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闻有学,采访是新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通称新闻采访学;采访是"学"的运用,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采访是现代新闻传播的首要环节,是新闻传播活动成败的关键。要写出好新闻,首先  相似文献   

2.
一本以探讨新闻采访基本规律和方法为重点的《新闻采访学》,经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精心修订,第二版作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已于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该书第二版,作者除提高论述的科学性外,还在内容的时新性、前瞻性、操作性上下功夫。近年新闻界关注的采访方式(直面、视觉书面、体验式、电话、因特网等采访方式)、新闻策划、新闻追踪、记者招待会、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隐性采访等问题,一一进入作者的视野,成为第二版的新篇章。《新闻采访学》@刘宏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变革与完善,电子邮件已经成为新闻采访的新途径。狭义的邮件采访学,就是通过电子邮件(E—mail)采访获取新闻素材的新闻报道方法,也是继现场采访和电话采访之后新出现的报道手段。也有人提出广义的邮件采访学的概念,把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新闻调查和新闻发布等新闻活动也包含在内。拓宽采访范围电子邮件盛行初期并没有引起新闻界的太多注意,因为很少有记者敢于公开挑战传统的采访手段。但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蓝鸿文先生的《新闻采访学》,我感到这是新闻采访学的最新成果,也是一本新闻工作者的必读书。 新闻采访学是探讨新闻采访实践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在新闻学中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问。长期以来,这方面的著作出版不多。据笔者所知中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著作是《京报》社长邵飘萍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又名《新闻材料  相似文献   

5.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学专业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应该教会学生同他人交流、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独立的策划采访方案等一些记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传统型的"讲授型"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闻采访学课堂策略.  相似文献   

6.
关系万千重,新闻采访也是一门人际交往的学问。本文结合一些采访实例,分析人际关系学理论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技巧,学会重视第一印象,建立共同的话语平台,用热诚感染对方,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在新闻采访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运用各种人际关系技巧,比如揣摩对方心理、产生共情等,打破采访僵局,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记者用什么方法进行采访获得新闻的科学.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要向公众传播新闻,首先得有从事新闻采访的记者,通过采访活动采集新闻.没有采访就没有传播.因此,新闻采访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新闻采访学的目的,是根据新闻记者采访的实践,总结经验,认识新闻采访的规律,使它理论化、系统化.对于愿意献身于人民的新闻事业的青年和高等学校新闻专业的学生,通过新闻采访学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和应用新闻采访学,成为善于进行新闻采访的新闻记者,这就是研究新闻采访学的目的.在新闻学的领域,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这几门学科都是应用科学.新闻采访的理论不是来源于权威的本本,也不是来源于实验室的试管,而是来源于新闻记者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周景 《新闻实践》2011,(8):42-44
隐性采访不是新话题,但由于这种特殊新闻采访方式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争议也越来越多。争论的焦点还是集中在隐性采访合理性和如何合理地隐性采访上。本文旨在运用社会表演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社会表演学脱胎于戏剧学和社会学,  相似文献   

9.
罗以澄教授的《新闻采访学新论》,自2000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短短两年里已经是第三次印刷了。这部书列入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育部重点教材,是近年来我国新闻学特别是新闻采访学方面的一部力作。由于业务关系,笔者对编辑、采访方面的论述一直很关注。看到许多不错的文章和教材,但又觉得失之零散,失之偶得,有的或者太过程式化,颇感陈旧。还有一些是案例加分析,读来总感到采访学的学味尚浅。想觅到一本能对复杂多变的新闻采访活动全面论述的著作,指导一下实际工作,总觉得有些费难。因此,一见此书,顿感不错。罗教授的新论有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10.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基本规律和方法、技巧的科学。新闻采访的基本规律、方法和技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有共同之处,也有所不同。我们要研究无产阶级新闻采访和资产阶级新闻采访的共同规律、方法和技巧,更要重视研究无产阶级新闻采访的特殊规律、特殊要求,以推动和促进我们的新闻报道工作。把新闻采访学仅仅看作是一种技术科学、应用科学,抹煞它的阶级性,是一种胡涂观念,只会对实际工作带来危害。当然,我们同时也要防止排斥共同规律,排斥学习和借鉴外国新闻采访技巧、方法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1.
书刊资料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藏书采访是图书馆各项业务赖以开展之根本。有了采访工作,才会有分类编目之整理工作,而后才有流通、参考咨询之服务工作,才有保管典藏的管理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的图书馆采访工作实践,加之采访工作本身的科学性和复杂性,使图书馆采访学的产生成为可能。而又面对当今出版物处在数量庞大、类型复杂、文种多样、出版分散、重复交叉严重、新陈代谢频繁中,建立科学的、系统的图书馆采访学理论去指导采访工作的实践就显得迫切和需要了。我们在此就关于图书馆采访学的一般定义及其建立图书馆采访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木林 《新闻界》2000,(6):64-64
凝聚了蓝鸿文教授心血的《新闻采访学》修订版作为“ 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中的一本最近终于出版了,拜读之后,我感到获益匪浅。   修订后的《新闻采访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闻采访学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新闻采访的意识与原理、采访方式与方法、采访重点与环节、采访种类与资料积累以及记者等,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探讨,许多地方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如该书第七章“采访意识”,作者列出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五个意识:信息意识、受众意识、监督意识、未来意识和竞争意识,这在别的新闻采访学著…  相似文献   

13.
言论的采访     
写消息,写通讯,头道工序必须是采访,这是没有疑问的。那么,作为新闻中一种重要的体裁言论呢?写言论要不要采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不太一致了。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言论主要是谈思想、讲道理、说见解,可以闭门造车,用不着采访。事实上,几乎所有谈采访的书,包括大学里新闻采访学的教科书里,说的也全是新闻的采访,而不论及言论的采访。这不是疏忽,而是误解。  相似文献   

14.
言论的采访     
写消息,写通讯,头道工序必须是采访,这是没有疑问的。那么,作为新闻中一种重要的体裁言论呢?写言论要不要采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不太一致了。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言论主要是谈思想、讲道理、说见解,可以闭门造车,用不着采访。事实上,几乎所有谈采访的书,包括大学里新闻采访学的教科书里,说的也全是新闻的采访,而不论及言论的采访。这不是疏忽,而是误解。  相似文献   

15.
论图书采访学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黄宗忠 《图书馆》1997,(4):1-8,11
本文主要论述了建立和发展图书采访学的必要性,图书采访理论的形成、发展与评价,图书采访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21世纪图书采访学研究的环境与课题。本文对300年来图书采访实践中形成的各种观点,比较系统的进行了归纳、剖析、评价,对21世纪图书采访学研究的环境、方向、主要课题进行了探索。全文对图书采访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段勃 《新闻通讯》2009,(10):38-39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我国从新闻学教育诞生时就十分重视这一课程。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邵飘萍负责教授的“应用新闻学”就包括了新闻采访的内容,他的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中较多章节是新闻采访学的内容。现在,我国各个新闻传播类专业中,新闻采访课都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的培养方案都把这一课程列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访学》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精心修订,第二版作为“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已于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第二版,作者除提高论述的科学性外,还在内容的时新性、前瞻性、操作性上下功夫。近年新闻界关注的采访意识(信息、受众、监督、未来、竞争等意识)、采访方式(直面、视觉、书面、体验式、电话、因特网等采访方式)、新闻策划、新闻追踪、记者招待会、突发事件的采访与报道、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隐性采访等新闻问题,一一进入作者的视野,成为第二版的新篇章。作者在修订此书的过程中,从中…  相似文献   

18.
目前,新闻心理学作为新闻学中一门年轻的学科刚刚起步,体育新闻心理学,在研究领域还很薄弱。因此,加强体育新闻心理学的研究,为体育新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至今已是不容忽视的一项任务。一、体育新闻采访的特点和最佳心理环境新闻采访学是一门研究新闻采访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新闻采访具有专业性、新闻性、广泛性、时效性、连续性、公开性等多种特点,作为新闻采访学的一个分支——体育新闻采访学,除了新闻采访的上述特点,还具有激烈的竞争性。体育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19.
第六章采访的性质一、学习本章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了解新闻采访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工作,以及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关系,从而树立一种观念,要搞好写作,首先要在采访上下功夫;要搞好采访,就要按照采访本身的规律办事。学完本章后,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联系自己的采访实践,从采访与写作的关系角度,看看自己是否处理好了,总结一下自己的经验教训。没有做过新闻工作的同志,可回顾一下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调查研究究竟做得怎么样,还可以从“假如我是一个记者、通讯员”这个角度,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前提,是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一种职业性的调查研究.不少有经验的业内人士都有"新闻报道是七分采三分写"的体会,可见采访在新闻写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自己对新闻采访学的研究和采访实践,我认为新闻采访对记者来说,要有"耳聪、目明、口巧、脑活、腿勤"等五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