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清代“性灵”诗派主将的张问陶,在对前辈诗学理论扬弃的基础上,既“专主性灵”,又“独出新意”,标举“天真”之说,倡导从“天真”处抒写“性灵”。艺术本体的“天真”审美本质,由创作主体的性情气质与表现对象的风神韵味“天然”凝结而成。要写“天真”,诗人的心要“空”,要“闲”;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生活知识;还要仰仗“灵感”的“神助”。张问陶对其“天真”说毕其一生躬行实践,创作的大量“性灵”诗作,充满了诗人悯民忧国的风雅情怀。  相似文献   

2.
王船山在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坚持儒家伦理思想与“诗教”原则及其独特的“神韵”观。他对“意心说”与“性灵说”的评论和批判,媸妍并存,瑕瑜互见。  相似文献   

3.
本文揭示林语堂“性灵说”的基本内涵,并将它放到中国古代“性灵说”理论发展史和林语堂所接受与改造的浪漫主义、表现派理论坐标中进行综合考察,揭示林语堂以自己的个性爱好和对东西方文化的独特理解,对传统的“性灵说”理论所作出的创造性的综合与改造。并从文体论的层面,对林语堂的“性灵说”理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由“性灵”一词探源入手,并析了袁中郎“性灵”说的成因、内涵及在其小品文创作中的表现特征。文章认为,“性灵”说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它是晚明以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为前提,以反理学、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人格独立为特征的时代新潮与袁中郎独具特色的生命个性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对传统“性灵”理论的创造性的发挥。中郎小品文是对“性灵”说的最好印证和成功实践。其小品文之“性灵”,主要以“真”、“趣”、“新”为其基本的风格要素。  相似文献   

5.
废名“诗的内容”说与传统性灵诗学具有极多的交集,如其“最见性情”论与言志缘情理论一脉相承,其“幼稚、纯洁”说与明清“童心说”一贯,其在性情与格调、格律关系问题的论述,也与性灵诗学取得了高度一致.二者虽然精神相通,但言说背景与解决的问题仍有不小差异.废名诗论是在破坏“旧诗”规范的基础上,为新诗理论寻找资源支撑和为新诗立法服务的,具有重要的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歌理论深受法国象征主义大师瓦莱里的影响,但他在自己象征主义诗论的建构中将中西方的“象征”理论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象征主义”诗论,体现了在“物我两忘”中追求“宇宙意识”的审美理想,他的诗歌理论虽然缺少“现实意义”,但其对于诗歌美学理论的建设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袁宏道是晚明公安派的核心人物,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性灵说"。他提出的"性灵说"也成为了公安派的核心理论。从首先提出其"性灵说"的文章《叙小修诗》着手,从"性灵说"的来源以及内涵等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性灵“一词,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特有的范畴,近人吴曾祺在《涵芬楼文谈》中提出了“变化本乎性灵”的理论。本文试图对吴氏“性灵说”加以概括和探析,以彰显其理论之精髓。  相似文献   

9.
张问陶接受并发展了明清诗坛的性灵说 ,坚持诗歌的审美内涵是诗人自我内在“性灵”、“性情”、“血性”的感性显现 ,强调自我 ,张扬个性 ;以为诗中的性灵来自创作主体、表现对象和二者的天然妙合 ;要写出表现性灵的真诗 ,必须有天才和灵感 ;标举性灵固然是针对“格调说”和“肌理说”而发 ,但其理论旨归是要求文学的个性表现和独创精神 ,来冲决当时儒家正统思想对诗歌的束缚和扭转文坛复古模拟的诗风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诗学观念,“性灵说”虽然迟至明代才为诗人如袁宏道大力标举,但其诗学意涵的萌发和发展则要早得多。庄子的“法天贵真”等观念为其说奠定了思想基础;阮籍诗作及魏晋人士的相关论述实际上已经开创了诗写性灵的先河和理论;唐宋时代的皎然、杨万里等人的诗学主张大大推进了“性灵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复祚的戏曲理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徐氏提出“寓言说”的创作方法,提出了“主风情、弃风教”的戏剧功用观,主张“情尽而意无穷”的意绪论,提倡“本色当行语”的语言论。徐氏戏曲理论在戏曲发展史上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对“性灵说”人文意义的阐释意在深化古典文学的研究、探寻其当代价值。“性灵说”的人文意义在于对本真之人及其情性的强烈关注,于宋明以来的儒家正统思想之外,探求着中国人本真生存的道路。诗论与对人本真的认识二而一的关系,是认识“性灵说”人文内涵的关键。从体用两个层面对“性灵”之“实”、“虚”问题向深向广探寻,显示着性灵说在集传统性灵思想之大成的基础上,对人问题认识、体悟之深刻。深入理解与灵性阐释“性灵说”离不开对“性灵”思想源流的辨析。“性灵说”成熟于明清时期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思想文化和文学渊源的。  相似文献   

13.
钟优民先生是当代著名的陶学专家,在陶学理论和陶学研究史等方面多有令人钦佩的建树。本文从“隐逸”与“忠晋”两大热点出发,着重探讨了钟优民的研陶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宣言,它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第一重大现实问题,向中国和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新时期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是“三个代表”。江泽民的“七一”讲话及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阐发,从新的高度、新的视角回答了“什么是共产党,怎样建设共产党”的世界性的历史课题,从而实现了党建理论的创新,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余秋雨现象”点击为“云游”说,“媚俗说”,“流氓”说,“硬伤”说,“滥情”说,“帮闲”说等“六说”,对其褒贬意见分类予以述评,以认识余秋雨其人其文,窥见当今学界景况之一隅。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习惯于惊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那夺人心魄的神秘美感,而扼腕叹息她因为失去双臂所留下的遗憾时,日本当代作家清冈卓行却大声告诉人们:“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一篇谈美学理论的“至理”美文。作者清冈卓行从出土的古希腊美神阿佛洛狄特①的断臂谈起,阐发了一番有关“缺憾的美感”的美学道理。其理论精髓是:“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由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这是一种有别于自古希腊直至…  相似文献   

17.
袁枚的个性论——“性灵说”内涵新探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诗论大家袁枚(1716——1797年)所标举的“性灵说”诗论曾风靡乾、嘉诗坛,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有其重要地位。“性灵说”阐述了诗歌创作的某些艺术规律,不仅足以与当时诗坛盛行的拟古“格调说”及以考为诗等诗风相抗衡,而且对针砭今日诗歌创作的弊病亦不乏可资借鉴的美学价值。王飞鹗曰:“先生说诗皆发前人所未发。”正道出了“性灵说”之精妙所在。但是,“性灵说”的内涵是什么却见仁见  相似文献   

18.
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明显受到了克罗齐“表现说”的影响。林语堂本人也承认这点,但他所言之“表现性灵说”与克罗齐所言之“表现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相异的一面。克罗齐的“表现说”是以人的心灵为基点,重视心灵的张扬与活动的艺术学说,是其整个心灵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克罗齐把人类的一切活动归诸于人之心灵“表现”的结果,其“表现说”自然也难逃片面性。林语堂的“表现性灵说”则是以人生为基点,重在内心的舒展与自由的艺术主张,与其整个近情哲学紧密相关。由于其近情哲学看重现世人生,要求通情达理,其“表现性灵说”自然也就不会画地为牢,陷入克罗齐那样的片面境地。  相似文献   

19.
“纳兰容若为国初第一词手”,其词以“自然”“真切”:和“哀感顽艳”名世。其创作观念继晚明“公安三袁”的“性灵说”和叶燮的“诗是心声”说之后倡导“主情”,以为“诗乃心声,性情之事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学习,认识到该文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在一系列重要观点和思想上,都具有创新的色彩和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在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能与时俱进,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