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让语文课堂荡漾着情和爱的活水,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育。这个说法并不新鲜,可惜我们的很多老师忽略了它,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知识课、语言课、说理课,而置学生的情感教育于不顾,看着语文教材上一篇篇形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怎忍心荒芜了学生的心田?老师是架起学生和教材的桥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育,这个说法并不新鲜,可惜很多老师不重视它,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知识课、语言课、说理课,置学生的情感教育于不顾。但看着语文教材上一篇篇形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怎忍心荒芜了学生的心田?老师是架起学生和教材的桥梁,如何触动学生的感情,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从而体现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意义呢?一、捕捉感情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一堂完美的语文课,能让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身心也得到欢愉。体态语言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联系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的重要纽带,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上语文课,从中感受美学的真谛,是提高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必要手段。本文从教师体态语言中的眼神、表情、手势运用来探讨教师的体态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4.
“不要把语文课上得太像语文课”,两年前,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读到毛荣富老师对一些青年教师说的这句话时,就觉得它闪烁着语文教学思辨之光,颇值得寻味。的确,“太像语文课”就把课限定死了,没了个性也就失了灵气。语文教学要讲究“活”,要让学生提得起兴趣;  相似文献   

5.
常常惊叹于课本中那些激扬的文字,涌动的情感,同时也常常思考如何使学生真正体悟文字背后的情感,感受语文独特的韵味,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课。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一、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许许多多的语文教育专家、语文老师都深刻地认识到:语文课当有语文味。怎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呢?应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什么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呢?那就是去掉外在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的课。即读书声声声入耳的课。亦谓之原生态的语文课。语文课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才能激发情感和品味语言。感悟出蕴含在文本中的原汁原味,才是程少堂老师在《语文味研究回顾》一文中所说的有“语文味的课”。程老师在文中还强调说:“语文教学就是语文味教学,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姚玉凤 《考试周刊》2011,(81):45-45
语文的特殊性对语文教学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只有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才会有更大的发展。语文老师必须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联系生活,才能让学生对语文课有更深、更美的享受感。  相似文献   

8.
李新彦 《成才之路》2013,(11):37-37
语文学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需要老师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激活课堂,使语文课有特色,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喜欢这门课了他们才有学好这门课的动力,如何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呢?这是作为语文老师一直在不断思索的问题。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入,  相似文献   

9.
最近,听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秋天的怀念>一课,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品味于老师的课堂教学环节,琢磨于老师的语言艺术,体会于老师课堂里传达的思想情感,我豁然开朗:语文教学,应该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语文,原来可以这样教!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坏,情感教育发挥着很大作用。可以说,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情感教育,一个语文老师如果不会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材中,那他就不是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再好的老师,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他的语文课就干巴巴,没有一丝趣味,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一个学生会喜欢他的课,他的语文课就一定是失败的,他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1.
周明亮 《吉林教育》2006,(12):36-36
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让学生从心里接受语文乃当务之急一、高效的教学管理需要的语言技巧和传授技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艺术,要想让学生集中精力听讲,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做到不沉闷、不乱堂、管理起来得心应手,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多借鉴其他门类的语言艺术并运用到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语文阅读教学重视了学生的整体感悟和独特体验,轻视了词语教学、句式训练等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随着阅读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实效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那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构建一个和谐的语文课堂呢?一、立足文本,深钻精研,明确学习活动方向陈延军老师曾在徐州执教《欲速则不达》一课。我觉得这节课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性质特点,从情感入手,以读为本,注重发展,寓教于趣,即"把语文课上成读书训练课、语言文字感悟课和生动活泼的情感课"。陈延军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后,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学习目标:1.了解"欲速则不达"的故事经过,并从中感悟事理。  相似文献   

13.
如何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让语文课变的新鲜有趣?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把语文课幻化成上山看日出,那么学生就会天天想着语文课,天天盼着语文课。为了避免语文课堂的模式化,近年来,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如借用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对原课文情节进行补充或改变等。为了处理语文课中牵涉到的历史、地理知识,我有时求助于历史、地理老师,如请历史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进行有关历史知识讲座,解决语文课上的“历史背景介绍”,学生感到新鲜,效果很好。讲解枯燥的语法知识,不在同一节课上反复讲解同一个概念,而在不同的课上让学生多见面,学生不会厌烦,教学效果良好。把作文讲评同语文课文中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即使语文课讲得不单调、呆板,又指导了作文。让学生每天都有新发现,新见解,新收获,让“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要能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是关键因素之一。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既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达成和谐的交流。课堂上如果没有情感投入,教者会无精打采,学生也会兴味寡然。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怀着真挚的情感,创设一个充满真情的语文课堂。让学生亲近语文。体味语文课的情趣和韵昧,享受语文课的愉悦。在语文学习中提升生命的品位。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是一个新的研讨课题。要探讨这个课题,就必须以课堂作为基地,运用多种教学艺术(如开课和结课艺术、节奏艺术、语言艺术等),才能逐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起着积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简洁精确而富于技巧、充满情感的语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冯敏 《贵州教育》2009,(24):34-36
提到上语文课,许多孩子都不感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再厌烦语文,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我利用兼职上美术课的这一优势,将语文教学融入美术课的教学,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是一门追求语言艺术的课程,语文课堂的精彩离不开有效、和谐的师生对话。《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和谐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和谐有效的师生对话,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索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施有效和谐的师生对话,让语文课为学生所喜爱并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改以来,我常常思考:人们都说自然才是美的,那么,语文的自然本色是什么?杨再隋教授的解释简明而准确,他说:语文课就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明白了语文课的内涵和真谛,我想我们就可以掠去表面的浮华,抛开不必要的喧嚣,减少支离破碎的分析,让语文课返璞归真。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总结了让语文课返璞归真的  相似文献   

19.
王丽丽 《辅导员》2014,(24):43-43
语文教学应该是情的教学、美的教学。致力于新课改的我们更要还语文教学以语文味,让我们的孩子在原汁原味的教学中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真正学会发现美、感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应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老师只有自我动情,积淀情感,释放情感.才能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的天地、美的天堂。那么,怎样触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呢?一、文学独白创设跌宕起伏的·隋感氛围每一堂语文课应该成为流动着热烈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情景,营造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课一直不受学生的重视,即使老师讲解的再精彩,学生也只是认为它是一堂消遣课,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语文课一直处于尴尬的局面。本文主要是从语文教学典型策略方面进行论述,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目的,从而让语文课摆脱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