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吕芳 《科教文汇》2007,(6S):162-162,168
熟语是语言中反映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形象生动的载体,包涵人类对自然、社会现象和生活的认知和归纳。成语和谚语是重要的两类熟语。翻译时讲究形式美、音韵美和内涵美。本文就熟语翻译的“形美”,“意美”和“音美”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使目标读者通过译文也能充分感受到原著中谚语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吴爱慧 《科教文汇》2010,(26):172-173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用生活来教育。从生活中学知识,用知识更好地生活,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将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加入我们的课堂,我们就会让美术教育变得更加富有生气、充满活力。培养求知情趣而热爱学习,培养审美情趣而陶冶情操,培养创造情趣而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3.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理论在文学翻译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美”最重要,是根本,是目的;而“音美”和“形美”为实现“意美”服务,是前提,是手段。本文以“三美论”---音美,形美,意美为着眼点,分析了许渊冲,吴钧陶,翁显良和John Tuner四个译本。该理论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非常指导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同样也适用于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熟语是语言中反映历史和文化的一种形象生动的载体,包涵人类对自然、社会现象和生活的认知和归纳.成语和谚语是重要的两类熟语.翻译时讲究形式美、音韵美和内涵美.本文就熟语翻译的"形美","意美"和"音美"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使目标读者通过译文也能充分感受到原著中谚语独特的文化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恋爱是个选美的过程,那么这个“美”指的是什么?美人为什么有魅力?而且能为人所公认呢?身材容貌作为美与丑的主要标准之一,通常情况下不因文化修养而异,也并非后天的人为塑造。它在人类社会之前就一直存在,为进化所左右,发如果说恋爱是个选美的过程,那么这个“美”指的是什么?美人为什么有魅力?而且能为人所公认呢?身材容貌作为美与丑的主要标准之一,通常情况下不因文化修养而异,也并非后天的人为塑造。它在人类社会之前就一直存在,为进化所左右,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了一种数字化模式,并且在不同国度、不同语言、肤…  相似文献   

6.
王莹 《科教文汇》2011,(25):142-143
美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题之一,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大自然就不断地向人们的心灵灌输一些使其丰富、充实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断地在人类心里构建起美感,慢慢累积成美的意识,从而使人类具有美的灵魂。要完善一个美的灵魂,人们就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风度上、情感上以及品格上这三个更深层面的社会人性美,而这种审美形式便使我们有了美的内涵、美的意蕴和美的魅力。这些内在美充实了我们人的整个心灵。  相似文献   

7.
生物界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萝卜一个坑的道理你一定懂,将这个道理用在生物界,可以理解为一类物种一个位。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凡存在者就有自己的生态位,即自己的生存空间。而两个具有同样生活习性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竞争同一生存空间,这就是所谓的一个萝卜  相似文献   

8.
刘红云 《科教文汇》2007,(11X):193-193
纵观长长译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文学翻译领域笔绰耕耘数十年,不仅硕果累累,而且提出了有独创性的文学翻译新论,使之成为翻译领域一大系统。其中包括被称之为“美化之艺术”的本体论(三美论)、方法论(三化论)和目的论(三之论)以及优势论,再创论等。本文拟从诗词赏析的角度,去体会许先生《唐宋词一百首》中所体现的其文学翻译理论中“三美论”和“三化论”的要旨,去领略诗译中许先生独创的艺术之美及盎然诗情。  相似文献   

9.
数学家们认为他们研究的对象是美妙的,但许多人发现这种说法值得怀疑。可以用多种方法来描述小学的算术课或代数课,但大多数学数学的学生恐怕不会想到用“美妙”这个词来形容它们。不过,确实存在多种层次的数学美。一般人可能觉得他们很难欣赏一项令人满意的数学证明所蕴含的逻辑美。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作文一直是大部分语文老师头疼的话题,其实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不只是用躯体去体验,更要用心去体验。作为教师、家长,要给孩子创造愉悦的情绪、快乐的心境,用爱心、感恩的心生活,用心去看世界,用心写作。有心的地方就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有美,有美的地方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有快乐!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相似文献   

11.
从"三美"看《春晓》四种英译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理论在文学翻译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意美“最重要,是根本,是目的;而“音美“和“形美“为实现“意美“服务,是前提,是手段.本文以“三美论“--音美,形美,意美为着眼点,分析了许渊冲,吴钧陶,翁显良和John Tuner四个译本.该理论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非常指导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同样也适用于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文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科技英语文体重在传递和交流信息,要求准确无误,久而久之形成了科技文体文采不足的误解。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翻译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准确再现原文信息,为达目的,许多译者在翻译时尽可能地采用原文结构,甚至一味追求字对字的翻译,置译文可读性和美感度于不顾。而事实上,科技英语用词简洁,语法结构严密,逻辑性很强,无时无刻不彰显着一种阳刚之美(mas-culinity)。相比之下,汉语重意合,句式结构松散疏放,呈现出一种“阴柔”之美(femininity)。本文将探讨如何实现科技英语汉译中从阳刚美到阴柔美的转换,从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探讨如何增加科技英语汉译的美感度。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业月刊》2014,(5):22-22
千万年来,人类的生存、繁衍、进化都依靠“性”来进行延续,“性”这个古老的话题始终被人类所无限关注。“性”既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普遍存在。不可或缺,同时又被人们赋予了它很多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业月刊》2014,(6):22-22
人类的生存、繁衍、进化都依靠“性”来进行延续,“性”这个古老的话题始终被人类所无限关注。“性”既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普遍存在,不可或缺,同时又被人们赋予了它很多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蒲真真  杨曼 《科教文汇》2014,(31):121-122
本文通过透视波德莱尔自身的忧郁以及他所生活的巴黎这座城市的忧郁,折射出波德莱尔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其前卫的美学理念;而他关于“现代性”的界定对文学和艺术更是一种创新与再塑。  相似文献   

16.
在一切翻译实践中,所有译者都在力求使译作达到翻译的至高境界“信、达、雅”,也就是力求以最适合的形式风格准确地传达原作者的表述,但具体如何权衡选取最适合的形式,确实是每位译者竭尽心思所要达到的,译作的真与美就是译者卓著翻译思路的体现。对于汉英平行语料库而言,如何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就决定了该译作能否达到与原作的“形似”美和“神似”美,而对于语料库的使用者而言,解读译作之美,或研究统计翻译方法,也是要通过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华夏集》是庞德翻译作品中的代表作,已成为英语诗歌中的经典作品。但是由于其创造性的翻译,背离了传统的翻译标准,这个译本在国内的评论界历来备受争议。如果从庞德诗学思想出发,就会发现,这些“背离”之后主导思想,也就会对他在这个译本中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从新雏度来认识。从庞德的诗学历史观和诗歌本质观两方面,探讨了其诗学对译本选择和翻译标准的影响,并分析了在译本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孙娟 《科教文汇》2010,(22):50-51
许渊冲教授在实践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提出"三美"论,对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翻译了大量的诗词作品,传播了中国文化,也提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本文旨在用"三美论"解读许老英译李商隐《无题》的上片,再现原诗中的"意美"、"音美",看译者如何"戴着镣铐跳舞",指出在诗歌翻译中以"三美"论为指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宋惠菁 《科教文汇》2008,(25):189-189
本文以美学的角度,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进行了新的诠释,探讨了体育美的意义,对体育美的再认识,是提高人类精神生活和提高现代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深入分析了体育关的各种表现形式,身体美、运动美、行为美、气质美,提出了体育在创造人体健美的同时,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0.
纵观长长译河,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文学翻译领域笔绰耕耘数十年,不仅硕果累累,而且提出了有独创性的文学翻译新论,使之成为翻译领域一大系统.其中包括被称之为"美化之艺术"的本体论(三美论)、方法论(三化论)和目的论(三之论)以及优势论,再创论等.本文拟从诗词赏析的角度,去体会许先生《唐宋词一百首》中所体现的其文学翻译理论中"三美论"和"三化论"的要旨,去领略诗译中许先生独创的艺术之美及盎然诗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