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怎样上好阅读课,是我们语文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问题.“书是读懂的,而不是教师讲懂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应把重点放在“读”字上面.教师应树立这样的思想——课文要靠学生自己去读懂,阅读课中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让学生在读中求知、读中求智、读中悟道.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许多时候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有气无力甚至呼噜声起……原本最具灵性美感、充满生活甘甜芳芬气息的语文课堂怎会变得如此枯燥无味呢?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朗读训练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教师不重视朗读,甚至认为在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会耽误自己授课的时间,于是把课中“读”改成了课外“读”(课前读或课后读)这样教师一进课堂便抓紧一切时间“讲”,殊不知学生课前读落实了没有?一旦未落实,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毫不知晓的情况下,即使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也不见…  相似文献   

3.
理解地读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投入地去读书,通过读理解内容,领会深刻含义,体会思想感情。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整个阅渎教学中,始终把学生读书活动放在首位,变老师“讲”为学生“读”,变老师“灌”为学生“悟”,有助于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形成自觉读书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训练学生理解地读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地读书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而为写作打好基础,如何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呢?有的教师不重视阅读训练结果使得教学造成了高投入低效益的状况。我认为阅读教学应抓住一个“读”字,做到以读为主。  相似文献   

5.
小语教学要强化“读”的训练,通过读来理解、积累和内化课文的语言文字,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读”而获得的。如何把“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浅见。一、“读”要到位“读”要到位,教师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给学生读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样教师就会想方设法把课讲得精粹,讲到点上。即只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不讲学生已掌握了的…  相似文献   

6.
精讲、熟读、多思,是阅读教学中必须抓住的要素。1.在阅读的基础上精讲教和学是辩证的统一。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读”是密切相关的。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基础,是贯串于教学活动中的基本环节。“讲”是为了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读。“讲”运用得好,可体现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揭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反映教学布局的思路。“精讲”的这个“精”指讲得既要少又要好,即“精要”之意。精讲就是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7.
不少教师把讲读教学变成“教师讲、学生听、很少读”的讲解教学.课堂中,教师滔滔讲说,学生主要坐听教师灌注有关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都落了空,使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后来,许多老师对“满堂讲、满堂灌”的讲读教学的弊端有了认识,在教法上作了一些改革探索,力图变“满堂讲”为“启发式”.可是,有的老师又步入误区,把“启发式”误作“问答式”.一堂课问上三四十个问题甚至五六十个问题是司空见惯,“讲读”变成了“问读”,阅读教学变成了问答式教学.这种情况,在近几年一些全国性语文阅读教学竞赛课活动中也屡见不鲜.如最近一次全国性竞赛活动而且获一等奖的《海滨小城》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早在1961年就曾指出:“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目前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状况看,问题仍然不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大面积上普遍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教师热衷于讲书,而不让学生读书,重讲轻读,多讲少读,甚至只讲不读,此其一;教师的讲贪多求全,从字词句篇到语修逻文,开得宽,嚼得细,重点不突出,此其二;第三,教师的讲又多采取“肢解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这样的理念愈来愈得到教育前线教师们的认可。如何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指导学生朗读与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使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读得人格;②读得人情;③读得入境。  相似文献   

10.
正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语言训练最常用的方法,它作为一项语文基本功,又是语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历练了读的能力,这种交叉又互补,相得益彰的训练,使读书在阅读教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在低年级新教材的教学中,我努力克服以往阅读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的弊端,坚持多读少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一、一目双行,培养自学能力学生借助拼音,既看汉字又看拼音地读课文,要求学  相似文献   

11.
1932年的秋天,叶圣陶为法国著名科普作家法布尔的《化学奇谈》写了一篇序.在这篇序里,叶圣陶讲到,为学语文而看的书和为学科学知识而看的书,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提出学语文应重在“读”,学科学知识应重在“试”.学语文重在“读”,这个观点值得我们深长思索.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在课堂里,教师和学生的时间精力,大半是花在“讲”上.过去,主要是教师“讲”,讲背景,讲情节,讲结构层次,讲中心思想,讲写作方法;现在觉得光教师“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不好,于是教师“讲”学生也“讲”,师生交叉着“讲”,叫做“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这样做的结果,一堂课45分钟,往往都被“讲”挤满.“读”的时间呢?对不起,顾不上.殊不知,学生自己讲课文的时间被挤掉了,“讲”又哪里能讲得中肯?即使是听教师“讲”,恐怕也难以“听”得真切、入微.由此看来,重温叶圣陶关于“语文重在‘读’”的观点,把“读”与学习语言的关系想清楚,彻底扭转“重讲轻读”的偏向,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切实改变长期存在的“高耗低效”教学状况,这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这一指导思想,通过“多读、多思、精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多读 阅读教学贵在让学生“多读”,这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征。有的学生读完一篇课文,还不能正确、流利地读,谈何实现教学目标呢?目前,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多读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由于“多读”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随意性比较大,加之教师没有明确的要求,所以…  相似文献   

13.
“讲读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交给学生阅读的钥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讲读课文为什么要坚持“以读为基础”呢?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只有通过阅读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另外,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从阅读开始。讲读课文如何做到以读为基础呢?这就要求在整个讲读教学中,以学生的读为主要活动,教师的讲应该以指导学生阅读为核心,还要认真处理好讲与读的关系:读是基本的,要解决懂的问题;讲是为了更好地指导读,要以讲来扶读。讲和读又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还应做到读中有讲,讲中有读。以  相似文献   

14.
以读为主是阅读教学遵循的极为重要的原则。课堂上教师以“读”为切入点,可使学生由读生疑,由读生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教学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读呢?  相似文献   

15.
当下,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这样的理念愈来愈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然而,有的教师在努力践行这些理念时发生了偏差,在如何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在指导学生朗读与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阅读教学可谓耗时最多而收获甚微。究其原因,教师讲得太多,学生读得太少。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听讲的从属地位。阅读,关键是要“读”,怎么读。教师代学生读,不行。因此,阅读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读”上。下面以初中语义《白杨礼赞》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导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读的训练是根本。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以讲代读,以问代读。本论述了在语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读的训练,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口若悬河,讲得头头是道,口味四溅:学生似乎听得津津有味.按理说,这种课效果非同一般,但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课,教师只注重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挖掘,却忽略了学生的动脑动手.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教师往往忽略了自己与学生由于年龄不同而产生的思维特征的不同,越佾代庖,以过高的“教”的积极性替代和压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肃夺了学生练的权利。讲读课如此,自读课也是如此。学生被教师牵首鼻子走路;离开了教师,学生心里就懵懵懂懂,一片茫然。德国教…  相似文献   

19.
初悟“真实、朴实、扎实”应该是在十五、六年前.当时,自己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是混沌的、模糊的.好在学校的教研氛围很浓厚,听课、评课、议课、磨课,一研就是三、四个小时.“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精讲多练”“精讲精练”等教学理念不断地充实着我的头脑.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老校长说:“教语文就好像教人学骑自行车,光讲理论,譬如‘怎么扶把、抬头、往前看’等是不行的,不让学者亲自骑一骑,练几个回合,甚至摔倒几次,学者什么时候也不会骑车.”这个比喻太形象了,对我来说不亚于醍醐灌顶.我想: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有效地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呢?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就是不让学生自己说、读、写、练,学生永远不会有较高的语文水平.“练” “用”才是语文教学实践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 ,如何搞好语文阅读教学 ,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与能力的关键。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的诸多弊端 ,是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少、慢、差、废”的重要原因。总起来看 ,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过于注重微观思考 ,宏观思考做得不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精雕细琢 ,大讲特讲 ,绝大多数语文老师抱着一本教师教学用书 ,照本宣科 ,一字不漏地灌输给学生。这样做既没有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又埋没了学生的创造性。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在《讲读课要少讲多读》一文中指出 :“讲得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