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肥胖发生率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学生肥胖发病率原因及肥胖知识知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学习效率。方法:对本校初一年级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1、中学生肥胖发病率较高;2、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社会观念和环境的不良影响;3、中学生肥胖知识知晓率低。结论: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调整膳食结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降低肥胖发生率和减少肥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试验目的:探讨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对本市肥胖初中生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肥胖中学生48人,随机分成对照组、极限有氧运动组、平衡膳食组、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组。对照组饮食既不调整也不运动,平衡膳食组进行饮食调整,但不运动;运动组侧重于极限有氧运动,饮食不做调整;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组在运动的同时给予饮食调整。第六个月底测试男生1000m、女生800m、立定跳远、座位体前屈、50m。结果:至试验结束,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组的1000m(男生)800m(女生)、座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生50m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且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对肥胖中学生运动成绩的影响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试验目的:探讨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对本市肥胖初中生运动成绩的影响。方法:肥胖中学生48人,随机分成对照组、极限有氧运动组、平衡膳食组、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组。对照组饮食既不调整也不运动,平衡膳食组进行饮食调整,但不运动;运动组侧重于极限有氧运动,饮食不做调整;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组在运动的同时给予饮食调整。第六个月底测试男生1000m、女生800m、立定跳远、座位体前屈、50m。结果:至试验结束,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组的1000m(男生)800m(女生)、座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男生50m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且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平衡膳食极限有氧运动对肥胖中学生运动成绩的影响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学生肥胖症发病率、原因及对肥胖知识的知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学习效率。方法:对本校初一年级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1、中学生肥胖症发病率较高;2、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体育锻炼、社会观念和环境的不良影响;3、中学生肥胖知识知晓率低。结论: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调整膳食结构,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降低肥胖症发生率和减少肥胖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况自然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6):97-98,128
目的:调查某中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膳食行为,为更好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学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数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但有一定的健康饮食意识。女生的营养知识及行为优于男生;县城学生优于农村学生。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中学生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正确指导中学生改善膳食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量表》对上饶市中学生进行调查与实验研究,通过八周有计划的排球运动对肥胖高中生进行体育干预的相关研究,以分析肥胖中学生与正常体重中学生在学业压力上的差异,探讨有规律、有计划的体育锻炼对学业压力状况改善的影响,为改善肥胖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玉娟  李立  王洪泱 《考试周刊》2014,(12):117-118
文章通过对石家庄市第一中学、第五十四中学、四十三中学这四所中学的学生的调查,发现中学生肥胖检出率为76.9%。少量运动组OR值0.61,多量运动组0.48;多运动使肥胖的风险降低;即使运动量较少,但仍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运动不足仍是导致中学生肥胖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饮食健康状况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以中国营养学会在200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学生健康课程标准作为测评的内容和目标依据,以SOLO分类理论为技术路线,以学生的饮食观念和饮食行为为内容的饮食健康状况调查表明,中学生健康饮食意识较为缺乏,普遍存在不合理饮食行为.学生的健康饮食知识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偏食情况严重.相关部门应重视中学生健康饮食行为的培养,针对不健康饮食行为开展有效的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了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生活行为方式、环境、神经内分泌和体内某些细菌等等,并根据这些因素对肥胖的不同影响,提出通过采取改善青少年膳食结构、增加运动量以及养成良好生活行为方式等预防与纠正措施,最终减少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行为及运动情境动机的关系,对996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行为与运动情境动机及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相互之问具有较强的预测度,运动动机和自我效能是影响运动行为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阶段,面临紧张的学习和生活,合理膳食的科学理念与体育运动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运动与膳食营养对运动人群改善生理功能、提高运动能力、防病保健和治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校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膳食营养结合方面缺乏合理的营养指导和健康意识,使健身者不知道采用何种方式来补充身体中所需要的营养,无法保证最佳的健身效果。为了普及我校学生的运动与营养的健康知识,提高运动与膳食营养之间的搭配意识,从思想上改变我校学生对运动与膳食营养的价值观念,力求使健身者养成合理的膳食和运动健康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生物学知识,从分析中学生的营养特点出发,结合本地区中学生营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对中学生进行合理营养的重要性,只有坚持合理营养、科学膳食,才能有效地发挥营养作用,促进健康和满足生理活动及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13.
营养是否足够以及食物摄取是否适量是影响人类健康生存的重要条件,身体营养状况好坏与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联系。中学时期,人体各个部位都在加速生长,各项身体系统都在完善和成熟,如果营养不均衡就会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智力和体能发育,这个时期是生命中长知识和长身体最为重要的时刻,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较快,因此所需要的营养素和能量也比成年人高,所以,这个时期中学生要注意饮食,按时吃饭,保证营养均衡。同时,在夏季中学生也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饮食和锻炼足够,这样才能促进身体生长发育。本文针对夏季中学生运动营养与健康饮食优化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夏季中学生体育运动与膳食营养存在的误区,在此基础上对夏季中学生运动营养以及健康饮食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设计和优化,希望能够促进中学生身体健康,促进我国人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通过知识教学发展学生的能力,如何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引导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研究发现,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运动技能的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肥胖给现代人带来的危害,引起肥胖的原因。文章认为,掌握科学有效的运动方法,加之良好膳食习惯,最终达到减掉多余脂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肥胖已发展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肥胖患病率以非常惊人的速度在各国蔓延,大学生肥胖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关注肥胖大学生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参与运动康健行为的肥胖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康健动机、康健形式、运动康健内容(项目、强度、时间、频率)及运动康健误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肥胖男女大学生参与运动康健行为的主要目的基本一致,主要是增强体质、减肥等。但出现了健身方式和运动量安排不当等一系列运动康健误区。这对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康健生活,科学进行康健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国兴 《考试周刊》2011,(41):131-132
运动参与动机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的运动参与行为。本文通过对昆山市10所中学的500名参与篮球运动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昆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的现状及不同背景下参与动机的差异性问题,旨在帮助社会、家庭、学校对中学生运动参与动机有更确切的了解,提高昆山市中学生运动参与动机水平,引导更多的中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  相似文献   

18.
儿童肥胖的遗传、环境机制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一系列重要科学实验资料的分析,阐明了儿童肥胖的多基因遗传机制及多食少动导致能量过剩与脂肪积累的环境机制,提出了“控胖促高”、“均衡低脂的膳食”、“常有氧运动”和“慎用减肥药”等儿童肥胖防治策略,并对儿童肥胖症基因治疗的研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人类环境行为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密切相关,探讨人类尤其是中学生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普遍性规律,提高其环境行为水平,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全民参与保护环境的基础。基于江苏南京、连云港五所学校的初高中学生样本,探讨前人研究得出的环境知识、环境经历、环境态度、环境信念、社会政策五个影响因素对中学生环境行为作用的普遍性。以每个学校的整体样本数据为单位运用偏相关分析,发现环境经历对中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其作用机制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学校特殊因素的干扰。而环境态度、社会政策、环境知识和环境信念四个因素对不同学校中学生环境行为的影响是否有显著性则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检验中学生环境行为与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量化各因素对中学生环境行为影响的总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对中学生肥胖状况进行调查,同时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出学生的肥胖状况。找到中学生肥胖的原因,总结出肥胖的危害,提出合理的适合中学生的减肥方法,为中学生的健康减肥减脂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