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意象",在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就已有了明确定义。认真研读铁凝小说我们可以发现,早在创作之初她就已经在运用意象,小说中的那些空间场景都经过了精挑细选,已经不再单纯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概念,而是能够充分表达人们内心世界和揭示人类情感关系的空间意象。作家铁凝通过有力地刻画城市空间,向人们展示了城市空间对于人们心灵的严重禁锢,从而阐明了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商河是广东省近年崭露头角的五邑地区青年作家,他的小说创作目前已引起普遍关注。本文试图从分析商河小说人物形象入手,从生存孤独、梦幻追寻以及遁入宗教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示作家整体创作的心态轨迹。另别,还从作品的意象选择角度,阐释了商河小说较为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铁凝的创作没有回避社会政治叙事立场。但社会政治叙事不是铁凝的创作目的,她擅长日常叙事,她的小说始终以体贴、理解各种社会历史境遇中的"人"为宗旨。对铁凝而言,社会政治叙事只是她小说人物生存的某个具体境遇,也是她与主流话语和谐共处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4.
铁凝的创作没有回避社会政治叙事立场.但社会政治叙事不是铁凝的创作目的,她擅长日常叙事,她的小说始终以体贴、理解各种社会历史境遇中的“人”为宗旨.对铁凝而言,社会政治叙事只是她小说人物生存的某个具体境遇,也是她与主流话语和谐共处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5.
当代文坛中,铁凝以其不断追求超越的积极创作姿态而颇受瞩目,《大浴女》是她执着追求、实现超越的一部佳作。在这部作品中,铁凝借鉴西方现代性叙事手法,巧妙运用叙事情境,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对人物纠葛的理想化处理体现了铁凝的浪漫主义美学追求,标志着她的创作业已维系于一种更为博大的人道情怀。  相似文献   

6.
铁凝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坛一道质朴而多彩的风景,是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界的一朵奇葩.铁凝的创作以对女性人生命运的观照为切入点,揭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透视社会时代的变迁,其价值与意义足多方面的.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铁凝作品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作品所张扬的女性意识、体现的地域民俗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重复性.此文则从一个新的视角,利用原型批评理论对铁凝作品进行新的思考,具体解读铁凝作品的母亲原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杰 《邢台学院学报》2010,25(1):100-101
著名作家铁凝以其丰硕的创作实绩和作品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她的创作之路始终贯穿着一种对于人性的审视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而铁凝小说对人性的探讨与审视历程也是逐步走向成熟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纯真人性美的追求和赞美,二是对人性关丑交织的洞察和对扭曲人性的思索,三是对复杂人性成因的揭示以及对健全人性回归的呼吁。将围绕这三个阶段,深入剖析研究作家对人性的感悟、思索与升华的发展脉络,对人性执著探索不断审视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8.
铁凝带着悲天悯人的温厚情怀走上文坛,从《哦,香雪》到《大浴女》,再到《春风夜》,她的小说习惯性地去寻找心灵的一方净土。近期小说创作更倾向普通大众的生活小事的叙述,注重向民间学习语言,注意象征手法的使用。铁凝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包含着作家对底层人民的悲悯情怀和艺术上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9.
铁凝是中国新时期文坛一位重要女作家,铁凝小说创作与燕赵文化有着内在的精神联系,从文化地理学语境出发,分析铁凝小说创作的特征,着重从慷慨悲歌精神的传承、独特的河北文化神髓、独具荷花淀派的叙事艺术等方面阐释铁凝小说的独特魅力,并以此为个案,尝试拓展铁凝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0.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女性自我意识回潮背景下的女性作家,铁凝的大部分作品都涵盖了她对女性的自我认同意识,其作品既与整个新时期文学主潮相联系,又始终拥有自己的独特思想与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铁凝的写作视角以及她在各个时期的代表小说进行集中评述,分析了其创作的心路,初步挖掘出了其文本中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陈莹莹 《文教资料》2012,(33):72-74
铁凝是当代作家中很有特色的一位,她的日常生活叙事是由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构成的生活之流,这些生活细节具体体现在衣食住行上,铁凝尤其会选择在“食”中感受人间的烟火与暖意,体悟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理,彰显日常生活的本真意义。“吃”乃人生存之本,我们从铁凝的小说中捕捉到一种美食情结,即作家在小说中对美食的一种反复书写。本文将阐述铁凝小说美食情结的具体表现,同时简析铁凝小说美食情结形成的原因及其对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平淡中蕴涵深刻——铁凝近年小说创作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对铁凝1995年以后的小说创作作一述评性描述。认为,铁凝以平和的理性批判态度从世俗人生和精神世界的反差与裂变、尊严的消释和情感的残缺、人生追求的模糊性和意义指向的虚化三个方面建构了她的小说世界。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是一位很重视叙述方式的作家,她的小说叙述方式体现了她创作小说时的叙述姿态。她在作品中,捕捉蕴含丰富的主题意象,用以营造象征化的、隐喻性的叙述空间,使结构承载起她对文化、历史、生命的终极思考与关怀。  相似文献   

14.
铁凝在<对面>、<玫瑰门>、<大浴女>等作品中深入探讨了人们内心深处罪感意识的纠缠,对于自我的审判以及对上帝的追问等诸多问题.在阐释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铁凝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铁凝在接受此影响过程中的本土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宽容与自由紧密相连,甚至成为判断社会文明程度的某种标尺。作为一种个性品质,宽容的根基是理解和宽厚,是善良和大爱。铁凝小说创作中一直贯穿着宽容的主题。从道德视角分析,铁凝小说中的宽容主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他人过失的宽容、对人性弱点的宽容和对不同见解不同行为的宽容。铁凝的作品启发我们: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理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友爱。因此可以说,铁凝小说对社会的净化和人性的重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铁凝笔下的镜子是历史的副本,在照映女人模糊影像的同时却清晰地呈现出历史面貌,镜子与女人的照与被照关系暗喻社会历史与女人的塑造与被塑造关系.林白小说中的"落地穿衣镜"是展现女人真实生命体验,揭示女人真正面目的异度空间.从铁凝到林白,镜子在小说中发生了由反映社会历史逐步趋向反映女人自我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新时期女性文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农村女性是铁凝小说创作的重要对象,农村女性与城市的关系也是她经常涉笔的问题。随着铁凝对农村女性与城市认识的不断深入,其笔下的农村女性经历了三个阶段:身在农村,憧憬文明;接近城市,被文明伤害;进入城市,找到合理位置。由此展现出铁凝对农村女性与城市之间关系从憧憬到反思的思考历程。  相似文献   

18.
迟子建带着《北极村童话》的清新走上文坛,在近二十年的创作中,她不断地以暖性的叙述,苦心经营着纯美的意境,也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写作姿态以丰富创作深度,并不断走向艺术的成熟。如果从她小说所显现的题材、女性地位、叙事背景等方面来看,其创作变化轨迹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9.
在青年女作家中,铁凝以其创作的清新自然的格调而著称。她早期作品中的主人公多是天真纯情的少女,她和她们一起嬉戏,一道成长,一路跋涉,在人生长途中向着朦胧而美妙的目标一同追求与攀登。 《哦,香雪》是当时年仅二十五岁的铁凝的成名作。它一问世就引起文坛和社会的热情关注与反响,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又改编摄制成电影公映。这篇小说以细腻的笔  相似文献   

20.
对男性丑陋自私欲望心理的解剖,对人性丑恶心态的冷峻剖析,对病态人格的细腻摹写,对丑恶人性的批判,是近年铁凝创作中一个常写不衰的主题.本文从铁凝独特的女性视角对她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