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构建群体责任心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大学生群体责任心问卷,899名全日制大学生接受测试,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群体责任心测量工具。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责任心呈现如下特点:①大学生群体责任心主要由家庭责任心、团体责任心、国家责任心和世界责任心构成。②大学生群体责任心与学校性质、家庭收入、是否独生、是否单亲差异显著,与性别、年级、专业、父母职业和家庭来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现状。方法:本研究在西南地区7所二本院校随机抽取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采用赵兴奎编制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进行施测。结果:(1)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总均分为3.49;(2)在社会责任心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p<0.001);(3)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在性别、年级上的得分差异极其显著(p﹤0.001),在专业类别上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1)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总体上较好;(2)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各维度差异显著,由强到弱依次是群体责任心、物质责任心、文化责任心;(3)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在性别、年级以及专业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心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揭示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心;(2)对总的社会责任心而言,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学科差异也不显著;(3)在集体、家庭和同伴三个责任心维度上,大学生的性别差异显著,而在道德和社会发展维度上,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4)社会历史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陆庭 《成才之路》2014,(28):9-9
在高校大学生管理活动中,如何准确判定大学生的责任心水平,进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心,是当前高校教师进行管理工作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责任心与其时间管理倾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此同时,性别上的差异也较为显著。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责任心及性别差异进行探讨,可以为大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工作提供有益指导,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叶华奇  雷孟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105-109,113
使用爱情态度量表和社会责任心问卷对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爱情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心的特点及其关系。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总体比较积极;男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更倾向于奉献,女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则更加现实;性别和学科不会造成社会责任心显著性差异;社会责任心与爱情价值观普遍存在相关,只有疯狂型相关不显著;不同爱情价值观的被试,社会责任心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物质责任心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大学生物质责任心问卷。899名全日制大学生接受测试的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物质责任心测量工具。研究发现,大学生物质责任心有两个特点:大学生物质责任心主要由生物、资源和环境三个维度构成;大学生物质责任心与学校性质、年级、专业、家庭收入、是否独生、是否单亲差异显著,与性别、父母职业和家庭来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大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调查1798名在校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状况。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发展水平较高,但各维度、因子间发展不均衡;大学生社会责任心与学校性质、年级、是否独生、是否单亲等存在显著差异;普通大学高于重点大学,大一高于大三,非独生高于独生,非单亲高于单亲;大学生社会责任心与性别、家庭来源和父母职业等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略论责任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责任心具有重要的个体发展意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培养责任心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责任心的培养在内容上应强调知、情,行三者并重;在途径上应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管齐下.  相似文献   

9.
责任心是个人对责任的主观认识、内心体验和趋向于完成责任的心理意向.责任心唤醒可以在行为实质、行为实施及行为结果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干预,使其恢复对个人、家庭、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心,从而起到消减网络成瘾危害的作用.以学校为基点采取责任心唤醒的措施,可以为大学生主动走出网络成瘾泥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责任心形成的相关理论包括人本主义理论、社会学理论、社会化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影响大学生责任心形成的品质因素是其爱心、责任意志和责任能力;影响大学生责任心形成的路径因素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大众传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公民身份外在表现为公民责任,公民身份的真正实现需要有自觉的公民责任意识.目前,我国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不稳定、不全面,是由于没有形成良好的公民身份认同.对公民身份认同的高低,直接表现为公民责任意识的强弱.具备较强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就较强,反之亦然.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提高,有赖于其对自身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增强.大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培养需要“内在自修”和“外在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生力军,作为公民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群体,是公民教育实施的重要对象。当下大学生国家意识减弱、责任意识较低、公德意识缺失的现象不可忽视。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公民素质水准的同时,带动整个社会公民素质的提升,这不仅是关注大学生素质和命运的体现,而且也是一个国家把握现在、走向未来的重要举措。以"一中心双基地四平台",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包括公民政治责任意识教育、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公共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公民责任意识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可以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渠道增强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ivic values and behaviors, college culture, and college involvement, accounting for their pre-college inclinations toward civic responsibility. Using a longitudinal, national dataset comprised of 3,680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y employ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identify a model that suggests social activism goals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curricular engagement and charitable involvement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5.
社会责任是一个社会人应该对社会承担的使命、职责、义务。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是以每个人出色地完成社会责任为基础的。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承担起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之外,还对社会负有更多的特殊的责任:一是承担着发展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责任,二是承担着推动发展先进文化的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新世纪民族复兴的要求,如果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具备应有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只能说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因此,树立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应是大学生不可忽视的问题,培养大学生适应新世纪要求的社会责任感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文化水平较高的群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他们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关系着我国现代化的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明确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在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的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呈现出认知不准确、担当意识淡薄、担当执行能力欠缺等一系列问题。本篇文章在分析泛娱乐化现象下造成大学生担当精神不足的原因后,提出了促进思政课堂和担当精神的结合,培养大学生担当意识;立足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担当意识;开展实践育人活动,深化大学生担当意识等路径以实现大学生担当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征集大学生入伍,有利于提高部队兵员质量,提高部队战斗力,实现国防与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大学生参军意愿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北省大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通过样本数据分析性别、民族、户口类型、政治面貌、就读院校类别和教育程度对大学生参军意愿的影响,并利用SPSS22.0分析样本数据,验证国家优惠政策、社会安定、学校征兵宣传教育、家长态度、亲朋好友的从军经历、责任意识和身体素质与大学生参军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的参军意愿更强;农村户口的大学生比城镇户口的大学生的参军意愿更强;大学生就读的院校层次越高,其参军意愿越低;具有本科学历的大学生参军意愿较具有大专或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大学生更为强烈。同时,学校征兵宣传教育、家长态度、亲朋好友的从军经历和责任意识与大学生参军意愿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德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高等教育脱离精英本位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等原因,致使大学生责任意识日益淡化。高校应努力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投身于社会实践等方法重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一批能力强、素质高、干劲足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坚。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focus groups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with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civic education teachers,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young people are transformed to become active and participatory citizen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roles and personal beliefs of civic education teachers are of critical significance at the very first stage whereas their teaching methods help enable students to construct the notion of active and participatory citizenship at the second stage. Eventually students gradually develop a strong sense of civic responsibility and competence through social inquiry and political action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