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争力是一个与市场密切联系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状态。党报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受到了严峻考验。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还有没有竞争力?党报在走向市场以后,其竞争力的问题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某些固有优势已经失去(比如,报业已不再是党报的一统天下,读者在党报面前已不像过去那样虔诚),但在今天,党报在诸多方面仍然有着自己的优势。党报至少有以下三大优势依然存在。首先,党报具有无可置疑的政治优势。这种政治优势体现在诸多方面:党报是党和政府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2.
刘波 《传媒观察》2005,(11):5-7
头版是党报的旗帜、龙头,也是党报的脸面和窗口。它代表党报的风格和品位,集中体现党报的舆论导向、编辑方针和新闻特色。办好党报头版,以厚重实惠的内容吸引读者,以大方新颖的版面打动受众,是党报改革的关键。面对市场经济的压力,很多党报的副刊、周末版、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版尝试了各种尝试,而作为“脸面”的党报头版受党报性质、舆论宣传导向的限制,在改革创新上落在了其他版面的后面,成为党报改革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3.
党报要强调指导性、首先要重视言论的写作。但是,目前整个报纸系统从总体上说,言论是弱项,地市党报与省以上党报比较,言论就更显薄弱,这个严峻的现实,已经引起了大多数地市党报的高度警觉和深刻思考。那么,如何提高党报言论的写作水平,使言论成为地市党报的一面旗帜呢?  相似文献   

4.
提高党报引导舆论的能力,强化党报的宣传效益是党报的职责所系,也是党报的性质使然。而党报内容的影响力、软效益依靠什么实现,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党报和读者全方位“无缝对接”。“三贴近”的提出。为党报如何履行责任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实践  相似文献   

5.
时代呼唤党报版面创新曾祥惠,李云述改革发展中的省市区党报,日新月异;改革发展中的省市区党报版面,日新月异。可以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呼唤着党报版面的创新。担负着进行正确舆论导向任务的省市区党报版面,需要改革,需要发展。党报版面改革、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朱陆 《传媒观察》2007,(12):45-47
地市党报处于我国三级党报体系的最底层,与其它两级党报相比,地市党报的力量较为弱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媒体市场日益繁荣,都市报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地市党报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削弱。但是,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地方党报是地方党委、政府联系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有力工具,因此,地方党报的舆论引导力必须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党报的舆论引导功能,有效宣传地方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反映广大人民呼声,为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报纸头版是报纸的门面,是整张报纸的重点,有人把它肜象地称为报纸的“旗帜”。党报更是如此。而党报头版是否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一张党报影响力大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无论是省级党报,还是市级党报,其老总们都把增强党报头版的可读性作为一个中心工作,贯穿在日常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之中,努力探索,孜孜以求。如何增强党报头版的可读性.笔者认为要从下述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市报人》2014,(12):48-49
权威性,是党报影响力的根本要素,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能超过各级各类党报。这是党报自身的性质决定。分析党报权威性的构成原因和要素,促进这些要素的强化,是维护和扩大党报权威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报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面对都市类报纸的崛起,党报尤其是地市一级党报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摆在每个地市党报人面前的课题。地市党报的出路在哪里?我们认为,只要我们审时度势,不断创新,革新除弊,我们有理由深信,地市党报肯定有美好的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张明 《新闻前哨》2001,(10):44-45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党报的群众工作,194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思想至今都是各级党报的指导思想。党报的群众工作在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重点和工作任务,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群众工作如何为办好党报发挥作用,这是一个亟待作出回答的问题。 党报的群众工作是办好党报的一项基础性的重大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群众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样,党报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才能准确及时地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全国报刊分布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党报在报业市场的绝对优势受到挑战,笔者在办报实践中体会到,与其它类报纸相比较,党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优势。政策信息的权威性我们党执政后,党报就成为新闻舆论的主阵地,成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进行沟通的最重要、最稳定的桥梁和纽带。党报因此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威信。人们普遍认为,党报的声音,就是党的声音;党报的态度,就等于党的态度。改革开放后,党报的报道内容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但党报本身的政治地位丝毫没有弱化。党报的政治信誉度仍旧…  相似文献   

12.
努力探索办好党报一版邱允盛讲究新闻宣传的艺术性,改进一版是一个重要课题。党报,特别是中央及省地市委机关报,尤其如此。从某种意义说,党报的性质,主要由一版来表现;党报的作用,主要靠一版来发挥;党报的优势,主要也是集中在一版。读者对党报不满意,意见也主要...  相似文献   

13.
“关键时候还是看党报”,是由于党报在当今政治、经济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是由于党报在广大读者心目中长期形成的关键信任度所决定的。而关键时刻还是看党报,党报还要看言论。作为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言论在关键时刻所发出的声音。表明了党报的态度,表明了党报所涉及的新闻事件旗帜鲜明地阐明观点。在言论这种新闻体裁中,  相似文献   

14.
陈新奎 《新闻知识》2005,21(3):57-58
目前我国共有地市州盟党报300多家。从当前形势来看,地市党报面临着上级党报和下级党报,特别是上一级党报的压力,也面临着新兴的都市报和晚报的压力。以蚌埠为例,发行上公费这一块中央及省级党报是要优先保证的;同时,该市地理环境优越,城市发展潜力大,本省的新安晚报、安徽市场报及南京晨报、扬子晚报纷纷抢滩登陆,欲分得市场一杯羹。  相似文献   

15.
熊庆文 《新闻前哨》2001,(10):11-12
党报党刊理应成为报刊市场上的主导报刊,也就是说党报党刊发行量要高、社会影响力要大。然而,近年来不少党报订数下滑,发行量萎缩已成事实。据《新闻前哨》报道,全国326家地市级党报,2000年前发行5万份以上的80家,而2001年却不足50家。据襄樊市调查,党报在该市的发行量今年比去年下降30%左右。因此,一批党报呼吁:迅速遏制党报发行下滑局面。 党的新闻宣传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报应该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党报发行是报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宜昌日报社将报纸发行当作报社的基础工程来抓,面对仅有400万…  相似文献   

16.
洪怡 《青年记者》2007,(24):100-101
作为地方党报,既要传达党的政策,又要反映百姓心声,上传下达都需要地方党报扩大影响力,深人人心。如何才能让地方党报深入人心,除进行常规的新闻报道外,发挥好党报的服务功能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地方党报与其它专业报相比,一个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它不可替代的权威性。在读者眼里,哪一级党报就是哪一级党委的声音,就代表着哪一级党委在说话。地方党报批评或表扬某个单位,立即会在那个地方引起反响。地方党委也正是通过党报推动中心工作,了解民情民意的。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地方党报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老读者群”。这些老读者在长期阅读党报的过程中,逐步积聚了对党报的亲和力,这是地方党报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但是应该看到,地方党报传统的优势地位目前正在受到严峻挑战。一是读者的整…  相似文献   

18.
党政部门报刊散滥的治理工作,无疑给重点党报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党报只有办得上下满意,既唱响主旋律,又让群众喜闻乐见,才能充分抓住这一机遇,在竞争中争取主动,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进一步强化党报主流媒体的地位,更好地发挥党报应有的作用。为此,保持清醒头脑,适应时代要求,改进党报宣传,理应成为我们党报新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拓宽党报的服务功能海南日报总编辑林凤生我们的党报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造成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维护党报的权威性和指导性,此外,还需要增强党报的服务功能。党报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面...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几年来,各级党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从最初竞相创办“周末版”到今天注重抓主流新闻,重树党报的权威优势,使党报逐步地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本试从1999年到2003年间部分党报的扩版、改版情况,分析一下党报的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