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钟和溪 《广西教育》2007,(10A):20-20
小学三年级作文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也是训练学生想说、敢说、会说、“我手写我口”的开始,如何从写一句话、一个小片段入手,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诱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我在上小学三年级语文百花园《笔下生辉》时,特地设计了如下一节作文课:  相似文献   

2.
杨德芳 《小学生》2010,(4):9-10
小学生很早就开始接触作文了,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开始说话、识字、组词、造句等,这在平时的练习中已经渗透了作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从三年级开始连句成段,由段构篇,由易到难地写作文。学生到了五年级,按理说应基本能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字数在400字以上的作文来。可我教作文时却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一个通病:没有内容可写,即使写出来的作文也是非常空洞的,内容不具体,爱无病呻吟。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作文,学生们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才凑上二三百字,更有学生从作文选中抄袭一段甚至一篇。  相似文献   

3.
胡悦广 《小学生》2011,(6):65-66
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开始说话、识字、组词、造句等练习中已渗透作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从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连句成段,由段构篇,由易到难地作文。学生到了五年级,按说是写了近三年的作文了,应基本能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  相似文献   

4.
今天的话题,让我们从一篇作文开始。 笔者的女儿就读小学三年级,老师布置写作文,女儿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玩“摩尔庄园”》,作文里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将写作分为两个部分:小学一至二年级为“写话”,三至六年级为“习作”。鉴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作文中常出现问题,所以对指导三年级习作,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的提法从三年级开始有所变化,由“写话”改为“习作”,可见,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从说话、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过渡”就是承上启下。如何顺利完成这个过渡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何渊 《小学生》2012,(10):94-94
<正>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开始的说话、识字、组词、造句等练习中已渗透作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从三年级开始写作文,连句成段,由段构篇,由易到难地作文。学生到了五年级,按说是写了近三年的作文了,应基本能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字数在400字以上的作文来。可我教这个班作文时却发现,学生作文存在一个通病:没有内容可写,即使写出来的作文也是非常空洞的,内容不具体。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作文,学生们苦  相似文献   

8.
陈英 《教师》2010,(35):22-22
课堂作文教学是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事,他们总觉得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从三年级教到六年级,作文知识点就是那么几个,枯燥而又乏味,没有针对性,反反复复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而写和不写也没有多大差距:三年级到六年级,花了两百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因此,“作文难教”“作文难写”成为小学作文的一个通病。  相似文献   

9.
有一次,我在批改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时,给一篇作文打了个不高的分数。我将作文发下去后,得了不高分数的那位学生很不解地问我:“老师,我小学时也是这样写的,分数都很高。为什么这一次……”我笑着对他说:“你小学时这样写能得高分,但现在你已经是中学生了,你的写作水平应该有所提升,不能再停留在小学阶段的水平了。  相似文献   

10.
杨林 《课外阅读》2010,(12):222-222
三年级学生刚刚认识作文,以前对作文没有从理论上真正地认识。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启步对以后的作文尤其重要,就像是修房子的基石一样。因此,对于三年级的作文启蒙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概括为“激、浸、引、积、练”,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可是有不少老师认为儿童到三年级才开始作文,作文挨不着一年级儿童的边,因而把时间、精力集中在单纯的识字教学上,与作文脱节。有的虽让一年级儿童进行作文训练,但又出现刚开始兴致高涨,一段时间后兴趣全无的现象。我们发现,一年级儿童对直观形象的图画特别感兴趣,一幅画似乎就是一个故事,就是表达他们内部情感的文字。能否将“图画——说话——写话”三者结合起来,加强低年级儿童作文起步训练呢?为此,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我进行了儿童写“图画日记”的尝试,仅半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试验大致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与说话结合,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画,有意识地“写”。一年级儿童在学习活动中,直  相似文献   

12.
张秋燕 《黑河教育》2013,(11):41-41
有人曾就“你喜欢作文吗?”这个问题对某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表示无话可说,无东西可写,甚至有人形象地将“作文”称为“榨文”。这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反思,我决定从自己任教的三年级着手,探寻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习作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习作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有人说,灵感是一切创作的源头。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学生当中,感觉作文是一种负担,那么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怎样能把这种“负担”变为“快乐”呢?我反复思索,决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我的学生已经可以写出篇幅比较长的作文,其中有看图写话、童话故事、故事续编等短小有趣的文章。实践证明,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确是一种遵循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相似文献   

14.
那是七年级的一堂作文课,我板书题目后,就从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等方面给学生作一番写作指导。突然,一位学生冒出一句:“老师,你讲得是很好,但你能写一篇文章出来让我们欣赏欣赏吗?”我的心不禁一颤:多么直爽的学生啊!说得很有道理,讲得好还不如写得好。于是,我一口许诺:“好吧,我们一起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好!”时间过得很快,不到30分钟,我就把这篇作文写好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想“欣赏欣赏”。于是,我大声地朗读起来,读完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落实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扭转中小学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现象,反对作文概念化、成人化、模式化的弊端,开发智力,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写作个性和创新精神,语文教师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写随笔。尽可能每天写一篇,如果某一天过得充实,可以写几篇。而有一天无话可说,也可以不写。因此。随笔具有灵活、自由、随便的特点,它是学生写好个性化作文的基础,也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16.
梁霞 《小学语文》2012,(9):49-52
一、导入 同学们,光阴似箭。一眨眼,我们从一年级的小豆丁变成了今天的四年级学生。想当初,一年级时,我们只会写简单的句子,现在,在短短的一节课里,我们可以完成400字左右的作文。本学期,我们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本领,那就是“修改自己的作文”。这节课我们来修改自己在这单元写的作文。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之一。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无论教师如何尽心尽力地教,学生面对每一次作文教学都会愁容满面。有的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生活,还为不会写一篇通顺的记叙文而发愁,每次作文课似乎都是学生的受难课,学生对作文有一种无形的抗拒和恐惧的心理。通过十几年的教学体验,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拔高了作文教学的难度,把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当成经典著作指导,从而使小学生不敢写作文。  相似文献   

18.
案例背景: 在批改作文“最难忘的寒假生活”时,看到一篇写跟爷爷吃麻辣烫的文章,有滋有味。作文评讲课上。我特地挑出这篇佳作推荐给同学们——出人意料的是A同学嗤之以鼻:“这篇作文是抄的!”同学说:“我昨天在《新概念作文》中看到一篇作文和他写的一模一样。”我顿时无语。究竟是谁剥夺了他们说真话的自由?为此我选择本校五、六年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找到了“假”习作原因:小学生习惯于或乐于写“假”习作,这与教师在实际作文教学、习作评价时有意无意“立意深刻、内容健康、材料典型、语言优美”等列为小学生习作的要求,更有甚者鼓励学生假借他人作品。  相似文献   

19.
一、“数学日记”之旅一:如何指导学生写日记 从一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开始写数学日记,回顾这六年的数学日记之旅,真是收获颇多、感慨颇多。对于学生写数学日记的指导我从“盲目”的试验到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数学日记的内容、形式也渐渐由“单一”到“丰富”,在实践中,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田翠艳 《考试周刊》2012,(43):51-51
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三年级一开始写作文,就好像面对一个关卡,心里忐忑不安。如果老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将严重影响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开始习作训练呢?我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