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情感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外,还应积极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拥有丰富的思想情感。语文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情感教育优势,因为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很多方面的思想情感,如亲情、友情、爱国情、正义之情等等,这就为语文学科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2.
教学活动是有情感因素的行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语文教师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显著。文章分析了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情感教育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戴林 《考试周刊》2010,(57):48-48
语文情感教育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还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诱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以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已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如何强化学生的情感教育,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17):71-72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而且情感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不仅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积极探索和实践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在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渗透其中,特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们教师能否发挥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6.
教学活动是具有强烈情感因素的行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都渗透其中,特别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我们教师能否发挥情感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朱凯 《现代语文》2009,(8):43-4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其实是一个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它需要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他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碰撞。可以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渠道,而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相似文献   

8.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好的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教师教学的热情,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把情感教育融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真挚感情,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塑造个性。可以说情感教育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标。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要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除了学习基本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外,其教学过程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更应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教育的融入,必将会使学生更深地理解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相似文献   

10.
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情感施加影响,促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应当是师生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交融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实施情感教育,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以加强语文教学的情感功能.要把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语文教学,实现有效课堂.  相似文献   

12.
陈勇 《学周刊C版》2010,(1):61-62
语文教师要重视文本中的情感因素,要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和利用好学生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而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表现出的情感,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一种亲切感与信任感;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形象和热烈高涨的情绪,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来加强语文文本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挖掘和体会课文的情感因素,用情真意切来撑起语文的一片朗朗晴空。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迅速掌握语文知识,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4.
情感教育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 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品质的过程,也是教师在尊重学生情感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过程.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情感教学,情感教育在小 学语文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没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大量的语言输入,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如下建议: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本文旨在通过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因素的运用方式.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激发的策略,对师生情感互动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浅析.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只有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材内容并灵活运用,对教材内容由读懂到领悟到欣赏,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悟能力。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语文情感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重点突出的内容,和以往只注重认知、忽视情感的语文教学相区分,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发挥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增强语文教学效果。文章在阐述情感教育作用的基础上,从深入挖掘文本情感、培养学生悟情能力、拓展课外阅读、写作训练强化情感感知等方面入手具体分析怎样实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调动教材文本内外的一切情感因素,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提高学生,让学生总是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在“感动”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9.
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文章主要探讨基于情感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观,教师肢解课文,进行烦琐分析的现象已不再充斥课堂。不过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以一种漠然的态度俯视学生,无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的情感因素,致使一篇篇富有鲜活生命力的课文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没有兴趣,使语文教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其实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过程。在这种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情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情感,也就没有教育。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感策略,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真正的双元互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