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真 《山西档案》2001,(6):8-10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人类自有档案和档案工作就产生档案意识.档案意识主要指社会对档案、档案价值、档案利用和保护的认识、重视和履行程度.档案意识是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社会形态有不同的档案意识.人类社会自有文字以来,档案意识的发展演变历经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阶段,与此相应,形成了古代档案意识、近代档案意识和现代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档案学研究的逐渐深入,档案意识愈来愈频繁地出现。但是,档案意识的概念却一直界定不明。本文以罗素分析哲学的意识理论为基础,从意识的不同形式层面将档案意识分为档案认知、档案观念、档案信念三个层面,从这三个层面深入分析档案意识,并讨论档案意识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3.
档案学术研究者的主体意识是档案学术理性发展的关键所在,档案学术研究者至少应该具备发展档案学术的自我意识、发展档案学科的平衡意识以及发展档案学科的完整意识等学术反思意识;具有档案学术的本体论层面与认识论层面的理论创新意识;具备承担档案学科发展的责任、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责任、推动社会民主发展的责任等社会责任意识;拥有重塑我们的学术精神意识、守望我们的学术良知意识、培育我们的学术自律意识等学术信仰意识.  相似文献   

4.
一、中小学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档案意识淡薄。长期以来,由于"重教学、轻档案"意识的存在,造成了中小学校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档案归档意识不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档案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档案意识问题正成为制约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不增强人们的档案意识,必将影响档案事业的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档案意识的基本含义、特点作用,分析了人们档案意识淡薄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背景,并提出增强人们档案意识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6.
档案工作的特点和有关档案工作的法规要求,决定了我们档案工作者应具有工作认真仔细意识、保密意识、管理意识等.根据当前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一些学者也对档案工作者应该具备和增强的意识进行了探讨.比如张建修同志在《新时期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几种意识》就提出了超前意识、信息意识、角色意识、文化意识等.高桦同志在《档案工作者应具备的六种意识》提出了依法治档意识、社会竞争意识等六种意识.于立同志在《档案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意识》中提出了经济意识、求实意识等.笔者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档案工作,现结合自己工作经验,认为当今档案工作者特别是档案界的年轻人士还应具备和增加以下四个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社会档案意识的定义谈起,从主体的角度对社会档案意识进行了划分,并根据主体的不同对社会档案意识的三大形成动因———社会背景、职业背景与教育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以热门档案题材电视节目《档案》为切入点,分析社会档案意识的现状并讨论专业档案人员应如何引导社会档案意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尝试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社会档案意识与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医院档案意识及其表现医院档案意识是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对档案及其档案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表现了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1、医院的社会档案意识。医院档案意识是社会档案意识的反映,作为一种观念,其形成同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9.
一、必须始终坚持依法治档意识档案工作者要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开发信息意识、现代化意识、市场意识和法律意识。一是档案职业道德意识。档案工作者必须维护档案和历史事实的原貌,既不能任意篡改和歪曲档案的内容和特征,也不允许主观臆断、随心所欲地鉴别档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实事求是,坚持据实立档,据实用档,尊重历史,忠于职守,维护党和国家档案的历史真实面貌,同一切篡改档案、歪曲历史的行为作斗争。  相似文献   

10.
该文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工作者要增强档案意识、信息意识、学习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以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