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徽 《考试周刊》2014,(37):185-185
正自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并在这一过程中觉得当班主任的累最主要是心累。看到曾经是自己班的学生路过时,当做没有看见我这个老师;看到以前和自己很亲近的学生,距我于千里之外;看到学生的空间里提到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其中没有我……我感觉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真的很失败。看到有些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那么融洽,我时常很羡慕,其实我也很想亲近学生,可我又怕这样会在学生面前没有了威信,导致班级越来越难管理。一直都在矛盾的深渊中痛苦挣扎、  相似文献   

2.
上年添了两个小孙子,家里人忙不过来,就请了个保姆。喂孩子的时候,保姆教孩子自己扶着奶瓶,刚刚满月的小孩竟然就习惯了。保姆没多少文化,但这一点我很佩服她。我岳母喂他们的时候,怕孩子乱抓,就攥住他们的小手,经我多次提醒才改了。连吃饭都躺着,长大了会没出息的。有一次孩子感冒了,到医院输液。现在医学发达,连头皮针都改进了,扎一次针可以用好几天,给病人减少点  相似文献   

3.
哭孩子     
塞壬 《大中专文苑》2014,(10):14-17
这回是瓷盘碎了,那碎片带着弧光飞溅出门外,我探出的脚缩了回来,我知道它能伤人。刚才是木椅被重重地掷在地上,它现在完全散了架。凶狠地咒骂,扭打,地上茶杯的碎片,相框,流淌的水迹,撕烂的衣物,还有女人踢飞的拖鞋,被吓坏的孩子退缩在墙角,发出尖厉的哭喊,女人赤脚干号着,她的手指在滴血。这些刺心的声音和场景再一次侵害了我。  相似文献   

4.
唐先俊 《今日教育》2007,(10S):33-34
近日,总感觉班里有点异样,一些和我很亲近的学生,见我时总是躲躲闪闪,尤其是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小故事,它让我很是感动。故事的名字叫《那夜的烛光》,现摘录如下:临睡以前,晴晴赤脚站在我面前说:"妈妈,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  相似文献   

6.
“能够真诚地与学生和谐相处、有效交往,从而取得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情感;播种在心里,即使一粒最普通的种子,也能长出奇迹!”工作中,我渴望带给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和我共同在知识海洋中遨游;我渴望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让学生和我一起欢乐相处。可是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我保持了一贯的严肃,就算看到很多关于亲近学生而成功的案例,我也始终相信那只是一些工作者的“美好想象”。  相似文献   

7.
"爸爸,吃饭要坐在餐桌旁!"坐在餐椅上的早早,冲着吃几口就走动一下的我喊道。早妈常说吃饭不能到处走动。早早不但记住、做到了,还经常大声提醒我。每次我都赶紧坐回餐椅,并告诫自己不要做坏榜样。"爸爸,赤脚不能进卫生间!"我曾告诉早早,夏天可以在家里木地板上赤脚,但铺瓷砖的卫生间和厨房不行,因为那样容易着凉感冒。我有时怕麻烦,就赤着脚进了卫生间,被眼尖的早早发现后,马上受到警告。自己制定的规则,却要早早来监督,这让我惭愧不已。于是连忙穿上鞋子道歉。  相似文献   

8.
<正>陈鹤琴,中国儿童教育的圣人,是20世纪中国新教育事业的第一代大教育家,对于小学教育有着卓越的贡献,陈鹤琴对教师的第一要求就是要热爱孩子,热爱孩子首先就要发现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信仰孩子,变成孩子,只有这样才能教导孩子,作为新课标实施下的科学教师的我,感触最深则是其中的"解放孩子"。《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那么在日常科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做才能是真正的"解放孩子"呢?  相似文献   

9.
儿子毛毛刚生下来那会儿,我身体不好,加上没有奶水,因此,就撂给他爷爷奶奶了。后来我上班了,单位工作相对较忙,我呢,又是个“工作狂”,仗着家里有老的相帮,便常常透支工作时间。虽然我身为一名幼儿教师,专与孩子们打交道,可是,在家里当别人问孩子最喜欢谁时,他从来不会甜甜地说:“我最喜欢妈妈。”我有时想与孩子亲近亲近,这小家伙可不领情,一不留神,他就像小泥鳅一样溜了。而我感觉更为糟糕的是,有一次,毛毛正搭积木,外面忽然一声巨响,吓坏了的他绕过了离他最近的、张开了双臂的我,直奔他爸……我知道,要改变这种局…  相似文献   

10.
朱永新 《新教师》2023,(2):11-12
<正>周建华是我在苏州大学任教时教的第一批学生。那个时候,我先是跟着老教师听课,接着自己写教案、试讲,最后才独立上课。第一次站在大学的讲台上,看着比自己小不了多少的学生,我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部装进他们的脑袋里。于是,我拼命地学习,现学现卖。在课堂上,我是他们的老师,讲起课来眉飞色舞、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学生感觉我这个老师“很厉害”。在课堂外,我是他们的“哥们”,下午一起在数学楼边上的篮球场打球,晚上还有学生到我家蹭饭,师生之间情意深深。  相似文献   

11.
束耘 《教师博览》2010,(12):49-49
赴新西兰时正值当地的冬季。一天早晨,我独自去海边游玩,当时格外寒冷,但仍有一名当地家长带着6岁的孩子来到海边玩耍。孩子脱掉鞋袜赤脚在海滩上戏海水,一双小脚冻得乌青乌青的。  相似文献   

12.
"我怎么没感受"。这是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春天的手》时,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盲。课伊始,老师让学生欣赏《春天在哪里》,然后提出:"现在已是春天,春天是美好的,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谁愿意来将你观察到的说一说?"几位同学站起来发言。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普通的科学教师,我无力改变时下功利性的教育思潮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更无力解除应试重负对学生的扼制和束缚, 但我会在自身的职责权限内,以最大的可能唤起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热情,并由此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亲近和热爱。这是我能够做到的,也是我必须做到并努力做着的一件事。我以为,小学生与大自然之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割不断的情结。只要我们科学教师主动地走近学生,用身边的科学去感召和影响学生,必能激发起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和情愫,从而逐步树立起科学的理想和信念。倘若有了这种科学的理想和信念,那一切外在的扼制和重压都不能成为其走进自然、亲近科学的障碍。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 我满怀信心地工作着,多方开辟渠道,以科学的思想和实践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 力求让学生在不经意问找回失落的童心,走进神奇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14.
周礼 《家庭教育》2011,(7):46-46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有什么心事已不再向我敞开心扉,即便我主动问起,她也只是简短地一问一答,就像应付了事一样。更让我困惑的是,女儿不仅不再亲近我,有时甚至还用防备的目光看着我。是孩子长大了,还是我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呢?我是孩子的父亲,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孩子渐渐长大,慢慢懂事了,怎么反而不愿与我这个做父亲的像以前那样亲近了呢?  相似文献   

15.
毛亚云 《早期教育》2000,(12):12-12
一天,我看到刚入园的小班孩子不会双脚交替走楼梯,有的孩子停在楼梯口不敢迈出步子,不禁感到奇怪。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有远见的教育家发出了“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呐喊。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必须更新语文教育观念,相信孩子,解放孩子,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激励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们幼儿园附近有一条大溪,溪水较深,水势也较急,靠近岸边是一大片浅滩。幼儿园里的孩子却没有赤脚到大溪中涉过水。于是,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带孩子们到大溪的浅滩上去玩一次,看看孩子们有什么反应。夏天,我对孩子们说:“我们到大溪里去洗手帕和玩水,好吗?”孩子们顿时欢呼起来,兴高采烈,他们进幼儿园已经快两年了,我还是第一次看见他们这么兴奋。大自然对于孩子们具有多大的吸引力啊! 临行前,我对孩子们进行了安全教育,规定只能在靠近岸边的一大片浅滩上玩,不准走远,嘱咐他们要养成守纪律的好习惯,他们都答应了。我还请另一位老师一起帮助照顾孩子。  相似文献   

18.
鱼儿肥,虾儿多,蓝天碧水很辽阔。我是美丽的丹顶鹤.热爱家乡神奇的景色。伸翅膀,扭脖子,赤脚亲近浪花朵。都说我是跳舞的仙鹤,我来跳舞,天天快乐。芦苇深,草儿密,天鹅野鸭伙伴多。我是美丽的丹顶鹤,迎接远方友善的来客。小红帽,头上截,洁白衣裙映清波。都说我是唱歌  相似文献   

19.
受宠的孩子     
每个母亲都有她最宠爱的孩子。她实在是没法儿。人性就是如此。我也有个我觉得特别亲近的孩子,我们彼此间的那种友爱是别人所无法了解的。  相似文献   

20.
寻梦的孩子     
<正>我从教屈指算来也有十多年了。现在正值大地挂满春色的时候。在校园内,孩子们是闹春的精灵,像花丛中的彩蝶,又像碧波上的雏燕。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名叫梅迪的女孩,她是我以前的学生。3月4日晚上,我收拾好书桌后已临近十一点。这时我收到了一个短信:"老师,近段好吗?现在你教几年级呢?"就这么极为简单的几句问候,实叫我心湖泛起涟漪。本来就困倦的我,一时有些兴奋,但叫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哪个学生呢?是男孩还是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