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整顿和规范中国证券市场的核心是真正实现公平原则。道德是制度安排的基础。一个能够贯彻“三公”原则的、规范的证券市场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需要一支有力的执法队伍,同等重要的是需要市场主体具有良好的法律信仰和道德信守。防范与化解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的途径是德法融合、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重树市场主体诚信的道德理念,发挥道德与法律的各自优势,形成制衡机制,以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良性互动来维护证券市场的正义与秩序。  相似文献   

2.
利润追求的最大化和利益占有的利己性是市场经济的道德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崭新的经济模式,从根本意义上说,就因为它是一种道德经济,道德是内在地通过市场主体行为和道德调控参与市场经济运作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参与市场的个体实行自我节制原则、诚实信用的道德契约原则,以及对市场经济总体运行的合目的性道德立法原则进行道德调控。  相似文献   

3.
市场是有效率的,但也是有缺陷的。市场有时会“失灵”,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要克服市场“失灵”,避免市场的负面效应,就必须有政府的宏观调控与道德的内在协调。道德作为一种主体行为的自律性调控机制,可以补充市场调节之不足;优化政府调控的效应,提高市场配置的效率,引导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巫建忠 《文教资料》2006,(11):109-110
当前,在市场经济实践中频繁涌现的法律不及道德无力的“无政府”秩序混乱现象,事实上已经给传统的法律与道德社会调控角色及其机制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现行的道德与法律角色错位症结及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道德”与“法律”出发,提出构建合理性的“道德”与“法律”调控机制,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与法律合理性角色及其构建予以一定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之初小心翼翼绕过去的问题,又以更紧迫、更复杂的形态重新凸显在中国人面前。我们的市场经济改革将走向何方?根据市场经济的无情逻辑,我们的改革必须在认真进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政府与人民二者之间的“抚养关系”问题;私有产权的宪法保护问题;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市场主体的理性素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致使社会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非理性行为,经济领域尤其猖獗,产生种种弊端,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如何克服这种非理性的状况、塑造和提高市场主体的理性素质、促使其行为合理化、理性化是当务之急,可从四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其次以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振兴弘扬理性,再次熟悉并精通法律,增强法制观念,以法制的健全推进理性素质提升,最后要以人文精神重建提升市场主体的理性素质。只有市场主体理性的素质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全面应对入世,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墨子义利观的特点是尚利与贵义。尚利贵义,以功利作为义的内容和本质,把义作为功利的道德形式和实现途径,实现义与利的统一。社会主久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要求市场主体(“经济人”)必须以求“利”来谋求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主体(“经济人”)必须遵从特定的道德原则“义”,以“义”作为实现“利”的手段,做到“兼相爱,交相利”,义利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义”的引导下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步深入,经济的良性运转越来越需要与之相对应的市场秩序。本文对市场秩序的内涵从理论上作了界定和阐释,提出既必须以市场自发竞争机制为基础,又必须有国家的干预调控,并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法律、规范等。文章在此基础上引发出三点启示,即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市场秩序时,要注意规范政府行为;培育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注意“路径依赖”问题。  相似文献   

9.
道德觉悟作为沟通自我与道德的桥梁,为道德发展提供根源力量。其具有独特的生成架构,即依托于天赋道德感,以道德感知的内容为加工物料,对其进行理性觉解。通过感知、觉解以及觉悟的联动,达至道德的理想境界。道德觉悟的缺位招致道德教育理念上“知识人”僭越“道德人”、进路上滞于他律以及结果上退守伦理底线的三重困境。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教育本身予以匡正。籍由道德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敏感性、助推理性认同,并且把握道德机缘从而消解困境,达至道德觉悟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0.
集体主义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道德,要用集体主义道德去规范指导市场主体的行为,引导市场经济走向规范化、伦理化,压制市场经济的道德负效应。然而,集体主义道德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承认个人利益,为实现个人价值、个人自由开辟广阔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人们的经济活动表面为经济主体有目的的理性选择,在目的的领导,主查对工具理性(经济理性)的追求,伦理学的价值在于拓宽主体的目的的领导,从而实现经济理性与道德理性的统一。市场经济本身有“失灵”的时候,这为伦理学充分发挥其作用留下了空间。市场经济是理性世界和非理性世界的合体,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因素也决定了伦理学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一、市场经济与道德理性市场经济与道德理性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大量的讨论和道德认识中,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市场经济对伦理建设而言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有利于增强人门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又容易滋生或助长唯利是图、见...  相似文献   

13.
从市场主体的逐利性看道德及其建设张其学一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有一个假设前提:人是理性的、利己的经济人。经济人在进行活动时受着个人利益的驱使,他要满足的是自己的功利欲求,个人奋斗和自由竞争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这样,市场经济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对政府及政府成员、经营者、消费者三个市场主体又有相应的市场经济伦理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社会基础,它既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必要性,又为两者结合提供可能性,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首先就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和道德体系,其次是运用法律和道德手段规范调节市场经济行为,最后还要加强市场主体的法制与道德的培养教育。  相似文献   

16.
政府失灵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干预所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公共选择学派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提出了“政府失灵”理论。并详细分析了政府失灵的表现和解决对策,认识这一理论成果,对我国政府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功利主义”道德观与市场经济制度的相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市场经济良好运行需求的“功利主义”思想没有得到正当性明确,由此引致的道德价值观混乱和政府在道德维护方面的角色定位不当是造成我国道德问题的两个根本原因。在我国由计划经济承认道德自律论转变为市场经济承认道德他律论的前提基础上,建立市场经济需求的“功利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同时,政府承担起竭力维护“功利主义”思想的角色,是根本解决我国道德问题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理性的学术自由是真正的学术自由。理性缺失造成学术自由的失范:过度干预学术自由导致学术责任失范、不合理的学术评价制度导致学术道德失范、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导致学术文化失范等。理性是学术自由的限度和保障,需要从学术自由的三重理性即学术责任理性、学术道德理性和学术文化理性三个维度分别明晰学术自由的目标限度、伦理限度和精神限度。政府、学术组织和学术人的理性是捍卫学术自由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19.
一、热点概览 “有形的手,无形的手,手拉手,朝前走。”这是人们对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形象描述。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经济的调控,如美国罗斯福新政、新中国初期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等,对规范当时的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拜金主义”的影响,市场法规的不健全,滋生了一系列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现象。从国家调查统计的资料显示,目前市场秩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行为无序;二是市场交易行为不规范;三是市场主体准入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规范市场秩序,2001年国  相似文献   

20.
诚实守信虽然只是立身做人的起点和出发点,然而,正因为有这样的起点和出发点,其它一切高尚道德的发生和发展才有可能,它是立身做人的道德基石,它决定着道德性质和走向。法律虽然能对市场主体的“利己心”起到限度作用,但市场主体利己心内在的限度最初并不在法律那儿,而在道德那儿;高尚的道德规范对市场主体的利己心并不能够起到限度作用,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对市场主体的利己心才能起到限度作用。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体现了对以往道德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抓住了当前道德建设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