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有效引领国家和人民迈向现代化的“牵引器”,内蕴以人民之“力”满足人民之“需”,办成人民满意教育的理性逻辑。作为面向人民现代化的教育,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应致力于满足人民指向效益型生产的物质需要、指向合作型生产的社会需要、指向绿色型生产的自然需要。作为服务人民现代化的教育,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应从教育理性上映射人民整全性生命、从教育资源上支撑人民跨界型发展、从教育制度上保障人民多向度行动。作为依托人民现代化的教育,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应以修正“为何”兼“何为”的人民行动理性触发动力擎、以优化“提质”兼“增效”的人民行动范式铺就快车道、以完善“输血”兼“造血”的人民行动制度再造新优势。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写入了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我们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与时俱进,对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这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首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的本质是执政为民,其落脚点和最终归宿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如何提供给人民群众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已经上升…  相似文献   

3.
无论何种教育学都或明或隐地有着“为谁服务”的社会立场,以回答“谁之教育学”问题。当前专业化的教育学,大多以抽象的人类主义为基础,反而迷失了具体的服务对象。进入新时代,要建构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理应坚持和践行“人民立场”。“人民”是中国各民族共享的重要符号之一,其内涵有着一个不断发现、不断丰富的过程;每一次对“人民”的发现都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选择和践行教育学的“人民立场”就是要重建和发展“人民的教育学”,要从当下的“人民”出发,依靠当下的“人民”并回到“人民”中去审视教育学,以期发现新时代新的“人民”形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践行“人民立场”的教育学可以包括三个阶段,即“为了人民”的教育学“、归于人民”的教育学和“发现人民”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4.
我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教育。尤其是近年来,主要领导多次强调“农业小县办教育强县”、“对教育投入再多都不为过”等重教理念,同时,县人民政府还于2007年提出“足额预算,科学算账”,从观点和实践上真正实现“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人民教育政府办”的重大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为人民服务:党的教育方针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从“一为”到“两为”的演变,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深刻认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意义,是当前教育战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对于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创新,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是至关重要的。一、教育“为人民服务”浸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显明的方向性“三个代…  相似文献   

6.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学者在理解“人民”的内涵、“何谓满意的教育”、“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方面出现了一些分歧。因此,有必要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芮火才 《江苏教育》2023,(5):26-30+3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学校和教师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时,要正确认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内涵,科学理解“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含义,更重要的是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的教育方针,字字千钧,寓意深远,对教育事业和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中如何写好“教育为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我们认为,只有认真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规范管理,视质量为生命,视学生为亲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赢得人民群众更大的支持,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严伟 《农村教育》2004,(11):38-38
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教育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对人民群众满腔热忱和对党的教育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扎扎实实办好教育.努力打造“公信”教育,办“让人民高兴、让党放心”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根本上看,就是要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11.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价值取向,它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根本上看,就是要强调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12.
《湖北教育》2003,(6):1-1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为人民服务”纳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我们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与时俱进,总结历史经验,适应时代新要求,对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报告中还提出让“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这些都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  相似文献   

13.
55支蜡烛     
30年前,我看到了《人民教育》。从那以后,她便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想,《人民教育》的特色可以概括成三个字:“全”、“精”、“新”。“全”,是指内容齐全。《人民教育》所刊内容非常丰富,从教育改革成功案例,到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从治理学校成功经验,到教育教学的改革……《人民教育》就像是一座展现教育理念的花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可以采到香甜的花蜜。“精”,是指精品文章。《人民教育》汲取各方精华,从不同的教育视点入手,推精品,育精英。更难得的是,《人民教育》从读者实际出发,编发的文章大多来自教育第一线,让人读后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切实把“三个代表”的思想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去,牢固树立人民教育为人民的理念,我们绥化市教育局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作为教育为人民服务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并以此作为我们工作的基本思想。具体地说,就是端正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在新千年第一个春天来临之际,《人民教育》编辑部接到教育部领导的批示和兄弟报刊社的贺电、贺信,祝贺《人民教育》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和再次入选“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得知《人民教育》喜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的消息后,批示:“祝贺...  相似文献   

16.
王成功 《教育》2010,(6):54-54
随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也实现了从最初的“有学上”到现在“上好学”的跨越,追求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学校就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教育惠民的重要举措。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教育方针的丰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新的论述,它渗透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突破了“物”的教育和单纯“功利”教育的束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标准,用开放的、大众化的、优质的教育服务于民,是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各地教育报刊社电贺《人民教育》荣获“双百”称号最近,各地教育报刊社获悉《人民教育》继被评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之后,总编辑刘堂江又获得“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这一消息,纷纷致电编辑部,对《人民教育》获得“双百”荣誉表示祝贺。江西教育社、湖...  相似文献   

19.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主要是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结合我省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下面,我着重就1990年全省教育工作情况和“八五”的总体设想以及今年的工作,讲几点意见。一、1990年工作的回顾去年是“七五”最后一年,去年的工作是“七五”期间成果的反映。“七五”期间,我省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战略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党的教育方针逐步落到实处,“人民教育人民办”的思想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伟大的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他怀着“人民第一”、“教育为公”、“甘当骆驼”的献身精神,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既反对“沿袭陈法”的传统教育,又反对“仪型他国”的洋化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和创造中,总结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仅就陶行知的德育思想,包括德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