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斗争。新闻出版总署党组高度重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抗击“非典”的指示精神,分别于4月28日、29日发出3个文件,加强对防治“非典”宣传教育的出版工作,更好地发挥新闻出版业在防治“非典”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现转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有关文件或文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篇2003年抗“非典”期间播发的广播新闻特写,报道山东人民对遭受“非典”肆虐的北京人民的慷慨支援和热情救助。作品写了这样几件事:  相似文献   

3.
“非典”期间,我曾先后三次来到辽阳首例“非典”患者王硕家采访,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个合格的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这是记者把采访进行下去,获得鲜为人知的新闻素材,写出好新闻的前提。 2003年4月28日,从北京打工回来的王硕被确诊为辽阳首例“非典”疑似病例。记者了解到,王硕从北京回来就直接到疾控中心检查身体,所以没  相似文献   

4.
蔡骐 《当代传播》2003,(5):32-33
2003年中国发生"非典"疫情,人们与之的抗争,并最后取得抗"非典"的胜利.新闻传媒的表现从事件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关注.媒体在"非典"带来的危机中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信息的传播如何才能做到公开透明,这些话题都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然而,"非典"时期的另一个现象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5月份"非典"流言突然大规模扩散.虽然由于政府与媒体很快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使流言迅速被遏止,但是对这一现象从传播学的视角来进行反思,无疑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体裁作者编辑刊播单位作品标题胡锦涛与广东医务工作者座谈温家宝到佑安医院看望参加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钟南山:直面非典卫生部通报非典型肺炎每日疫情“非典日记”———来自隔离病区的报道子弟兵支援北京抗非典准备工作全部就绪王岐山:军中无戏言张积慧:前线日记非常时刻真心英雄我的非常时期减税:相机决策北京大学生赵阳康复主动捐献血清全国形成合力有力支援北京防治非典斗争五月八日的北京见证2003.6.7SARS病区里的非常关爱非凡抗击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珍爱生命防治非典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带尿不湿的环卫工人北京经济技术开…  相似文献   

6.
5月12日,中直团工委、中直青联授予勇敢深入抗击“非典”最前沿采访,在报道中做出突出成绩的10名中直新闻单位优秀新闻工作者“中直青年五四奖章”。得知这一消息,我们立即约请人民日报社华南分社记者李士燕、新华社国内部“新华视点”采编室记者黄全权撰写文章,谈他们在一线采访的感受和体会。编发这组文章,我们激动不已。在严峻的考验面前,他们无所畏惧,迎难而上,显示了党的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情怀,谱写了“记者也是真正的战士”的壮美诗篇。他们是党和人民所信赖的新闻队伍的骄傲,是全国80万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历史将永远铭记:2003年春季,在中国,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有这样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新闻记者走向抗击“非典”报道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7.
刘非非是北京电视台“北京新闻”栏目的记者。在首都打响“非典阻击战”的日子里,他走上“非典”前线,多次深入“非典”病房和急救中心等危险地带进行采访。并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地写下了这篇《采访札记》。  相似文献   

8.
从4月底北京非典疫情日发上百,人心惶惶,到5月底新发病例下降到个位数,商肆食府又趋热闹,市民人心思定,短短一个月,北京的疫情得到了基本的控制,这其中少不了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有力决策。而代市长王岐山,更是成了一个“传奇”人物,备受百姓和媒体关注。 王岐山到北京时,北京正热播《射雕英雄传》,王的亮相也像一段武侠传奇。用煽情媒体的话说,这叫“悲情英雄临危受命”。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官专管“非典”。4月25日,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在京成立,王岐山是北京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突发性事件中的舆论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娟 《新闻前哨》2004,(6):13-14
“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这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所有学员都必须熟悉的一个概念。 2003年,在非典疫情这场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我国全方位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运而生,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  相似文献   

10.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8月13日在北京举行座谈会,来自首都主要新闻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会上严厉谴责李登辉妄图分裂祖国的“两国论”,表达全国新闻工作者维护和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愿和决心。与会人士指出,深入开展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已成为两岸新闻界的共同愿望。李登辉的“两国论”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必将遭到包括两岸新闻工作者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郑梦熊在会上发言指出,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公然反对一个中国的原则,妄图把台湾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这是中国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1.
无声胜有声     
这是3年前在抗击“非典”时期产生的一幅优秀新闻漫画作品.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中国大地.此时.我国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大无畏精神.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其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一时期.我国的新闻漫画工作者也创作出了一批歌颂医务人员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抗击非典新闻作品评选揭晓,《保定晚报》的系列报道“面对非典的考验”(共7篇),荣获“河北省新闻宣传战线抗击非典斗争优秀作品”奖。作为参与这项报道任务的记者,每每回想起采写这组报道时的日日夜夜,感触很多。2003年4月18日,保定市确诊首例非典患者。此后保定市共发现非典患者32名,全部是输入型(即从外地患病后回到保定)。非典疫情的特殊性和保定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抗击非典的宣传抓紧抓好。回顾采写“面对非典的考验”的经过,我们的主要体会是:要充分发挥地方媒体优势,紧密联系实际,调动各种手段,将新闻报道做…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观众,我十分关注王志主持的“面对面”栏目。在央视,崔永元、水均益、白岩松、王志等的主持各有其风格,王志在这些人中显示了不同于他人的提问风格。王志与年广九“面对面”,问题尖锐让人无法回避,使年光九无以回答,只好沉默。王志与孙渤“面对面”,对孙渤充满了同情与关爱。王志与北京市代市长面对面是在4月30日。这一天正是北京“非典”疫情处在很危险的时刻,这一天,王岐山在北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王志在与王岐山的面对面中,表现了同别人、也同自己以往不同的提问技巧与风格,给人留下深刻…  相似文献   

14.
英文缩写“SARS”即汉文的“非典”,极短的时间内已成为了人们家喻户晓的称谓。面对“非典”的肆虐,党和政府把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组织各方面力量对突袭而来的疫情进行抗击,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态度;医护人员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冲杀在最前沿,不仅要救死扶伤,更要面对被感染的威胁甚至死神的召唤,他们不退缩,筑起了抗击疫情、消灭病毒的坚强防线,向人们展示出白衣天使的精神风貌与崇高品格。人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非典”斗争肯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胜利。 尽管“非典”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带来了恐慌,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给社会、行业造成了经济  相似文献   

15.
7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记协在北京召开表彰大会,150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称号,298人被授予“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新闻宣传优秀记者”称号《以上详细名单见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498部作品被评为“全国新闻界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篇目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从广州始发的"非典型性肺炎"最终蔓延到了全国.一时间一场史无前例的抗"非典"大战在全国展开.这对中国政府、公众和媒体来说都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在"非典"事件发生之初,媒介仍然遵循以前的信息传播机制,反应迟缓;但疫情发展之迅速、后果之严重让人始料未及,突发的危机事件使各方面围绕一个中心,加快了协同作战的步伐,由此也推进了媒体与政府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加快了中国新闻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试析"受众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征 《现代传播》2005,(3):127-129
一个事实能否成为新闻,不同阶级,不同国家的不同媒体有不同的新闻评价标准。但几乎所有评价标准的基础,都离不开“受众需求”这四个字。但是,“受众需求”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新闻究竟应当满足受众的哪些需求?这是常使新闻从业者产生困惑的问题。共和国“受众需求”演变在中国新闻发展的历程中,与受众需求相似的“大众兴趣”、“群众呼声”曾是一个敏感的字眼。在极左思潮流行的计划经济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媒体将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革命,不容置疑地当作全体人民的第一需求,天天宣传全国人民整齐划一地“奔向共产主义”,时时强调让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一、一条假腿震撼鹏城 每年的春运都会引来亿万人瞩目。 伴随成百上千万计的人员流动,发生在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之际,春运,注定会成为千家万户瞩目的焦点。从传媒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注定会出新闻的黄金时节。 2003年春运已然成为历史,但是,发生在春运期间有关“一条假腿”的追踪新闻,虽过去几个月了,迄今不能忘怀。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一直有某种不吐不快之感。随着蔓延全国的“非典”疫情渐近尾声,这种感觉再次浮凸脑际。  相似文献   

19.
4月20日注定会成为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这一天,中国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公开了非典疫情,谣言和恐慌随之嘎然而止.从此全国民众每天沉静地从官方新闻媒体获知消息.新闻重归真实的本属,不再为所谓“正面“、“负面“这个大谬不然的观念所扰.……  相似文献   

20.
刊登在《人民日报》2003年5月15日一版的言论《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在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篇言论满怀激情地讴歌了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二十四字伟大精神,强调指出这一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创新,是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集中展现和提升,明确提出了贯彻抗击非典伟大精神的具体要求,展示了在抗击非典伟大精神指引下中国人民战胜非典的坚定信心。该文刊发后,及时、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击非典的决心和信心,在社会上引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