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成语大比拼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竞赛活动,使学生了解部分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智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让学生多读一些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准备成语故事、歌曲、相声、小品等,把学生分成四队,每队基础分为100分。活动过程:开场白: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一项又刺激又好玩的成语大比拼(板书:成语大比拼)在活动中有一道道具有挑战性的成语智力题,我们要说、要唱、要跳、要演、更要动脑。希望同学们积极表现。好!我们开始!一、讲一讲,讲成语故事请每队的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通过新编成语故事 ,丰富学生的想象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习惯 ,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学准备 :召开成语故事会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前些天 ,同学们的成语故事会开得很好 ,很多同学讲得有声有色 ,并且理解了很多成语的含义。今天 ,我们将进行更有趣的 ,也是有关成语的教学 ,那就是要求大家新编成语故事。 (板书标题 :新编成语故事 )二、教学活动过程及要求1 提出新编成语故事的要求 :①可以改变故事的情节 ;②可以改变故事的本来含义。2 说一说“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故事的含义。3 启发思维 ,全班同学自由接编《新编狐假虎威》。4 …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阶段,成语故事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成语故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讲授人生道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关注成语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一、成语故事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激发学习兴趣。成语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字数虽少,可是表达的含义却十分深刻。而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中,很多成语都很有趣。在小学教学中多讲一些成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  相似文献   

4.
《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课题本身就是一个成语。这篇成语故事含义比较深刻,教学时要使学生理解成语内容,领会成语所包含的意义,从中进行句段的训练。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法。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活动复习巩固所学成语 ,从理解成语意思中受到思想教育。2 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表达、记忆和运用成语等方面的能力。3 通过朗读、表演、游戏、讲故事等形式 ,巩固并拓宽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运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活动准备 :教师 :1 成语故事动画片和录音带 ;2 成语游戏幻灯片。学生 :1 收集成语和成语故事 ;2 排练《揠苗助长》和《掩耳盗铃》情节剧 ;活动过程 :(一)看动画片引入1 师 :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动画片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部动画片 ,请同学们认真地看 ,边看边想 :(1)片子讲了一…  相似文献   

6.
今天,讲第八课《成语故事》,当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分别讲了什么故事吗?”这时全班同学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一个劲地说“老师,我,我……。”我随即点了一名学生:“你说说吧”。  相似文献   

7.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听王老师的一期”工程达标课。王老师讲的是《杞人忧天》一文。思路大致是这样的:(1)让学生自由讲述自己所喜欢的成语故事。有三位学生分别讲了《亡羊补牢》《塞翁失马》《坐井观天》,然后问学生:大家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知道,算是引出了本课主题——杞人忧天。(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3)学生指出疑难字词,  相似文献   

8.
成语是汉语文化的一座宝库,储存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采用"成语+故事"的形式,从创意改写成语故事、运用成语创作故事和根据故事创作"成语"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让成语文化发扬光大,让故事锦上添花,让作文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9.
新版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成语故事,但是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角度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所以一个有远见的教师,应以课文上出现的成语故事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阅读成语的作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成语故事。  相似文献   

10.
怎样复习成语更有效?怎样复习成语可以事半功倍?怎样复习成语可以让学生兴趣盎然?展开联想,串词成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成语运用能力,还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是一举多得的练习,是一种可以让成语“飞”起来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学习语文,积累一些成语,确实很有必要。加上现在的教材,综合性学习、各种考试也把成语的掌握运用列入了试题的范围。关于学习成语,必须重视日积月累,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花费了差不多一学期的时间让学生积累常用成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把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写出来,期盼各位同行不吝赐教。一、日积月累。目标拟出以后,我就采取了一些具体行动来积累成语。每节语文课之前,我都组织学生开展“课前三分钟成语故事”活动,即每节课上课前让学生上台讲5个成语故事,然后把5个成语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2.
成语故事的教学与诗歌、散文等其他文本体式的教学相比较而言,其最大的不同在于成语故事的教学需要增添一个环节——理解成语的本义和喻义。为了引导学生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成语内涵,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要素设疑,深入理解本义""追溯典故缘起,巧妙引导迁移""关联生活体验,举一反三明理"三个环节来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3.
魏艳霞 《成才之路》2009,(13):I0016-I0016
一、运用成语典故,激发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史教材中的成语典故很多,在教学过程中如能充分运用并作适当补充,对帮助学生记忆知识、讲解生动活泼形象、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都很奏效。如讲“淝水之战”。在分析双方力量对比及前秦失败的原因时,单按课文陈述前秦以87万对东晋8万军队和双方队伍的组成,就不如补充一下“投鞭断流”的成语典故(前秦苻坚自以为天下无敌,向东晋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遭到大臣权翼的反对,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且东晋有宽阔浩瀚的长江作为天然屏障。苻坚一听,不由得火冒三丈。他怒气冲;中地说:“长江有什么了不起!我的军队这么多,只要我一声令下,每个兵士把马鞭扔进长江里。就能使江水断流。”)显得形象具体。而在讲战争经过时照本宣科就更呆板单调。如能补充一个“草木皆兵”的成语就更显示出这次战争以少胜多的特色(成语故事略)。补充了这两个成语就把淝水之战的情节讲活了,使学生记忆深刻。又如讲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时,充分抓住“投笔从戎”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两个成语讲深讲透,就能使课上得生动形象。前一个成语写他放弃文书工作。毅然从军,为国建功。  相似文献   

14.
陆焕新 《广东教育》2002,(10):47-47
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有利于思维的因素,恰当选择思维训练方法,并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条件,激励他们思考,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作用。1.抓住难点,迁移思维。教会学生在课文难于理解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迁移思维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如《惊弓之鸟》这课中,成语故事讲的是鸟,比喻的是人,深刻的比喻意思对于八九岁的孩子来说,很难从惊弓之鸟的形象联系到类似现象的人。用思维的迁移可以突破这一难点。在学生读懂成语故事后,让学生思考:学习这个成语干吗?既然学习成语是为了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5.
“成语故事诵读”工程是学生课外阅读和背诵古诗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指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原文(古文),欣赏古诗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古诗文诵读工程分为五个阶段:欣赏成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成语的兴趣;搜集积累,整理分类;朗读背诵,理解意义;创设平台,引导运用;机制保障,形成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6.
"成语故事诵读"工程是学生课外阅读和背诵古诗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指导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的原文(古文),欣赏古诗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一些自己喜欢的成语故事.古诗文诵读工程分为五个阶段欣赏成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成语的兴趣;搜集积累,整理分类;朗读背诵,理解意义;创设平台,引导运用;机制保障,形成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普遍差,尤其是在公开场合中的说话能力差。因此,结合语文教学,有必要加强学生的说话能力训练。教师可采用自我介绍、演讲、讲成语故事、模仿秀表演等手段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要掌握知识与技能,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并尽可能创造性地解决,巧妙地使用学习策略,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与心理素质。完好实现以上要求,建立在拥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基础上。思维品质培养好了,学生便可以游刃有余地学习,轻松自在地生活。语文学习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口语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个不错的平台。为了让他们能轻松地准备,充分地施展,教师倡议在发挥主动性的前提下,讲述成语故事,弥补他们对于成语起源与运用的认识空缺。当他们能自如运用成语时,口语表达技能就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了。演讲是一个创造性活动,成败取决于学生对于演讲形式、演讲内容以及临场应变的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开学第一天,就有数十名学生围在我的身旁,邀我讲小故事给他们听。我想来想去,总想不出个合适的故事,就讲几个成语典故给他们听。我先讲了一个“名落孙山”的成语。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注意力非常集中。讲完后,他们恍然大悟地叫了起来:“老师,要不是您讲故事给我们听,我们还以为是‘名落深山’呢!这回我们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个‘名落孙山’了。”我又接连给他们讲了“打草惊蛇”、“五十步笑百步”和“一鼓作气”。同学们也都准确无误地掌握了这几个成语,并说:  相似文献   

20.
<正>成语故事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小学语文课本编写了大量成语积累。复习时要求学生说自己学过的成语,有学生说的是一般的四字词语,而不是成语。学生大都对成语与普通四字词语混淆不清。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对扎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增强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的基本要求。在成语故事教学中,好的方法起着关键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