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新闻要注重社会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琳 《新闻采编》2000,(6):13-14
社会新闻,概略地说是指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和社会风气的一种新闻体裁。因为社会新闻大多发生在市民身边,如救死扶伤,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等,它们往往很具体、很典型,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一定范围内,能引起读者的特别关注。把它报道好了,往往能产生很好的舆论教育作用。近几年来,社会新闻的报道比重日渐呈上升趋势,而如何才能把社会新闻报好,让上头、下头都满意,也就成了一个需要大家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关社会新闻的定义,业界和学界虽然至今未有公认的统一说法.但在社会新闻的内涵上取得了基本共识.即社会新闻是关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近些年来.社会新闻以其报道范围广、题材内容丰富、与公众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许多媒体把加强社会新闻作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3.
詹爱华 《新闻窗》2006,(1):50-51
在社会生活热点纷呈,社会新闻不断涌现的情况下,作为新闻传媒的报纸,热点问题的报道也呈现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态势。但是,报纸要真正做出读者欢迎,并符合方针政策要求的热点新闻报道,就必须掌握好热点新闻报道的尺度,充分注意其真实性,把握其本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热点报道的群众性和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热点新闻报道的“度”上把好关,达到弘扬社会主旋律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俗称“八小时以外的新闻”。它不受行业局限,是侧重于报道社会上或自然界中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起读者某种情感、富有情趣的新闻。新闻贵在一个新字、重在一个“快”字。好的社会新闻,不仅能反映出时代特点和社会生活气息,还能给人以某种启迪,引导人们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5.
王静 《新闻传播》2009,(11):113-113
一条好的社会新闻,往往会使受众产生二次传播、或争相评说的欲望,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新闻中细致、真实能打动人心的细节。  相似文献   

6.
张霞 《河北广播》2006,(4):88-89
什么是社会新闻?从内容上分它应该属于对新闻进行分类的一种形式。由于它往往以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趋势等为报道对象,因而其报道视角具有直接、鲜明的贴近性、社会性和独特性,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广泛、平易、生动、警示、启迪、趣味性强和人情味浓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陈稳 《视听纵横》2005,(4):84-85
什么是社会新闻呢?在不同时期,新闻界对社会新闻的理解是不同的。十多年以前,社会新闻是指发生在社会上的新闻,确切地说,就是发生在街头巷尾、市民生活中的新闻,题材不大,社会意义也不大。随着媒体对社会新闻认识的不断深化,民众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代社会新闻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新闻,是贴近生活、思考生活、服务生活的新闻,  相似文献   

8.
王浩  金鑫 《新闻传播》2007,(6):63-63
我们身边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社会新闻,如灾难事故、好人好事、感情纠葛、官司纠纷、奇异现象、生活变化等,采访并报道这类新闻,让市民们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是社会新闻记者的职责所在。所谓社会新闻深度报道,就是在反映客观事件的时候,不仅仅是采取感观的形式,更重要的是采取思维的形式,透过现象说本质是此类报道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邱沛篁 《新闻界》2001,(4):39-40
由于社会新闻总是同人们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新闻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强烈的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加之它往往通过真人真事、具体情节和潜移默化的方法来表现事实和思想,因而很受受众欢迎。正因为如此,它对于传播与建设先进文化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播信息,宣传法制,鼓舞人民创建两个文明。社会新闻发生在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分散在社会组织的各个细胞,因而它能够最及时地传递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社会信息,把人们密切关心的事情告诉…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的一种新闻题材,报道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生活贴近、利益相关、情趣相连.因而博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搞好社会新闻报道也就成为当今党报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受众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柳萍 《青年记者》2006,(24):47-48
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同人们息息相关。对其有选择地、适时地加以报道,是党报应该负有的重大社会责任。社会新闻报道与政治、经济以及法律或其他报道一样,应当起到伸张正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党报报道社会新闻不是一味地争抢读,而应当是用理性思维增加社会新闻报道的深度,把社会新闻报道推向一个较高的层次,使之能给人以理性的分析与思考,从而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2.
细节的重要性 一个好的细节往往胜过长篇的议论、大段的描写,尤其在富有人情味的社会新闻中。在写人物报道的新闻时,细节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人、披露一个人心底的秘密,同时也最能打动人;在写事件性新闻时.细节的描写也最能使事件的表述清晰明确,增强事件的逻辑性.让人看完后既能清楚明白地了解事件,又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严肃的政要部门或机关人员把它称为"八小时以外的新闻".现阶段社会新闻的价值观改变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新闻的报道,充满了暴力、血腥、色情与性、凶杀、矿难等,给社会生活带来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4.
热线新闻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往往是市民最爱看的新闻类型之一。因此,热线记者不仅要注重迅速、客观的报道,还要注重挖掘其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彭宁 《记者摇篮》2004,(7):45-45,42
对社会新闻的定义,有多种叙述,反映了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但基本要义是相同的,即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为报道内容,这类新闻具有社会性强、人情味浓、可读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冀平  王罡 《新闻知识》2005,(12):56-57
社会热点类新闻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引起各级领导重视,社会极大关注,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有时看似一个很小的事件,却能引发出很大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与稳定。陕西日报社会法律部在报道这类新闻时,始终坚持自己原则,那就是“关注热点,绝不盲从”、“适时出击,引导舆论”、“明确职责,押樨重点”。  相似文献   

17.
傅洪波 《新闻前哨》2003,(12):59-59
哪里有社会生活,哪里就有社会新闻。作为驻站记者,如果我们能跳出琐碎的工作性报道或成就性报道,把眼光转向丰富的社会生活,就会发现一个社会新闻的“富矿”,不再会有新闻资源匮乏之感。 提起社会新闻,有些人不屑一顾,认为无外乎车祸火灾、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吸毒贩黄、卖淫嫖娼、偷盗抢劫、打打杀杀之类,只不过供人消遣、博人一笑而已。实则不然。只要我们注重积累,深入观察思考,在挖掘深度上下功夫,善于发现新闻事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照样能在社会新闻报道上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8.
甘社会 《新闻世界》2008,(12):43-44
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报道,俗称“八小时之外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可分为正面的、负面的两大类。正面社会新闻的传播,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负面社会新闻的泛滥。则会消磨人的意志,甚至引入误入歧途。社会新闻的报道,存在着一个度的把握问题。一、社会新闻的采写社会新闻的采写.  相似文献   

19.
王霞 《新闻传播》2010,(8):106-106
作为社会主流媒体的党报因其特有地位.具备较大的舆论引导力和有效性.而党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新闻,因此对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进行尺度合理的、适时的报道,是党报肩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尺度把握得当的社会新闻能起到伸张正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而尺度把握不当,理性思维不够的社会新闻则会适得其反,对社会的舆论导向起到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新闻是为区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性新闻而提出来的。它主要是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以及各种奇闻轶事的报道。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兴趣.并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