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一提起边塞诗,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唐代边塞诗。诚然,唐代边塞诗不啻是一个时代的里程碑。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冷落边塞诗的另一峰巅——清代边塞诗。唐代边塞诗固然洋溢着唐代开放、豪迈的时代精神,开边塞诗之先河。然而,真正涉足西域(今新疆)的歌者,却如凤毛城角。而清代,躬践西域的诗人之众,作品之多,题材之广,是任何王朝都无法比肩的。1982年,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吴蔼袁先生的《历代西域诗钞》一书,其中收录清代诗人22人,诗800余首。虽然从中可窥见清代边塞诗之一斑,借遗珠沉壁不知儿几。笔者曾留意搜集漏网之鱼,…  相似文献   

2.
我在《试论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兼谈边塞诗评价的几个问题》一文的结尾,曾经说过:“唐代有关南诏的诗歌,还有一部分是描写民族风俗习惯、壮丽山河、名胜古迹、气候物产的,我们姑且统称为‘风物诗’,这也是边塞诗中人们常常谈到的内容。判断这些诗歌的价值,主要看它是否真切、传神地描写了边疆民族风物,诗中是否蕴藏着对祖国山河深厚的感情。”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索,算是对前文的一点补充。唐代反映云南风物较早的诗人,当推骆宾王。他曾随军西域,后宦游蜀中,有人考证他  相似文献   

3.
张慧 《语文天地》2012,(9):23-24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对边塞  相似文献   

4.
张慧 《语文天地》2012,(5):23-24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无论是浴血沙场的战争画面,还是穷沙绝漠之地归期遥远的思乡之情,都为唐代边塞诗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唐代边塞诗极大地丰富了当时诗歌的创作,同时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学生由于生活经历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边塞诗管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边塞诗盛于唐朝,就其发展渊源来看,南北朝诗歌中有关边塞内容的诗歌对唐代过塞诗歌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南北湖边塞诗歌的内容与艺术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唐代边塞诗歌的影响与传承。  相似文献   

6.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和盛唐边塞诗的代表岑参,作为唐代亲临西域的边塞诗人,用他们的具体创作展示了唐人的民族观、地域观之变化和发展,昭示了整个唐代中华民族文化与心态的变化轨迹。文章试从创作的选材和审美角度入手,分析二人边塞诗深远的文化意义,以此更好地了解唐代边塞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和亲作为唐王朝与周边游牧民族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当时人的生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并直接促进了唐代边塞诗的创作。吟咏和亲女子的诗歌在唐代和亲类边塞诗中占有重要比重,其中咏当朝公主和咏汉代和亲女子王昭君的诗歌尤其值得关注,这些诗歌为唐代边塞诗注入了一种新的格调,使边塞诗在刚健慷慨的主流之外,又增加了庄雅端肃的庙堂气和幽怨苦恨的宫怨气。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唐诗犹如一座珠穆朗玛峰,让后世的人们敬仰。在浩如烟海的唐代诗歌中,边塞诗又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雄浑激昂、慷慨豪迈的精神风貌,丰富的主题,独特的艺术视角,在边塞诗的发展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边塞诗的创作实际存在着写实和想象两种方式,即写实的边塞诗和想象的边塞诗,以此可以将边塞诗区分为两大创作流派,这也形成了边塞诗的两大创作传统。岑参边塞诗的写实性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其重要价值之一在于以诗证史,以诗歌证西域舆地。岑参边塞诗的诗题具有纪实和叙事功能,而且诗题中地点明确,统观各诗诗题又具有认识其西域行迹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对唐代边塞诗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倾向:一方是极力赞美唐代边塞诗所包含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所描述的边塞美景,一方则是无情揭示唐代边塞诗所蕴藏的反战、厌战情绪和边塞的悲凉痛苦:章主要通过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分析,认为唐代边塞诗深层的思想主题应该是民族和解,主旋律是呼吁或赞美以战求和的民族和解方式与途径。唐代边塞诗人们无论是歌颂边战还是反对边战,心目中的忧虑和诉求是:一方面要敢于勇于用战争来制止边衅、平定侵扰,另一方面又要坚持安民怀柔的边疆民族和解政策,以战求和,因和化战:  相似文献   

11.
汉唐连称,而从文学言,唐代与西部发生关系者,远较汉代为多。盛唐诗歌的雄壮、浑厚气象,颇得之于地理上的西部因素,岑参的边塞诗尤可见之,他的作品与此前符号化、类型化的景象事物不同,而带有难以移易的地域特征和西部风情。唐代文学与西部文化的紧密关系,又见于西域佛教壁画对变文创作的影响,其中关于释迦牟尼成道的变文,应直接受到佛传故事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绚丽多姿.文质并茂的黄金时代.在这诗歌的百花园中,边塞诗是其中一簇鲜艳夺目的花朵.唐代边塞诗的出现、发展、乃至达到高峰,是有其社会原因的,是文学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先躯者们,为之开辟了道路,夯下了坚实的基础,不断攀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张华 《考试周刊》2011,(63):27-28
自古边疆多战事。壮士慷慨出玉关,连年的战火铸就了不可磨灭的边塞诗魂。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但边塞诗不是唐代仅有的,后代也有传承,广义地说,与边塞戍边生活有关的诗歌就可以视作边塞诗。那么,边塞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生活传达出哪几类情感呢?  相似文献   

14.
唐代边塞诗具有多元的思想内容与多变的表现手法,展现了边塞征战、边塞生活和边地风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边塞诗的英译研究对于我国文化"走出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全球文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现在国内对于边塞诗的英译研究近乎空白,目前面世的诗歌英译著作中,罕有以边塞诗为主题和研究对象的著作。本文就边塞诗的特点、边塞诗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诗歌创作源于生活,也是社会历史的集中反映之一."交河"语汇在唐代"边塞诗"创作中颇具影响,其意象的变迁大体经历了突厥汗国、边塞功业、西域交河、藩镇之乱四次比较明显的变迁.这一流变历程体现出唐代诗歌创作中的现实性特征,反映了西域与唐中央政权关系的变迁.同时,也表明"边塞诗"更多的可能体现的是一种抗争精神的传承,而非时空转移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唐人边塞诗中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昌盛,其中边塞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边塞诗是唐代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密切相关。边塞诗之所以在唐代以至现当代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提出来研究,关键是在它所表现出来的建功立业的思想和昂扬向上、富有创造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已经是流派众多,百花齐放。呈现一种繁荣热闹的局面,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怪奇诗派,并且今人对他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唐人创作的咏侠诗却极少关注。往往将它看作边塞诗的内容之一。如果说隐逸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山水田园诗在唐代的发展和繁荣,战争和多民族的融合促进了边塞诗创作的形成和繁荣,那么唐代的任侠风气则产生了波及整个唐代社会的咏侠诗。  相似文献   

18.
边塞诗一直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主题,而唐代的边塞诗更是将这一主题演绎得淋漓尽致。文章拟从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所折射出的生死命题进行探讨,从而对边塞这一直接关乎生与死的话题作出解析。  相似文献   

19.
毗陵诗派是由清代常州诗人群体组成的地域性诗歌流派.这一诗派的诗人创作了许多杰出的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描写的地域很广,涉及西域、西南、塞北及东南海防;除描写边塞风景外,更注重边塞风情;关注民生,反映的思想感情比较真实;诗歌务实而有理趣,为清代边塞诗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0.
琵琶与诗歌在唐代产生了交融,二者相互表现、相互补充。琵琶在边塞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琵琶艺术成为唐代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创作素材,边塞诗拓展了唐诗的题材领域。唐代诗人以琵琶为素材,以琵琶艺术为媒介,抒发内心的情感,勾勒文人们心灵深处无以言传的精神天地,淋漓尽致地渲染诗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