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端康成的成名及其代表作《伊豆的舞女》是川端高明创作技法成功运用的典范。以《伊豆的舞女》为研究对象,从背景设置、自然描写、肖像刻画、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以及结局设定等方面入手,可见《伊豆的舞女》的创作技法和一代文学巨匠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2.
《伊豆的舞女》作为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是以他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而创作出来的。虽然川端康成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他的实际创作又并非全盘接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想,而是在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继承并发扬了东方传统文化。他的名作《伊豆的舞女》,正是在汲取西方文学并将其溶化在日本古典的传统与形式中诞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曾以《伊豆舞女》获得纳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向以表现各种颇有特色的美著称。本文为此试论他所创造的这种美的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短篇小说《伊豆舞女》是当代日本新感觉派主要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该作吸收了西方现代派顿悟理论,又融汇日本的审美情趣,以敏锐的感觉,高超的艺术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本文仅论述其运用顿悟手法,在刹那间捕捉永恒的美的艺术意蕴,借以探索如何运用现代派艺术来反映东方传统美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其文学悲凉格调的形成与他的孤儿心态有很大关系。小说《伊豆的舞女》的主题表现了作者的自我人格。满足了川端对纯洁爱情和美好人情的渴望,是他对自己现实中得不到的温情与爱情的补偿性实现。川端早年扭曲的心理人格不仅影响了小说的内容,而且形成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风貌。心理描写是《伊豆的舞女》最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 ,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拥有超时空的艺术魅力。这部小说以一种精致细巧的艺术表现力 ,着意淡化情节 ,把文学性放在诗意的追求上。采用静态美来创造意境 ,以静写动 ,坦荡而又充满激情地倾诉心声 ,达到了忘实悟虚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作者用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为读者展现了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其通过文学语言构造的艺术世界和这种艺术世界所产生的魅力给了读者一份清新之感,把人们带人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  相似文献   

8.
付红妹 《沧州师专学报》2005,21(4):42-43,45
从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入手,结合小说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等等,分析了川端康成审美意识中的物哀之美与幽玄之美.并追根溯源,论证了川端康成的审美意识来自于他对日本传统美意识的传承,强调了川端康成的创作是植根于日本本民族的土壤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川端康成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创作了大量的女性文学,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柔弱而又坚强、美丽而又悲哀的女性形象。文章以《雪国》、《古都》、《伊豆的舞女》等作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为代表,结合日本文学的美学传统,从自然美、女性美和死亡美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川端女性作品中的唯美意识,并阐释了川端作品的叙事风格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0.
金宁 《林区教学》2014,(1):65-66
川端文学以日本传统文化为基础,吸收了西方现代文学中的表现技巧和手法,来表达日本民族独有的纤细而敏锐的感受,进而创造出川端文学所具有的独特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日本文学传统中独有的物哀和幽玄的美。因此,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始终具有着一种悲与美相交织的独特艺术底蕴。《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作品,也是奠定川端康成文学地位的重要基石,是他对自己文学基调的定位之作。这部作品描写了主人公"我"因孤独症而性格扭曲,却在与巡回艺人、特别是和纯真美好的舞女的接触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孤独得到治愈。可以说,《伊豆的舞女》是一首洋溢着喜悦和哀愁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11.
川端康成的文学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抒写日本民族所特有的纤细而敏锐的感受,从而创造出川端文学所具有的那种独特的、既传统又现代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日本文学传统中所特有的物哀、风雅和幽玄之美.本文通过对<古都>中自然描写的分析,力图揭示川端文学中的自然意象之美,探索流淌在川端世界里的东方美.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文学作家川端康成以《伊豆的舞女》、《雪国》、《千鹤》、《古都》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川端热",他是亚洲第二位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作家。他以新感觉表示传统美,成为新感觉派的不懈坚守者。通过对川端康成作品《伊豆的舞女》的情节、角色、主题等方面理解和分析,进一步研究川端康成的文学式特点,再一次解析川端的文学基调。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主题的层层叠加构建了川端独特的文学基调。  相似文献   

13.
刘雪宁 《考试周刊》2011,(47):22-23
川端康成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融合了日本文化最深层的东西和西方文化最广泛的东西,形成了独特的美意识。本文以《伊豆舞女》为例,分析其中的美意识。  相似文献   

14.
川端康成的文字总是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愁,如绵绵的梅雨,挟着清风,在醉人的鸟语花香中吹来,触摸着脸庞,凉冰冰,湿漉漉。《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他用细腻而洒脱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清丽、诗意又夹杂着淡淡哀愁的图画,让人忘了这是一篇小说,仿佛一切都是现实的存在。小说中的“我”是一个独自到伊豆旅行的大学生,在旅行中遇见了一队巡回演出的艺人。“我”被其中一个舞女吸引,于是与他们结伴而行。在旅途中,“我”感受到了舞女的纯真和清雅,对她产生了朦胧的爱恋,而舞女也觉得“我”“真是个好人啊”,于是格外地依恋“我”。…  相似文献   

15.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午6月24日生,出生在大阪,日本著名小蜕家。父亲行医,在川端两岁时因患肺病过世,一年之后,母亲也病故了。川端自此和祖父母相依为命。川端7岁那年,也就是他刚刚上小学那个秋天,祖母又过世了,又聋又瞎的祖父是他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他16岁那年,这唯一的亲人也离开了人世。川端成了彻彻底底的孤儿,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不幸的遭遇使得川端形成多愁善感、固执多疑的“孤儿习性”。他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有这么一段话:“我都20了,由于孤儿脾气,变得性情乖僻。自家一再苛责反省,弄得苦闷不堪、抑郁小舒,所以才来伊豆旅行。”  相似文献   

16.
《雪国》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是一个里程碑,也是代表昭和十年的名作之一。《雪国》对于作者来说是第二部《伊豆的舞女》。这两部都是以旅行为题材的作品。均是以主人公在旅途中邂逅的女性为开端展开了故事。本文通过对川端康成的代表力作《雪国》中的两位女主角音容笑貌、出场以及结局设置的对比研究,窥探了川端文学独特的消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1926年,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发表了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自此以后,美丽动人的舞女熏子与我的初恋故事,感动  相似文献   

18.
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的作品主调虚无、哀伤、悲悯,又极尽含蓄蕴藉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深深的禅意,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宁静的禅境。本文拟以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为例,从生即是苦、虚无之美、物哀之美、幽玄之美几个方面来分析贯穿川端康成作品的佛禅精髓。  相似文献   

19.
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受到广泛重视。以川端早期作品《伊豆的舞女》为对象,从结构、人物、语言、文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例解,以期对川端文学的特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20.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前期小说创作的名篇之一。在这里,他以“物哀”之笔,饱蘸伊豆风情写下了一个凄婉含蓄而又朦朦脆脆的青春爱情故事,其间不渗透着日本古典的审美意蕴。作者于温柔的伤感、波波的哀愁中不懈地寻找其精神家园。浓郁的审美意识流淌于作品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