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主要描写威塞克斯宗法制农村的生活,反映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后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在主题思想上经历了从"牧歌"到"悲剧"的嬗变.这种主题思想的变化既是由于时代生活的影响,也是他哲学思想变化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哈代作为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威塞克斯小说描写资本主义侵入这些地区后引起的种种社会变化和灾难,具有浓重的悲剧意识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对哈代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长篇小说。哈代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哈特曼的影响,认为宇宙存在的超自然的内在意志力,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的命运、意志。它控制宇宙的一切,这种意志力出于自然,没有意识。是盲目的,它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无所不在。因此哈代作品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似乎总是受命运的支配。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小说历史上,托马斯.哈代可称为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巧妙运用环境推动小说悲剧情节的发展,烘托小说的悲剧氛围,突出人物悲剧性格。其独特的悲剧内涵和突出的艺术手法成就了他在英国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威塞克斯小说"尤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其环境在小说中不仅有背景作用,而且极富象征性。而作者之所以能如此熟练的驾驭各种景物描写,是因为他有着一种浓厚的乡土精神。  相似文献   

4.
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的乡间景象与鲜明的女性形象是他创作的典型特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他的第一部经典悲剧《还乡》,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作家视野中自然与人特别是与女性的微妙关系以及女性命运与自然命运的关联,并深刻感受到哈代深切的生态和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和诗人,他最有成就的作品是名为"威塞克斯小说"的一系列小说。主要内容是描写19世纪后半期英国宗法制农村社会的衰亡,表现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既闪现着人道主义的光芒,又具有浓厚的悲观色彩,体现了哈代思想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威塞克斯"小说与"商州"小说的比较,分析哈代与贾平凹创作的相似之处,以及两位作家面对社会大变革在情感上所做出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7.
《德伯家的苔丝》这部小说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重要的长篇故事。小说主要讲述了十六岁的乡村少女苔丝,在家人虚荣心的驱使下攀援豪门贵亲,从被诱骗到主动离开,后遇见心中所爱又遭抛弃,以致被无情命运最终逼上绝路的精神与生命历程。这部小说充分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妇女共同的生存状态,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但是其中表达出来的反抗性精神对于人性的解放而言却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尝试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角度,从本我、自己、超我这三个维度层面出发来深入解析其小说中的女性主人公苔丝这一悲剧人格,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其悲剧性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8.
英国作家艾丽丝·默多克在其小说<独角兽>的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神话元素,她是用原型说话的艺术家.她在其文本中构建出"失乐园"、"替罪羊"、"死亡--再生"、"情爱复仇"、"出埃及"、"启示录"等众多神话原型,把我们个人的命运转变为全人类的命运,从而牵动了读者的集体无意识,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使小说具有了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小说"走向城市"叙事蕴涵着浓厚的悲剧色彩,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英雄悲剧的普通人的悲剧。从美学的角度看,悲剧在文本中主要表现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人性迷失的悲剧等四种形式。文本呈现悲剧风格缘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矛盾、作家的立场和视角等。  相似文献   

10.
谁毁了苔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是英国最杰出的乡土小说家哈代的“韦塞克斯小说”系列之一,它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姑娘苔丝是如何无奈地与内心的激情抗争,与外部的环境抗争的悲剧人生.本文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苔丝姑娘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1.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时期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从作品完成至今,无论是文学界、艺术界,一致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的命运悲剧.造成悲剧的根源是命运的不可战胜.随着时代文明的不断更新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各界对于造成俄狄浦斯最终悲惨命运的原因,有了更深一层的研究;尤其是心理学的发展,促使人们潜入内心世界,去重新感受俄狄浦斯的命运历程.进而得知,造成俄狄浦斯最终悲剧的原因,根源于社会伦理道德和人性的善良本源.  相似文献   

12.
老舍的中篇小说《阳光》揭示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命运悲剧的主题,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和阐释空间,老舍这位伟大作家永恒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风范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13.
在海明威研究尤其是中国国内的海明威研究中,人们对海明威及其作品中的"迷惘"情绪、悲剧情氛和悲剧意识都做过足够的探讨与研究。然而对于隐藏于其文本中凝重的悲剧精神却至今无人问津。本文将从文化诗学角度出发,以美学悲剧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不同时期小说的"价值阅读",挖掘、展现遮掩在其"迷惘"冰山之下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14.
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深刻地揭示了东北乡村女性在日本侵华期间遭受的异族侵略和男权压迫的双重生存悲剧;台湾女作家叶陶创作的《爱的结晶》,在台湾日据时代的背景上,讲述了两个选择不同道路的女同学在社会动荡中的命运遭遇。这两部作品蕴含着强烈的女性意识,通过对女性生存境遇的思考,批判了带给婚姻家庭悲剧的男权中心话语。  相似文献   

15.
《天边外》是尤金.奥尼尔创作的第一部多幕悲剧。在此剧中,剧作家既继承了古希腊命运悲剧的主题和悲壮风格,同时又对悲剧产生的根源作了新的思考,并开辟了从人物心理和性格窥视其命运的审美视角,从而使他的悲剧带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6.
《怆怆文集》是女作家里扬的一部散文、小说合集。里扬一生坎坷,曾两次入狱,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从而使她更深刻地洞察人生,更好地懂得爱与憎,成为善写悲剧的能手。她的作品感情浓郁,如烈火一样燃烧读者的心,悲怆动人,具有巨大的震撼力。本文通过对她的散文、小说以及表现手法与语言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充沛的真挚情感与鲜明的悲剧意识,是里扬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嘉莉妹妹》是美国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处女作,讲述了纯真、美丽的乡下姑娘嘉莉从社会底层登上百老汇红舞星宝座的过程。作品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风格,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美国底层劳动者们的生活,着力描绘了各种不同的环境对嘉莉所造成的深刻影响,真实地揭露了20世纪初人们狂热的追求美国之梦的悲剧事实,深刻地揭示与批判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道德沦丧及资本主义道德的虚伪。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为奴隶的母亲>一文透视了女性的生存悲剧,从伦理道德的压抑、女性自身的软弱、以及看客的精神虐杀,展示了造成作品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深层因素,以及作家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9.
从印象主义的角度出发,在主人公苔丝与景物的对比关系中诠释她的命运变化,以体现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独特的洞察力和审美视角,以及他对苔丝悲剧命运的艺术化体现。  相似文献   

20.
《嘉莉妹妹》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德莱塞的早期代表性作品,小说以美国大都市为背景,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贫穷家庭女子的悲惨命运,本文藉此背景剖析当时产生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