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教师层面来讲,行动研究的提出,从几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格局:一是教师不再盲目地依赖专家的指导,不再是习惯性地从经典教学著作中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所谓良方,而是主动地介入到对教学实践的研究中去,自己拯救自己;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性研究不再是自发的、零碎的研究,而是进入系统、持续的研究状态中,企望得到可靠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三是教师不再是一味沉浸于课堂教学中,而是频繁地从教学状态中跳出来,以审视与研究的目光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效果,从而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纠正教学的方向。基于此,行动研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教师要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2.
林青双 《广东教育》2005,(10):25-26
从教师层面来讲,行动研究的提出。从几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格局:一是教师不再盲目地依赖专家的指导,不再是习惯性地从经典教学著作中寻找解决教学问题的所谓良方.而是主动地介入到对教学实践的研究中去,自己拯救自己;二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性研究不再是自发的、零碎的研究.而是进入系统、持续的研究状态中.企望得到可靠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三是教师不再是一味沉浸于课堂教学中,而是频繁地从教学状态中跳出来,以审视与研究的目光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效果。从而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纠正教学的方向。基于此,行动研究要求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教师要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3.
一、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注重教师研究角色 西文教育学思想中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了多种角色,其中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角色的观点认为,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设想。由教师采研究和改童自己的教育实践是教育改革最直接和最适当的方式。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自己最为熟悉的澡堂教学自然而然地成为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模式下的教师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蓉 《中国成人教育》2007,(23):138-139
建构主义模式下的教师研究不是寻找完美教师的外部特征,而是寻求对教师本人的内部探索。教师通过不断地反思可以将隐含的教学信念外露出来,认识到自己的教学信念和观念,从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教学行为又反映了教师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实施,促成了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变。教师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参与者与指导者”的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结合新课程的实施,谈一谈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具体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教学——培养高校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教师是教师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型教师是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能自主地对自己所教学科及其教学不断地加以探索、研究和总结的教师.研究型教师对于提升高校知名度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决定性作用.开展研究性教学能促使教师进一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能促使教师深入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能促使教师提高科研和教学能力,能提高教师的课程创新能力,是培养高校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进程中,教师具有自觉进行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相当重要。教师若能以研究的眼光不断地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持续地对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与改进,便能提高教学水平,是实现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英国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著名口号,极大地鼓舞了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职业生活。然而如何让自己真正成为研究者,教师不免有着种种迷茫和惆怅。"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本体是教师,教师以从事教学实践活动为专业,教师的研究为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存在。因此,教师更需要的研究思路应当是以叙事的方式。教师每天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的观点认为.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教师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由教师来研究和改革自己的教育实践是教育改革最直接和最迫切的方式。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外来的研究者(主要有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基层教研员、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所以。教师成为研究者特别强调:教师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教师更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自己在研究课堂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外来的研究者及时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教师,我们有许多研究,比如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研究学生、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科解题,等等。正如许多活了一辈子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却了解甚少一样,许多教师不了解自己。教师应"研究"自己。倘若不了解自己,当一天教师教一天书,长此下去,往往步入平庸。"研究"自己,首先是为了"自知"。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可以认识别人,认识世界,但往往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只有正确认识自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教师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一、教学反思中的“思”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及时地、有效地进行反思,科学、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计划更迎合实际需要。这对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教学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良好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有效教学是指以最少的教学投入,成功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学生学习效益的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实现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学生这些客体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而且要把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也作为研究和认识的对象,把教学行为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每一个教学都受到理性的审视。  相似文献   

13.
案例研究是较适合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正在逐步地推广应用。但不可否认的是为案例而写案例的现象也客观地存在,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教师无法真正感受案例给自己带来的帮助,反思教学、帮助自己总结经验。本文主要就教师在学案例、用案例和写案例时,因习惯性思维而产生的几个问题,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对所教内容的认识从感性递升为理性,有利于教师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探索,使自己由经验型成长为“研究型”教师,有利于教师提升理论、拓展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由学科型成长为“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桥梁和催化剂。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许多“教育习惯”已经经不起推敲,很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5.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教学中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有利于培养教学研究、创新意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8,(1):5-6
因学生差异性的存在,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把他们存在的差异性作为自己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将教学理性地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的差异性,并在教学中有效地实现与学生的交往,从而丰富教师自己的精神生活,化解自身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教师进步的阶梯。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相似文献   

18.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追求实效的校本教研,必须警惕教师主体性的湮没。彰显教师的主体性,就是要让教师充分地体验到校本教研是教师自己的研究,即教师成为研究课题的发起者、研究过程的实施者、研究结果的受益者,并积极地探索主体性彰显的外在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效果。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自然地成长,但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新课程倡导,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新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点认为,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有能力针对自己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议,由教师来研究和改革自己的教育实践是教育改革最直接的方式,所以教师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20.
英吲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著名口号,极大地鼓舞了教师重新市视自己的生存状态和职业生活。然而如何让自己真正成为研究者,教师不免有着种种迷茫和惆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