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学教育有助于素质教育。小说恐怕是最具可读性最有吸引力的文学样式,它有着得天独厚的艺术优势,因而以鉴赏为主的小说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在以下两个方面显得更为突出一、有利于优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小说教学更能体现“教学的教育性”(赫尔巴特语)、“文学的人学性”(高尔基语),因为“文学是人学”,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作品,它“最深刻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面前     
两个对生活不满的人站在生活面前。“你们期待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生活问道。其中一个人用倦怠的声音回答说: “包含于你一身的矛盾是铁面无情的,这使我恼火,我的理智企图理解存在的真谛,却无能为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被困惑的昏暗笼罩着。我的自我意识告诉我,人乃万物之灵……”“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生活冷冰冰地问道。“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把我心灵里两个产生矛盾的基础:我的‘我想要’和你的‘你应该’协调起来”。“你只能期望你应该得到的东西,”生活严肃地说。“我不愿做你的牺牲品!”人高声喊道。“我想要做生活的主宰,可是却‘应该’把  相似文献   

3.
在生活面前     
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人,两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直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应该给的’。“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面前     
两个对生活不满的人站在生活面前。“你们期待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生活问道。其中一个人用倦怠的声音回答说: “包含于你一身的矛盾是铁面无情的,  相似文献   

5.
在生活面前     
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人,两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真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应该给的’。”“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吧!”生活严肃地说。“我不想成为你的牺牲品!”他愤慨地扬声说道,“我想当生活的主宰,可我现在必须俯首弯腰…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件优秀的艺术品都是历史的产物,它不仅受到所属时代的约束,同时,它又以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所属时代的社会生活,反映所属时代的人。这就是说,当我们在欣赏一件优秀艺术品时,我们一方面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从中认识了让会、了解了人。正如高尔基所说,这种艺术品“具有无可争辩的历史文献之价值。”唐代的彩陶艺术——唐三彩,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文献价值的艺术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唐代的社会气氛和时代特征,更能帮助我们了解生活在这种气氛中的人,他们在追求什么?他们有着怎样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五册的《小摄影师》是篇新选课文,它通过对比描述,反映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支持和爱护,同时也说明了少年儿童对高尔基的爱戴和信任。它富有深刻的认识价值。我们教学时完全可以采用对比和联系的方法,揭实质,见主旨,使学生获得更鲜明的感受。一是小摄影师和大作家的对比:“小”和“大”的鲜明对照——给高尔基拍照的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  相似文献   

8.
这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深刻体会高  相似文献   

9.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澜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主题图的展示,便于学生观察,能给枯燥的数学赋予生命,融人生活气息。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主题图有深刻的理解,能创造的运用主题图,使主题图“活”起来。下面就在教学实践中用好主题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思辨是一种高阶思维方式,学生数学学习展开思辨,会对学习内容“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生活中的比”教学前端,教师通过了解“比”的历史演变、把握“比”的数学本质、前测调查学生知识基础,设计出紧扣教学目标——“生活中的比”的学习路径。教学中创设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猜想、论证中理解两个同类量的“比”是倍数关系的表达或度量;搭建引发认知冲突的脚手架,让学生在判断、重构中沟通同类量与不同类的比,理解两个不同类量的“比”是倍数关系的表达或度量;设计提供概念正反例证,让学生在辨析、反思、解释说理中深度理解“比”的数学本质及关系结构,意义建构“比”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材简析: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他希望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人都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超脱了人间亲情的崇高的爱。  相似文献   

12.
笑对人生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哀怨。怨,甚至成了时尚:怨作业多,怨学习苦,怨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怨自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似乎一个“怨”字成了灵丹妙药,可以医治百病。接踵而来的,却是忧愁。君不见校园里的一个个“仁人志士”面带哀愁、双眉紧锁,一副看破红尘、心如止水的样子;花季、雨季的少女们更是刻意追求黛玉似的忧郁美。千金难买一笑,甚至时常泪眼朦胧。然而,我却欣赏高尔基的一句话:“不要对任何人埋怨生活,因为安慰之词很少能包含一个人所要追求的东西。”不是吗?难道生活之路都是平坦的吗?难道命运之神总是和蔼的吗?相信没有…  相似文献   

13.
<正>学生的“诗性智慧”与生俱来,古诗词蕴含丰富的生活情趣,具有可以“诗意地栖居”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训练思维品质和言语能力,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唤醒学生的“诗性智慧”,实现教学和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有效融合,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古诗词中的童趣,提高审美素养,让课堂回归生活的本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强调开启学生的“诗性智慧”,注重学生在阅读时思辨能力的培养,体现在理解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乐观与悲观     
“两个人从监狱的铁窗往外看,一个人看见烂泥,一个人看见星星。”他们之所以留心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不同。一位曾到沙漠的军营里去探望丈夫的军人妻子无法忍受军营枯燥乏味的生活,她父亲曾写给她以上这两句话,她的生活观因之改变。这主要是由于它道出了一个处世箴言:所有的人,特别是处于困境中的人,要对生活充满信心,积极而乐观地面对生活。乐观是对自身生存能力的自信,其实质是正视现实,采取对策,走出困境,它能使人在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它能使人在困难面前奋勇开拓,跋涉前行。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人生观,它…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说 :“文学就是人学”。人是文学作品所要反映和表现的最重要内容。中学语文课文多选录经典名著 ,其文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如高老头、哈姆莱特、阿Q等。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并进而领悟作品的主题意义呢 ?一、认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众多 ,其性格也多种多样。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主张将人物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两种 ,而认识扁平和圆形人物对把握人物特征颇有启迪。所谓的扁平人物又称类型人物 ,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征创造出来的 ,它具有单一性和永久性。这…  相似文献   

16.
压力和重力是两个重要的力,同学们在认识这两个力时常会产生一些错误的理解.例如:说“压力就是重力”,或说“压力是由重力产生的”,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两个力有较深刻的认识,下面就谈谈这两个力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好文章当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让人茅塞顿开,久而难忘。好文章要靠好的立意来支撑,好的立意能使文章增色,使文章出彩,提升艺术品味。古人讲“意犹帅也”,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气和势”之本,《考试说明》在发展等级中对立意深刻作了详细的说明: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当前,高中生的作文存在着“低龄化”、“幼稚化”的弊端,文章缺少生活的体味、青春的思辨和时代的激情。那么,怎样才能让考生在高考中使作文立意深刻呢?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肤浅的看法,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示。一、关注生活,挖…  相似文献   

18.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主要“样式”(体裁),它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比较下列几种关于小说的“界说”(定义),可以加深我们对小说的理解。“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生活,这就是小说。”(初中语文第三册《谈谈小说》)“小说是一种综合地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小说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高尔基曾经讲了一句著名的话:“文学是人学”。这话因其自身的科学性而为人们所认可,成为一个经典性命题。 “文学是人学”包含的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是文学是以人为自己的对象的。因之它要求对于人真实而全面地认识与了解。  相似文献   

20.
说课是一种很好的教研方式。它能促进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但有一些教师对说课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只说“我是怎么教的”,不说“为什么这么教”;其二,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与“说教学过程”等几个环节完全割裂开来讲,对其内在的联系没有深刻认识;其三,把说课理解为对自己曾经上过的一节课的小结或反恩。即把说课理解为一种课后的行为。鉴此,本就如何说课谈几点个人的思考。以飨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