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三个关键:一是思维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直接影响到说话的条理性与适应性。也就是说,只有脑子里想得清楚,说话时的语言脉络才能清楚。二是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即善于运用不同的音调和讲话的节奏,表达出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并使说话的音色清晰、优美。三是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即能够在讲话的一瞬间准确地选词造句,组织语言进行连贯的口头表达。抓住这三个关键进行有步骤的训练,有利于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在安排读写训练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口头表达训练。  相似文献   

2.
在培养初中生俄语听说能力的过程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一、听:多听标准的有声教材。创设俄语语言氛围1.多听多看课文的录音带和录像带在教学中先讲语音语调,然后播放录像带,坚持每课录音必听、录像必看,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边记忆背诵。老师尽量多说俄语,少  相似文献   

3.
廖雪花 《湖南教育》2005,(16):29-29
一、运用录音、录像,增强语感和说话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应督促学生多读、多说,多听录音磁带。首先,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感受语言是英语听力训练的基础。我们接触的每一个句子都有它的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节奏等,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多听、多说,语言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就能出于口、入于心。学生只有在听音朗读中形成语感,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说出并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其次,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朗诵、表演、欣赏歌曲等。如“Fourteen Birds”中写的是一个谜语,我抓住学生喜欢猜谜语的特点,打开录音机,让学…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听话说话能力,通过语言的听说训练,形成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听说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提高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和敏捷性。 在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中,幼儿词汇贫乏,语言不清晰。当他进入一年级后,一方面扩大了交往范围,在对老师和同学的模仿过程中达到新的语言水平;一方面在从拼音到字词再到句段的逐层渐进的训练中提高说话能力。由于小学语文基本功呈螺旋式上升,所以一年级的说话训练就成为今后由简到繁的表达能力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张雪 《凯里学院学报》2001,19(5):106-106
为学生朗读,是介绍优秀作品,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言感知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朗读时,要掌握朗读技巧,有声有情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
口语交际课是以训练学生听说能力,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为任务的一种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具体地说,口语交际能力是在交谈、演讲和论辩等口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根据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任务,切合特定的语境,准确、得体、恰当、生动地运用连贯和标准的有声语言,  相似文献   

7.
为学生朗读,是介绍优秀作品,.帮助学生学生语言,培养语言感知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在朗读时,要掌握朗读技巧,有声有情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8.
黄奎 《新课程研究》2009,(12):162-163
听说能力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点培养目标,对于他们打下学习语文的基础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从教材中挖掘说话训练因素。进行说话训练的培养、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利用文中的插图,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根据课文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根据一些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成语的特点,进行听后复述,培养听说能力等六个问题,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听说能力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重点培养目标,对于他们打下学习语文的基础非常重要。本文论述了:从教材中挖掘说话训练因素。进行说话训练的培养、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利用文中的插图,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根据课文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根据一些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话、成语的特点,进行听后复述,培养听说能力等六个问题,对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常言说:“眼睛会说话”。这是因为眼睛的神态变化,即眼神的变化能表达各种各样具体、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有时能传递有声语言和其他肢体语言无法传递的信息,它是一种微妙而神奇的交流与表达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小语教材系统安排了口语交际训练内容,看图说话作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该模式的构建是以系统论为指导,以目标教学理论为依托,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在多向交流、双向互动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说兴趣,提高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进而为提高学生全面的语文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作为学习的一种手段,"听"是掌握英语的必由之路。学习说话、学习发音都离不开听。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而说是口头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说的能力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听说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和提高读写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听说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来学习语言"。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特别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  相似文献   

14.
黄擎擎 《成才之路》2012,(18):48-48
职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教学目标任务,更是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指标。听说能力是基于语言信息输入和转化生成基础上而形成的语言学习表达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应注重语言思维感知、情境表达交流、综合发展运用等方面,能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听说为课程教学重点,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元探究能力,满足学习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初入学的儿童处在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但他们受知识、思维等多方面的限制,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常常词不达意,尤其是不会运用语气、语调的变化和语言的顿挫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针对这一特点,只要适当使用有声教材,借助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就能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在字、词、句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运用视听媒体进行说话训练 字、词、句是阅读和写作的奠基石。在字、词、句教学中可以运用视听媒体,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如教学生字“诚”和“城”,首先用复合投影片打出学生已掌握的“成”字,再分别打出“讠”和“土”让学生区别扩词。诚:诚  相似文献   

16.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它主要是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的一种活动。在小学阶段,做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加强训练,培养学生有感情、有礼貌地说话,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一种眼、耳、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音综合活动.它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能再现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起到教育人、感染人的作用.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确切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一种课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可见其教学兼有综合性和规范性的要求,在规范口语表达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听说习惯。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阅读教材里的文章的目的,本质上不在于获得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本身,而是这些文章在传达信息的时候所产生的“如何传达信息”的信息.《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这样界定的:“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本真追求是发展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只关注“写什么”就会弱化阅读教学的语文属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表达的过渡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求知欲比较强,模仿能力也比较强,所以由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因素的决定了这一阶段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进行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