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许可 《海外英语》2013,(7X):202-203
在菲茨杰拉德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男权意识下,黛西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被认为是盖茨比悲剧的罪魁祸首。该文从女性主义物化和他者理论出发,采用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小说背景、叙述手法、情节、意象和人物五方面进行分析揭露了黛西在盖茨比美国梦中的受害者地位。  相似文献   

2.
祝元娜  张斌 《海外英语》2012,(24):228-229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在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将男主人公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该文集中分析盖茨比的人格缺陷,揭示他的金钱梦和爱情梦如何一步步破灭并最终导致他的人生悲剧。盖茨比的人格缺陷淋漓尽致地表现为他对虚幻的美国梦的追求,这就注定了他的人生悲剧。与此同时,盖茨比的人格缺陷并不是他个人的缺陷,而是整个美国梦中根深蒂固的缺陷,盖茨比的人生悲剧也预示着美国梦的破灭。  相似文献   

3.
菲茨杰拉德在其代表作《长岛春梦》中,刻画了一个复杂矛盾的悲剧英雄盖茨比。他一方面醉心于物质追求和沉迷于炫耀性消费,另一方面又忠诚恪守清教伦理和执着践行西部拓荒精神,在消费主义和清教主义拉锯下,死亡成为盖茨比命运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4.
刘璐 《文教资料》2013,(20):12-13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被称作体现了爵士乐时代精神的“伟大的美国小说”。文章通过探讨书中不同人物和场景的象征意义,表明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悲剧,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象征着梦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是美国梦的幻灭。  相似文献   

5.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著名的现代作家 ,被誉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他的绝大多数作品以描写本世纪 2 0年代美国年轻一代对现实的期望、不满和失望为内容。他最成功的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以盖茨比的形象反映了自己曲折的人生经历与悲剧命运 ,深刻地揭露了崇尚金钱的社会罪恶。可以说小说中的盖茨比就是另一个菲茨杰拉德  相似文献   

6.
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具有重要地位的中篇小说,小说里描述着很多的怀旧成分。其中主人公盖茨比对昔日恋人黛西的追忆,使他与喧嚣浮躁的现实世界格格不入,陷入过去的漩涡而无法自拔。继而成了造成其人生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菲茨杰拉德的两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中心主题:“注定要破灭的美国梦”,两小说的主人公盖茨比和迪克都是悲剧性的人物,其悲剧的实质是理想主义陷入道德堕落,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的矛盾,他们的理想破灭和个人失败是“美国梦”破灭的戏剧化表现。  相似文献   

8.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中的主人公迪克最终走向精神崩溃的悲剧命运,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爵士时代的悲剧。迪克的悲剧是自身性格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夜色温柔》中的主要人物迪克·戴弗的悲剧体现了作家的悲剧人生观 ,具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意义 ,人物本身的不同于常人的品性与特质也表现出悲剧性的崇高美 ,其具有神话文化色彩的悲剧原型也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主人公盖茨比至始至终坚持在追寻财富梦与爱情梦的道路上,然而他自由的抉择最终换来的却是虚无的悲剧。本文基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从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虚无化三方面重新解读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1.
批评人士一直持不同态度的争论,菲茨杰拉德是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批判了美国梦。通过对盖茨比的悲剧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的矛盾态度。一方面,作者痛恨腐败和罪恶,另一方面,痴迷于它的魅力与奢华。  相似文献   

12.
悲剧意蕴是在人困难与不幸中展现的人格力量以及引发的怜悯、悲恸和为之动容的震撼与陶冶。司马迁儒道融合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他特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以及他自身的悲剧经历,形成了他的悲剧意识。《伍子胥列传》充满了一种抗争、豪气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3.
劳伦斯的《虹》和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中的主人公安娜和尼科尔的婚姻悲剧的根源,在于两人童年时期的记忆创伤、两人的社会地位,以及两位作家的文化传承使然.两部作品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呈示,表现了作家自身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经历对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评论界开始关注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道德意识,其中菲茨杰拉德的作品颇受关注,从而推动了对菲茨杰拉德的研究。文章对《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尼克道德价值观演变过程的研究,认识和了解菲茨杰拉德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胡军伟 《考试周刊》2009,(28):33-34
《大人物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一部杰作,小说描写了美国爵士乐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文章从金钱梦和爱情梦的破灭两个方面探讨了盖茨比的悲剧人生。  相似文献   

16.
《还乡》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小说,标志着作家文学生涯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大胆地将悲剧文体运用于小说,自觉地承袭了希腊的悲剧元素。此后,悲剧主题就一直贯穿于哈代的小说创作中。《还乡》中凝聚着哈代浓郁的故土意识和悲剧情结,充分诠释了他独特的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17.
“究天人之际”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现他对于天人关系的个人探索。他注意到天的意志与人的意志有相分裂的一面,叉特别重视人的精神独立与独特价值,并在《史记》中予以突出,使得《史记》所兼具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具有与古希腊悲剧观念极为相近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的悲剧在于逼上梁山,金圣叹批本将“逼上梁山”的悲剧发挥得更加彻底,这正是他悲剧意识的体现。这种悲剧意识又是金圣叹“怨毒著书”说创作思想提出的基础,二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从沃尔特·密蒂的美国梦看人类意识的“神话”因素舒伟在当代美国文学创作领域,美国梦的幻灭是不少作品反映出的一个重要主题或突出基调。从杰克·伦敦笔下的马丁·伊敦的奋斗与结局;从西奥多·德莱塞笔下的《美国的悲剧》;从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  相似文献   

20.
作为民间悲剧的典型代表,《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大传说积淀着民众深沉的悲剧意识.四大传说渗透的悲剧意识集中体现为浓重的爱情悲剧意识和高扬的悲剧精神两个方面.四大传说悲剧意识的生成与民众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民间文学的孕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