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30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从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1.2倍。在中国,超过3/4的资产是政府拥有的,民间只有不到1/4的资产。  相似文献   

2.
选取人均国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经济变量,依据1994-2014年统计数据,利用VAR模型和OLS方程,通过平稳性检验、残差自相关检验和协整分析,进行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人均GDP每增长1%,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加0.88%,即可支配收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弹性系数为0.88,二者互为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1.人均收入水平持续上升.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将持续上升,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将增长7%.到2010年达到25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到2010年达到6400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从舒适型向发展型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将从侧重量的增加转向更注重质的改善。消费需求的扩张以及结构的升级,既可为新产业的成长,也可为传统产业的继续发展创造需求空间。粗略计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那末,“十一五”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拉动最终需求增长2.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对新农村建设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 从1978—2009年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343.47元增加到17175.0元,31年增加了49.0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3.5%,但同期农村居民的人均农民纯收入只从133.6元增加到5153.0元,31年只增加了37.6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2.5%。由于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市把农村劳动力输出作为致富农民的产业来抓,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并举.促进了劳务经济的较快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从1999年的53.9万人增至2003年的68.3万人.转移人数以年均6.1%的速度递增.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1999年的28.9%上升至2003年的41.2%。劳务经济在我市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2007,(10):24-25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陆域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人口4980万人,分别占全国的1.1%和3.8%。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0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15650亿元,占到了全国总量的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  相似文献   

7.
熊丙奇 《中学教育》2006,(12):52-52
一个大学生的教育投入是多少?以平均6000元学费(不含住宿费与杂费等)计,是人均GDP(13600元)的40%多。城镇居民要拿出人均年收入的近60%(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农村居民则要拿出人均年收入的200%(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  相似文献   

8.
材料:(据2008年5月7日千龙网)宁波市在民生领域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14277元增加到去年的223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221元增加到去年的10051元,年均分别增长11%和13%。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3年的4.02%下降到3.16%,并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宁波市还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到高中段15年基础教育,率先实施义务教育全免费,21.4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工》2009,(2):48-48
中国人口有多少?4300万。这样说,是按照2006年美国人均消费力换算出来的。2006年,美国人均年收入3.6万美元.消费总额为9万亿美元,美国人口3亿。人均消费力为3万美元。2006年中国人均年收入为2000美元.消费率51%,人均消费力1000美元,为美国人均消费力1/30。将13亿除以30,中国13亿人口消费力。只相当于美国4300万人口。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5—2011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两组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应用Eviews6.0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巨大,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用于消费支出增加的部分为0.6131%。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惠及十几亿人民,特别是应该惠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但这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农民人均年收入虽有所增加。但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增加的速度要慢得多,差距逐年扩大了。2003年与1998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60元,年均增加92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047元,年均增加609元。  相似文献   

12.
正一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上最富有的40个国家的民众财富比40个最穷国高出198倍。最富有的5个国家人均财富比最贫困的5个国家高出1 700倍。10年来不平等现象的下降更多的是因为富国的投机性财富减少,而不是穷国的进步。瑞士信贷银行研究所对174个国家的财富进行了相当全面的统计,包括家庭的金融和非金融资产,并减去"被动资产"(未偿还债务)。报告指出,40个最富有国家和40个最穷国家人均财富差是年收入差的7倍,2012年,两者之间收入差距为27倍,财富差距为198倍。在最富有的40个国家(总人口10亿多),平均财富比平均年收入高出  相似文献   

13.
周天勇 《学习之友》2008,(12):39-39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由于“左”的思潮干扰经济建设,使我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上不断后移。1952年,中国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例为5.2%,1978年下降为5.0%。1948年,中国人均GDP排世界各国第40位,到了1978年中国人均GDP排倒数第2位,仅是印度人均GDP的2/3。从人民生活水平看,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年全国居民的粮食和食油消费量比1949年分别低18斤和0.2斤;1978年全国有2.5亿绝对贫困人口。当年,实际城镇失业率高达19%左右。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教育》2007,(11S):9-9
16.1%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投入总量明显提高。2005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达8419亿元,比上年的7243亿元增加了1175亿元,增长16.2%,是2001年4638亿元的1.8倍。2001年至2005年,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达16.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的主要依据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高等教育的收费标准和年涨幅度多少应考虑到多种因素。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承受能力应是制定高教收费标准的主要依据。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5854元,农村人均年收入为2210元。按学费占家庭年收入的25%计算,1999年我国城镇三口之家的年收入为17562元,可负担学费约为4390元。农村四口之家的年收入约为8840元,可负担学费约为2210元。二平均可负担学费为3300元。显然,我国今  相似文献   

16.
《职教论坛》2005,(1S):46-49
大连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多年来通过全面实施国际化、信息化、科教强市和协调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同比增长15%.是近五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现已连续12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500亿元,同比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00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收入4510元.同比增长9%。  相似文献   

17.
二、影响三门峡市居民文化消费扩大的制约因素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是制约三门峡市文化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 2006年,三门峡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07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5.3元.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分别位居10位和9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居民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教育、医疗、住房的预期消费过高。加上对未来收入支出的不确定预期降低了居民消费意愿,限制了文化消费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拥有量较低。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能源,减少煤烟型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9.
1、政府重视基础教育新加坡是弹丸之国,自然资源奇缺,人力是其最大的资源。所以,从1965年建国开始,政府就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把发展教育看作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国策。政府不断增加教育投资,而且投资速度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960年至1990年,新加坡国民生产总值从219亿新元增加到351,68亿新元,增加了13.3倍,而同期教育公共式用从5730万新元增加到9.467亿新元,增加了1又6倍。其中.拉卜干O年代.政府用于教育的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6%。而军费仅占176%。根据世界银行对各国教育开支在政府总开支的比例…  相似文献   

20.
黄伟祥 《职教论坛》2005,(12S):47-49
浙江省绍兴县经济总量一直居浙江省前列.多次名列全国十强县2004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329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680美元;财政总收入36.4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1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077元。2004年绍兴县在全国最发达县市排名中居第九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之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被征地农民的增多与企业用工的短缺问题日益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