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想说……     
我想说我要每天的天空部是晴朗,可是乌云总是会有;我想说我要美丽的花朵遍地开放,可是沙漠总是会有。我想说我要欢乐的时光永远暂停,可是泪水总是会有;我想说我要人生的旅途一帆风顺,可是坎坷总是会有。我想说我要所有的孩子露出笑脸,可是饥饿总是会有;我想说我要和平的鸽子展翅飞翔,可是战争总是会有。我想说我要我的所想所说成为现实,“可是”不会再有;我想说这样的日子终会到来,因为希望总是会有。口巩津宁 ,公情,风筝 今天天气很好, 于是心情也变得很好。 在思想的天空里, 心情就像只风筝, 在自由放飞着。心情就像只风筝,快乐的风儿可以…  相似文献   

2.
一位心理学家在他的小女儿第一天上学时,附在孩子的耳畔说:"孩子,你要多多举手,就会成为一个有本领的人。"小女孩牢记父亲的叮嘱,老师提问时,她总是第一个举手。无论上什么课,无论老师所提的问题她是否真正理解,她总是不假思索地将手举得高高的。  相似文献   

3.
一年级的儿子总是很困惑地对我说:为什么我和别人有冲突的时候你总是说我不说别人?我总告诉他:那个小朋友的妈妈会说他,妈妈把你管好就可以了。终于有次我看到他的手被别的小朋友用门夹得乱七八糟还做了手术,在家心疼得抱怨了几句,儿子竟然开心地说:妈妈,你终于说说别人了。孩子这种心理是咋回事?  相似文献   

4.
家长告诫孩子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要用功学习!”“要用功学习”,这句话对不用功的孩子来说,是特别感到不愉快的命令之一。如果经常这样催促,孩子就会感到厌烦而产生对抗命令的逆反心理,不久,连老老实实地坐到书桌前都办不到了。  相似文献   

5.
手套     
寒冷的冬天来了妈妈织了一双手套给我上学的时候戴这双毛线手套就是妈妈的手握着我的手我的手就不会被冻坏了我的手很温暖我的心里也很温暖小明没有妈妈小明也没有手套我要请妈妈织一双送给他好让他的手也有妈妈的手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就不会被冻坏了他的手会很温暖我的心里也会很温暖韦苇:妈妈编织的毛线手套套在孩子的手上,不就是妈妈的手握着孩子的手吗?妈妈的手是温暖的,妈妈把温暖一针一针地织进了手套里,让温暖伴着孩子上学。诗人用心发现了这一点,把这一首诗写得很温暖、很别致、很清新、很自然。但是这一首诗的好,好在诗人并没有停留…  相似文献   

6.
致父母     
不要我要什么就满足我什么,其实有时我只是想知道我能得寸进尺到什么程度。不要总是发号施令。假如你向我提出请求,而非发出命令,我会更心甘情愿地去做事。不要拿我和任何人比较,特别是和我的兄弟姐妹。如果你认为我好于他人,有人会难过;如果你觉得我不如他人,难过的会是我。请  相似文献   

7.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只能如此。母亲尝一小口只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烫嘴,是否走味,甚至,是否有毒,然后,才放心地让孩子吃;孩子想到应当与母亲分享的时候总是剩下一小口了,因为这时他已经吃不下了。也只有母亲才会愉快地接受这一小口,并因此夸耀她的孩子孝顺。他们之间的爱也是如此分配的无论是留给自己的或是孩子给予的母亲得到的总是一小口。她为此心满意足。所谓孝与不孝的区别,其实就差这一小口…  相似文献   

8.
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只能是如此,母亲尝一小口只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烫嘴,是否走味,甚至是否有毒,然后,才放心地让孩子吃;孩子想到应当与母亲分享的时候总是只剩下一小口了,因为这时他已经吃不下了。也只有母亲才会愉快地接受这一小口,并因此夸赞她的孩子孝顺。他们之间的爱也是如此分配的,无论是留给自己的或是孩子给予的,母亲得到的总是一小口。她为此心满意足。所谓孝与不孝的区别,其实就差这…  相似文献   

9.
三口之家     
我的家,是一个标准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我。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其乐融融,但是偶尔也会发生一点点的小磨擦,请看———平时,爸爸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对于我来讲,他是个笑里藏刀的“笑面虎”!他对我一贯持先礼后兵的态度,因此总让我忽略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泳池旁,爸爸用他强壮的手,将不敢下水的我扔了出去,咚一声,水面溅起大片水花。池中的妈妈心疼不已,爸爸却不在乎地说:“就让孩子锻炼锻炼嘛!”天啊!要知道先前他是如何笑眯眯地哄我去的呀,可恶!不过,这样慢慢下来,我学会了游泳。从小我就觉得爸爸很威严,…  相似文献   

10.
儿子子昂的作文成绩一向不错,周围的朋友便总有人问:你是怎么教孩子写作文的?说句实在话,我从未有意识地教孩子写作文。而且我始终认为,作文不是一个纯技巧性的东西,因此单纯就作文谈作文,收效是很有限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所蕴含的意义用在培养孩子写作能力方面是再恰当不过的了。1.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见读书对写作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从小就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首先,是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若家长每天看电视、玩游戏、聊闲天,很难想像孩子会培养出对书的感情。而家长若总是手…  相似文献   

11.
每一次上课,我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多拥有一种快乐的途径。我并不刻意地去想是不是要给孩子们艺术熏陶,只是很简单地想,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眼和双手,用智慧发现美,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快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清晰地记得在《流动的颜色》一课中,有个孩子在吹色的时候跑来问我:“老师,我可以用手蘸着颜色画吗?”我说当然可以,你可以看看用手涂和用笔涂有什么不同。孩子高兴地去做了。没有多久,她欢呼着拉我去看她完成  相似文献   

12.
家长十戒     
一戒居高临下我虽然是你们的孩子,但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如果你们老是“高高在上”,我的心理就不能平衡,这样即使你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我也会“口服心不服”。二戒求全责备我毕竟还是个孩子,比如我的手很小,当整理被褥、画画或者投掷皮球时,请不要期望我能事事完美,如果你们苛刻地总是对我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我的自尊心。三戒频频夸奖诸如“她是班上的小公主,老师、同学个个都对她喜欢得要命!”“她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简直是神童!”这一类的夸奖话不应常挂在嘴边上。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  相似文献   

13.
早晨,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总是嘱咐我:"李老师,麻烦你多让孩子喝水。"我也总是满口答应:"放心吧。"可每次活动后喝水,孩子们总是不太情愿,喝几口就把杯子放下了。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喝水呢?我一直很苦恼。有一天,洋洋带来了一瓶橙汁。喝水的时候,他就从包里拿出橙汁喝了起来,好几个小朋友眼巴巴地看着他,天天说:"我也想喝饮  相似文献   

14.
借东西     
赵珊珊 《早期教育》2001,(13):40-40
飙飙是个胆小甚至有点自卑的孩子。有一天,我想请小朋友帮我到隔壁班上去借书,许多小朋友举了手,飙飙也举起了手,以往每当此时,我肯定会叫能干的小朋友去借.今天,我特地请飙飙去借。不一会儿,飙飙就把书借过来了,我很高兴地说了声:“谢谢你。”飙飙也十分爽快地说:“不用谢。”以后,我总是有意识地安排像飙飙一样胆小、能力较弱的孩子帮我到隔壁班上或其他班上去借东西,并要求谁借来的谁负责还。这样做一方面提供了他们与人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孩子有借有还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5.
拉手     
这几天,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孩子都喜欢拉我的手,见到我就会远远地跑过来,让我牵着他(她)的手走。尤其是一个叫昊的男孩子,总想拉我的手,有时还会拍拍我的衣服。这是个非常淘气的男孩,好说好动,似乎总也坐不住。有一节课,我突发奇想,看到他又在动,我就说:“你要是再这样不听话,我就永远也不拉你的手了。”他听了,果然很听话。为了表扬他做得好,我又特意和他拉了一次手,我发现对他来说,拉手比奖给他笑脸(纸贴)还起作用。是不是别的孩子也一样呢?今天上课时学拼音,一个叫雯的女孩子怎么也读不出二声,总是读成三声,为了鼓励她,我…  相似文献   

16.
在教写字时,我发现绝大部分孩子的写字姿势不正确.于是,每次写字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写字姿势要正确,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手离笔尖一寸."可收效甚微,孩子的写字姿势依然如故.那怎样才能让孩子正确书写、健康书写呢?我一直在思考着……  相似文献   

17.
“他有小红花,为什么我就没有呢?我也要……”“他在比赛里赢了我,其实,我也玩得很好的,为什么我就会输呢?我也要赢……”“她今天的衣服好漂亮,一朵一朵粉粉的花,我也要穿……”你的孩子是否也会常常这样哭着对你说:“亮亮的新玩具很漂亮,我也要。大家为了玩亮亮的新玩具,都对他可好了。我也要大家对我一样好,我也要新玩具!”接下来,你的孩子可能会对亮亮不太搭理,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他。但如果你给孩子买了新玩具,他就会对亮亮又友好起来。所以,孩子针对的并不是亮亮这个人,而是嫉妒他的新玩具。是的,孩子也会嫉妒!别人有小红花他没有,别…  相似文献   

18.
五、尽早让孩子的手动起来 孩子的双手动起来,有助于大脑的发育,这是人人皆知的事。然而孩子出生后1~2个月双手通常是紧握着的,且大多数是被裹在包被里,大人们似乎要待孩子的手会自主张开后再让孩子学抓东西。“若让孩子的双手在月子里就动起来又会是怎样的呢?”我想,“何不做个尝试?”  相似文献   

19.
在教写字时,我发现绝大部分孩子的写字姿势不正确。于是,每次写字时,我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写字姿势要正确,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本子一尺,手离笔尖一寸。”可收效甚微,孩子的写字姿势依然如故。那怎样才能让孩子正确书写、健康书写呢?我一直在思考着……  相似文献   

20.
《同学少年》2010,(3):25-25
小时候,会怨你 你与我的见面,总是来去匆匆。听你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必须得走了,下次再来看你”。不会在意,或许是还年幼无知,又或许是习以为常。记得小时候的某一天,在幼儿园里,一个小朋友讽刺地问:“你妈妈为什么总是不来接你呢?”那之后,会想你,情不自禁地。于是,你再说那句话时,我哭着抱着你,质问你为什么不来接我宁你松开了我的手,说忙,还是走了。那一次,我哭得很伤心。可毕竟是孩子,哭过也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