田径训练工作的发展,迅速提高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继续保持苏州市田径运动优势项目在江苏省的地位以及寻求有关弱势项目的突破口,向高水平运动队输送更多的后备人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剖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论证法,针对目前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所出现的一些弊端作相应的剖析,探寻其深层次原因,认为要提高我国田径在世界大赛中的竞争力,必须加强后备人才的建设,提高基层训练的人才储备量;同时我国青少年训练比赛的制度亟待改革,应加强对运动员注册的管理以及教练员的培训;此外,竞技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应该成为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方向,但在目前尚不完善,需决策层的进一步引导调控。  相似文献   

19.
从浙江省第11届运动会看我省田径运动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第11届运动会是我省本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它集中反映了全省体育运动的水平。而田径则是运动的基础项目,是衡量一个地区体育水平高底的重要标准。通过本届运动会的田径比赛,基本反映了各地市的田径运动实力及后备人才的情况。通过研究分析本届运动会田径比赛(青少年部)的总体情况,并结合部分地市少体校的训练现状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推出了发展浙江省田径运动后备力量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4省运会;;田径运动;;后备力量;;优势项目;;选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江苏省第17届与第15届运动会高校部(甲组)田径比赛前八名成绩、破记录次数进行比较分析,江苏省第17届运动会高校部(甲组)田径比赛第一名成绩与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记录(以下简称:浙锦赛记录;记录更新截止2009年)比较分析,剖析江苏省高校目前田径项目的状况。找出江苏省的优势项目和劣势项目,为今后的高校体育训练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同时,提出了一些观点,供高校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