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难点和关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同时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建设呼唤新农民,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民为标识和归宿。没有农民科技化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缺乏根本支撑。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培养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这里的培养新型农民,不仅包括培养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还包括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促进农民向新型市民、现代产业工人和企业家的转化。培育新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主要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客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辰.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2006年中央纽织部、国家农业部联合下文,提出在“十一五”期问培养“百万农业中专生”的宏伟目标.无庸置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已经吹响,农业学院春意盎然.农业职业教育要与时俱进.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和结合点。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缄市化进程中把自身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
目前,通化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进入全面深入阶段,而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生产发展”这一目标,农业机械是重要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同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机化同步发展,只有创建新型农机化,才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才能促进生产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的职业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新农村建设需要职业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要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是中心,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把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奠基工程来抓。时代呼唤农村成人教育必须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将促进成教事业的壮大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结合实际,我们认为今后必须致力于做好下列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地服务“三农”,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也要切实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目标,其内涵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要的物质基础和中心环节。它要求在推进农村生产发展中,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农村二、三产业的逐步扩大,形成农业产业链。如果说“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第一要务,那么,职业教育和培训则是“首选策略”和“最近途径”。这是因为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农村“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农村劳动力资本的关键。职业教育和培训既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又可以培养农民实用技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难中之难,欠发达地区必须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化对比较优势的认识,用国际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思路,扶持大企业、大产业,参与国际、国内合作与竞争,在市场分工中受益,拉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村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必须把农业职业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0.
农村成人教育的功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具有内在一致性。农村成人教育通过农村社会群体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导向“管理民主”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的发展及其方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发展的基本要求,为整合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加强绿色物流金融组织形式及“土地金融”制度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发展现代农产品绿色物流金融,无疑又会为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两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诸如农业市场主体制度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混乱、农业产业化宏观调控乏力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化给予制度保障,尤其赋予其经济法保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相应成为我国新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任务,要把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着力推进各项制度的改革进程,加快城乡各项体制机制的对接,从而真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把农村学校建成农村社区的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农村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如何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的建设统筹起来,通过农村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思考这样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应把农村学校规划建设成农村社区的中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突破口、切入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激活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重点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提高社会发育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着力构建农业科技新体系,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问题作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在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从生产力的实际出发,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一系列的重要建议,重视"三农"问题,关心对外贸易工作,孕育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政治方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在文化方面,关心文艺和文化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强调分配体制改革、关心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国现代农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培养优秀的现代农业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是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根据现代农业人才需求与地方高职院校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了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农村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职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然而,现阶段皖北农村基础教育远远滞后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与新农村建设极不协调。因此,急需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改革,使农村基础教育适应农村城市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当今,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决策,新农村建设必须有新思路——依靠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进步与推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给农村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重心从解放初主要培养服务农村的农业人才转向改革开放后体系的多元化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确立,基于能力本位的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强化服务“三农”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