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薇 《记者摇篮》2009,(9):25-25
新闻现场的重要性 摄影记者既要拍摄新闻,就要到新闻现场,新闻现场就是摄影记者的第一工作现场,只有现场感强的新闻图片才会有感染力。现场新闻,也称“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等,是记者用耳闻目睹的第一手材料拍摄或写成的新闻。它以鲜活生动、真切感人的事实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2.
每天,世界上发生的新闻事件浩如烟海,每个人可能接受的新闻却极为有限。在新闻信息和新闻载体都极大丰富的时代,新闻传播已经由“卖方市场”不可避免地向“买方市场”转变。要想让你的新闻引起别人注意,让别人阅读并记住你的新闻,就不能不重视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3.
新闻与事实     
张连城 《中国广播》2006,(12):73-74
在新闻采访与新闻编辑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即:新闻与事实。这不仅是一个新闻业务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政治舆论导向问题。众所周知,新闻的概念和定义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事实是第一的,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报道)。新闻引导着人们调整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正确地舆论促进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新闻记者和新闻编辑肩负的是一项特殊的社  相似文献   

4.
不少新闻编辑往往重视新闻的审片流程而忽略了编辑技巧对新闻时效性的影响.而新闻编辑技巧对新闻播出安全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强化编辑技巧,在保障新闻政治合格的基础上更好地保障新闻及时有效地播出。以实现新闻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5.
新闻价值观念与新闻价值创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传播“传播什么 ,怎样传播 ,为谁传播” ,都会受到新闻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新闻价值观念决定着新闻价值创造活动的主导方向 ,决定着新闻传播的目标追求和理想境界 ,新闻价值观念也是新闻主体用来选择和衡量新闻价值客体的标准 ,是新闻主体新闻活动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姚蓉  王宁 《报刊之友》2013,(10):56-57
新闻的标题是对内容的总括,突出新闻重点和亮点,然而,当新闻遭遇娱乐的时候,娱乐新闻的标题便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娱乐新闻的标题日显失实,受众怀着猎奇的心态看娱乐新闻,媒体就拟定夸张的标题来吸gI目光,这一恶性循环导致了娱乐新闻的内容日益空洞,所谓的娱乐成了一种夸大造假。然而就其本因还是娱乐新闻本身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新闻与事实     
新闻来自事实,但事实本身并非新闻。新闻是传通过程中的讯息,而非物质实体。事实变成新闻需要经过传通过程。传通需要传者与受者。事实是新闻的客体,传者与受者是新闻的主体,我们要从主客体的关系中研究新闻属性。(一) 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怎样? 新闻来源于事实,但是,事实(?)新闻。从本体论来说,新闻来源于事实,事实  相似文献   

8.
新闻职业化与行业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职业是社会的产物,而新闻职业道德是社会一般道德新闻职业化的产物。新闻自律机制的依据是新闻职业道德;新闻行业内自律能够从行为源头对新闻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持续监控,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实现较好的监控效果,并保障新闻行业的内部秩序和长远发展,避免他律造成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新闻主体和新闻活动构建了新闻的整体图景,新闻是所有活动主体共同构建的成果,不仅仅是简单的新闻传播者主观反映客观新闻事实的产物。从活动者一方来看,一定的社会整体新闻图景,就是由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收受主体、新闻控制主体共同塑造的结果。本文在此以新闻主体性报道为基点,讨论地方新闻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赵黎 《新闻爱好者》2012,(15):92-93
至少在20年前,新闻事实与新闻策划谁是新闻之魂这个问题,根本就不能称之为问题,当时的新闻从业者对新闻策划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在新闻实践中进行运用,新闻事实是毫无争议的新闻之魂。而在今天,各种各样的新闻策划大行其道,甚嚣尘上,就连对新闻策划不甚了解的普通市民都能对新闻策划指指点点,于是这才有了新闻事实与新闻策划谁是新闻之魂之争。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对新闻事实与新闻策划有全面的认识。说到新闻事实,就要弄清什么是新闻。所谓新闻,公认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决定新闻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1.
《新闻导刊》2009,(5):27-27
新闻报道仅仅在立场、倾向和意见层面存在片面性,没有割裂、扭曲、破坏新闻事实,可称其为是“新闻片面”。片面新闻的根本特性是新闻事实的片面性,而非纯粹的立场、倾向和意见上的片面,也就是说,新闻事实作为新闻的根本属性在客观性和真实性上遭到质疑,片面新闻依据的新闻事实不客观、不全面甚至是失实的,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新闻表现形式的变化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报纸上,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新闻表现形式有了许多与传统习惯不一致的“命名”,诸如热点新闻、冰点新闻、背景新闻、非常新闻、娱乐新闻、趣味新闻、京味新闻、汉味新闻、体验新闻、精确新闻、调查新闻、谈话新闻、话题新闻、滚动新闻、批注新闻、比较新闻、解密新闻、档案新闻、预告新闻、预测新闻、观点新闻、感受式报道、自述体报道、日记式报道、幽默性报道、实录性报道,等等。  相似文献   

13.
新闻背景是新闻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记者对于新闻背景的运用与寻找其正确来源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新闻背景的来源有多个渠道,本人试图从图书馆一个层面,探索新闻背景的来源,试图引起新闻从业者对其的思索。  相似文献   

14.
我与《新闻与写作》相识仅有一年多的时间,颇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作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新闻与写作》给读者的指导和服务帮助显而易见。我从事新闻写作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15.
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预测性新闻、深度报道是一组联系非常密切,但在内涵、外延关系方面极易产生混淆的概念。解释性新闻、新闻述评、预测性新闻均属深度报道范畴。解释性新闻与新闻述评是并列关系,与预测性新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民生问题,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本文探讨如何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和谐社会为新导向,提升和完善民生新闻,使其在社会传播中发挥更大正能量。一、关于民生新闻何谓民生新闻?所谓民生新闻,就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它既是一种新闻形态,也是一种新闻态度,  相似文献   

17.
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核心和灵魂,是新闻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但是近来新闻业内外的种种现象表明新闻真实性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新闻不是不真实,而是受众不相信。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更多复杂的不可抗力,甚至成为新闻从业者的习以为常的套路和范式:新闻框架现象使新闻无法摆脱偏见、新闻写作直接引语的缺失等等,都是造成新闻可信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闻线人的出现催生了许多法律问题.新闻线人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或新闻信息动机的复杂性,导致了新闻传播活动的多样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新闻侵权中新闻线人权益保护的复杂性.新闻线人的权利与义务逻辑地包括在宪法原则之中,其基本权利与义务包括:新闻信息知情权、新闻信息传播权和获取报酬权.但是.新闻线人的权利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与规范,新闻线人必须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必须维护他人人格权.  相似文献   

19.
周连山 《报刊之友》2012,(10):122-123
新闻图片常常既有情节又有细节。情节与细节共同成就精彩的新闻图片。长期以来,新闻摄影界研究新闻图片的细节较多,而关注新闻图片中的情节较少。本文通过几幅获奖新闻图片入手,来进一步探究新闻图片情节与细节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广电新闻也受到影响,所以针对这一现状应当对广电新闻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本文主要研究广电新闻采访与编辑技巧上促进广电新闻的发展。广电新闻具有网络媒体没有的画面与声音相结合的独特优势,在广电新闻中主要是利用新闻内容与现场采访者互动,提高新闻内容的有趣性,因此新闻采访和编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电新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