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中三年,我希望你们能——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交流中锻炼表达,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获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乐享校园:奉献的青春,快乐而阳光六年前,我怀着青春的梦想,来到了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大学三年间,我以勤勉进取的积极态度,全方位地充实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前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先生曾说:"经过大学,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史明理,要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沉淀中明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辩论中明晰历史虚无主义的诡辩歪理、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就中明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学史增信,可以从中国共产党对旗帜道路重大选择的坚定执着中、形势危急的重大转折中、对重大挫折的科学态度中增进"四个自信"。学史崇德,要能够从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中明大德、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中守公德、从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品质中严私德。学史力行,应该从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工作宗旨中学会毕力躬行、从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学会竭力而行、从中国共产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中学会亲力实行。  相似文献   

4.
张彩侠 《成才之路》2012,(32):33-33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指导小学生从生活中选材、从教材中选材、从感悟中选材、从联想中选材,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学生从来都不缺乏写作的素材,可每次作文都显得捉襟见肘,无从下笔。原因在于学生无法从实际生活中意识到写作素材其实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周遭。本文旨在通过从日记中提炼素材,从生活中汲取素材,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意识中发掘素材等诸多手段,让学生洞开思维,用心感受,多途径从生活中汲取习作原始素材。  相似文献   

6.
朱桂清 《文教资料》2010,(20):52-54
在诗歌教学中,学生要能捕捉到清新、优美和深远的意境,教师要引导他们从朗读中去感悟,从象征中去领会,从情感中去体味,从生活中去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积累作文材料的途径,即从阅读中积累作文材料,从生活中积累作文材料,从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积累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8.
高三有棋道     
从高傲中我们懂得谦卑,从复杂中我们向往纯真,从低俗中我们学会高尚。同样的,对每位高考生来说,我们就要从繁忙紧张中学会“偷闲”,空出适当的时间来玩,在玩中愉悦身心,蓄积能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迎接更紧张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作为教师应该恰如其分地运用教材,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品味美,从自然景观中领略美,从社会生活中感悟美,从人物形象中体验美,走出教材,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创设化学特色课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引领课堂;从实验创新中激趣,激活课堂;从情感教学中坚持,感动课堂;从对比实验中求真,精致课堂。  相似文献   

11.
美国作为一个本土文化和移民文化交错互动的国家,正确定位其文化身份对于美国人来说显得特别重要。亨利.詹姆斯作为精英文学的代表,早在20世纪初就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文化身份的重要性,其作品《奉使记》中主人公斯特莱塞对自我身份的追求深刻的反映了这一主题。文章基于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通过分析斯特莱塞对身份探寻的过程,得出斯特莱塞对身份的追求不仅代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大美国人民对文化身份感到模糊的现状,同时也传达了詹姆斯对于美国文化该如何发展的的文化主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叙事手法为切入点,应用叙事学中的内聚焦理论,对其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詹姆斯作品中固有的心理描写开创了文学创作心理描写之先河,这种创作手法一改现实主义初期刻板的人物形象塑造,使伊莎贝尔的形象因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而栩栩如生。因此,詹姆斯通过内聚焦手法所展示的这幅心理画像实际上是一个立体画像,画像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  相似文献   

13.
电影《阿凡达》是卡梅隆导演的最新作品,该片票房已创下全球之最。影片中有多处体现出卡梅隆对人性的关注,本文就以影片中的“地球人”、纳美人、杰克这三个人物角色进行剖析,借以展现导演在本片中体现出的“对人性的关注”。最终指出“对自然的敬畏、对万物的尊重”才应是人性所应具备的本质品格。  相似文献   

14.
关于乔伊斯作品《阿拉比》背景的分析与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伊斯作品《阿拉比》是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里的第三篇。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都柏林少年追求朦胧爱情,但最终梦想破灭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但作者詹姆新·乔伊斯.深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宗教象征符号.隐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对小说背后的各种宗教背景进行解读以助读者对作品做更深的理解。进而领会作品里潜在含义:因宗教信仰的破灭.都柏林社会陷于一派颓废状态。  相似文献   

15.
屈原的"神游"与庄子的"逍遥游"都是具有浪漫色彩的奇特的精神之游。两者在"游"的写法、体验、结局上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屈原的"神游"是用一种正面铺陈的写法,写出了诗人去留两难的矛盾心境,他感觉无路可走,选择以死捍卫理想。庄子的"逍遥游"则是用一种反面衬托的"跳过法",写出了他对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但这一理想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庄子无奈地选择了顺应世俗、与世浮沉。屈原与庄子的"游"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习惯上,人们把波德莱尔看成是一个"审丑"的诗人,其实他对美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追求。在《恶之花》中,有许多诗人对自然歌咏的诗句,仔细分析,我们会理解波德莱尔的美学追求,明白他心中的"自然"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从而也就更能读懂他诗的真谛。波德莱尔所钟情的"自然",实际上是他对未知世界"美"的探寻,因为在他看来,此岸世界的"美",已不能引起人们的"惊奇"与"颤栗",必须到未知的世界去寻找和发现"惊奇"。  相似文献   

17.
存在于宇宙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自己的生命,所以在曹禺的剧作里,处处都流露着"生命"这一主题。他抱着一颗爱国之心,抒发对"人吃人"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和残酷畸形的旧社会制度的愤懑。他成功的塑造了陈白露、方达生、金八、繁漪、周朴园、鲁大海、仇虎等人物形象,通过人物所处的环境和他们"鬼"似的生活来影射当时社会的腐朽和肮脏不堪。他结合人物的命运向当时的统治阶级宣告:这样的社会即将崩塌,新的生命已经开始降临。曹禺通过作品发泄心中的情感,通过作品向世人呐喊:太阳可以驱走一切黑暗!  相似文献   

18.
统观安徒生165篇童话可以发现,安徒生童话呈现出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交流受阻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当两者正面相对时,其中一方(主要是人类一方)并不知道另一方的存在。在安徒生的童话中,“沉默”作为一种幻想方式被运用。“沉默”是安徒生成功在“有生命与无生命的灵魂里出入自由”的法宝之一,它成为安徒生童话打破幻想与现实僵局的重要方式。“沉默”的存在在彰显出两个世界的同时,勾勒出安徒生暖昧的幻想观。  相似文献   

19.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是对文学起源简洁而生动的概括。然而,生活在现实社会,始终坚持"不平则鸣",却确属凤毛麟角。因而倍显出韩愈的难能可贵,请看他的屡贬屡"鸣":爱民之鸣,得罪权臣,被贬阳山终不悔;忧国之鸣,直达天听,甘冒斧钺不惜身;为友之鸣,传遍四海,自古至今传佳话;为死者鸣,悼亡慰亲,些须误会又如何?  相似文献   

20.
老子哲学就其实践意义上说是治国思想,而就其根本关怀来说,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老子的道学文化要为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和平发展提供资源,自身也须在与其他异质文化充分交流、学习、沟通、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发展和创新。目前老子道学文化的研究、传播、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相对落后.需要海内外各界学者专家通力合作,改变这种局面,这就是我们创立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初衷。“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为学术界搭建的一个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向海外展示中国的道学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为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建构和谐社会的决定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研究会应该努力把全国近七千万民间道学爱好者引向学术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建构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做贡献;应该激发全国学术界专家学者的民族智慧,萌发出有时代精神的新思想,为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会,为实现中国先哲的世界大同之梦,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